|
 |
|
头衔:高级金融分析师 |
昵称:小女子 |
发帖数:13443 |
回帖数:1878 |
可用积分数:5913365 |
注册日期:2008-03-23 |
最后登陆:2024-11-07 |
|
主题:招行业绩预告乍喜还忧
招商银行(3968)发出业绩预增通告,而股价急跌,反映并非好消息。根据该项通告的含义,同比(与上年同期比较)是增加;以环比(与上一季比较)分析,则是预告下跌。
业绩预增通告表示,按中国会计准则,对今年1月至9月(首三季)财务数据进行初步测算,预计较上年同期增长80%以上。业绩预增原因,包括资产规模增加、非利息收入增长、利差提高及有效税率下降等。
初步的印象,招行首季增长156%,半年增长116%,而首三季只增80%,已是拾级而下。再以详细数字比较,增长放缓之势则更为明显。去年首三季净利润为99.7亿元(人民币.下同),如今年增长80%,应为179.46亿元;上半年净利润已公布为132.45亿元,即第二季应为47.01亿元,去年同期为38.5亿元,同比仍增22.1%。如考虑税率已由33%降至25%,则同比增长可能已降至个位数字。
招行上半年净利润仍在按季增加,首季为63.19亿元,较上一季度(即去年第四季)增加19.8%;次季为69.26亿元,环比增9.6%;如根据预测推算,第三季净利润应为47.01亿元,则环比是下跌32%,跌幅相当明显。因此,通告到底是预喜或是变相预警,是同比或环比的分别。
第三季的内地银行,仍受政策影响,存款准备金继续提升,已不利于息差。招行已预料,下半年难以维持上半年的息差3.51%,但若环比下跌32%,也是令人失望。国际金融海啸或将对招行有所影响。招行于2006年8月,已把次按相关产品全部获利了结,未因次按危机带来任何直接损失;而外币组合的债券评级均在投资级以上,整体风险不大。于6月底,持有房利美及房贷美两间机构发行债券共1.8亿美元,当时仍有浮盈156万美元。此外,亦持有两家机构担保的按揭贷款支持债券(MBS)共7500万美元,当时市值评估仍有浮盈83万美元。但其后「两房」有所变化,而雷曼兄弟又出事,招行透露于9月中持有雷曼债券7000万美元,其中高级债券6000万美元、次级债券1000万美元;并表示未作减值准备,将作评估,以审慎原则提承相应减值准备。至于其他海外投资的表现,亦足以左右业绩。
招商银行收购永隆银行(096)快将完成,市场对此评价是收购价过高,而招行则认为不会摊薄每股盈利。本来是否过高见仁见智,亦待日后永隆的表现而定,招行亦有其策略。而次按风暴发展成为金融海啸,虽可以说是收购价过高,但若从另一角度看,如非高价,可能收购不成,则招行的发展策略难以开展。这些决策问题,暂时可视作进取,既已收购永隆,可能削弱未来的发展或收购能力。
目前招行并无特殊发展,相信仍按原有计划进行。已收购内地台州市商业银行10%股权,亦已于纽约设立分行,并已开业,两项均非大型投资。而耗资达360亿港元收购的永隆银行,将于本月底完成,估计一如招行所料,不会摊薄每股盈利,相信亦暂无贡献。
非利息收入是内地银行增长的来源之一,招行亦不例外,上半年增长仍达53.6%(去年增长156%)。A股市场交投锐减,已影响相关收益,而房产跌价对其影响,也要留意是否影响不良贷款比率。6月底整体不良贷款比率为1.25%,住房抵押分类的不良贷款比率只有0.25%。招行以深圳为基地,而深圳则为住房重灾区,值得关注。
内地经济于奥运前有好表现,奥运后已见放缓;加上国际金融海啸,政府已逐渐推出措施,以期稳定增长,但成效仍待观察。经济增长高低,固然影响银行盈利;而个别行业的兴衰,亦有一定影响。出口贸易减少已左右相当行业的表现;而内需的楼市及消费,以至股市,亦受连锁性影响。工业出口贸易难以控制,放缓或减退在所难免;希望可以刺激的是内部消费,但已受到楼市及股市的影响,有待实际措施加以改善,而且更要加上适当的刺激消费政策。因此,未来的政策将可左右经济增长,亦将与银行的业绩息息相关。
过去的招行,一直以高P╱B及高O的姿态出现,市场认为,其盈利能力强具进取性,但经收购永隆一役,加上国际金融形势显着恶化,招行的表现已难突出。第三季预期业绩示人以弱,相信是整个行业的问题(中信银行的预测亦有同样情况),处于如此金融海啸时期,对银行业应作保留,至少不应乐观。长远而言,经过调整后,希望未来展望更佳;但这是长期性,短期难论。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