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2008年基金三季报分析
2008-11-09 10:30:45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06
回帖数:21874
可用积分数:99862425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07-14
主题:2008年基金三季报分析

 本文对基金2008年三季度季报中反应的信息进行梳理统计,重点包括基金表现,基金及基金公司规模、股票仓位、行业配置、重仓股调整等,以更好的了解基金投资操作思路及与市场间相互作用影响。主要结论如下:

  三季度,全球金融动荡,国内A股市场延续上一季度跌势,偏股型基金净值继续缩水,基金份额继续遭遇小幅净赎回。固定收益类基金成熊市资金避风港,货币型基金受投资者追捧,前一季度表现抢眼的债券型基金遭遇大幅净赎回。总观基金行业整体,2008年第三季度,开放式基金并未继续前一季度的净赎回局面,而是出现了117.87亿份的净赎回,截至三季度末所有开放式基金期末总份额为22244.08亿份。

  截至2008年三季度末,偏股型基金股票投资市值占流通市值比例为20.82%,这是这一指标连续第四个季度走低,随着股改的产物——大小非的解禁,公募基金的话语权在逐渐减弱,这对公募基金未来股票定价能力的一种考验。

  截至2008年三季度末,60家基金公司旗下公募基金资产规模为18551.69亿元,比上一季度末的20928.34亿元下降11.36%。市场的下跌并未引起基金行业整体大洗牌,基金行业的整体集中度在这一季度有所提高。这主要缘于熊市中,大基金公司雄厚的实力有助于公司投研团队的稳定,以及产品线的完整。

  2008年第三季度,偏股型基金股票仓位继续微降,究其原因,仍为基金股票资产缩水引发被动减仓所致。而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债券市场的利好,使得2008年第三季度,积极投资开放式偏股型基金债券持有市值占基金净值的比例较二季度末有了很大幅度的提升,从14.06%上升到21.13%,上涨了7个百分点。

  2008年第三季度,58家基金公司中,多数基金公司整体还是选择减仓,只有16家平均仓位水平较上一季度有所上升。但是在这16家基金公司名单中,我们不难发现前期整体表现出众的交银施罗德、博时、兴业、中银、华夏等基金公司的身影。

  纵观三季度基金经理的报告,资产配置方面,大多数基金经理表示了对未来一段时期全球金融危机的担心,并进而预测金融危机的持续恶化很可能影响实体经济,引发经济进入衰退期。基于这种判断,基金经理们对国内A股市场多数保持谨慎态度,同时,也指出货币政策的放松,特别是利率水平的下降给债券市场提供了宽松的发展环境,将适度增加债券的持仓比重。另外,一些基金经理还表示,在未来一段时期市场震荡格局中,把握结构性、主题性、事件性的投资机会。

  对于行业和个股的选择,弱周期性的内需类行业(医药生物、食品饮料)仍是基金公司的关注重点。另外,国家为保经济增长,利好政策或将继续推出,政策受益类行业和个股(工程机械、建筑、公用事业)也成为基金公司的增持对象。而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回落,国内CPI水平增速明显放缓,通胀压力逐渐减轻,上季度备受关注的通胀受益行业(煤炭和农业板块)遭遇了基金的大幅减持。基金重仓的前五大行业为金融保险(19.25%)、采掘业(10.19%)、机械设备(9.91%)、食品饮料(7.99%)和批发零售(7.05%)。
 基金整体行业规模继续下降,基金话语权逐渐减弱

  2008年第三季度,国内A股市场下跌异常惨烈,沪深300指数在几乎没有任何反弹的情况下一路下跌,原本充满期待的奥运行情也化为泡影。尽管随后国家出台多项利好政策,但全球金融动荡的远超预期,投资者信心仍未恢复。三季度,上证指数仍延续了二季度的跌势,下跌16.17%;深成指数下跌19.33%;沪深300下跌19.63%。

  尽管上个季度的下跌,使得大多数基金经理都保持了相对以往更为谨慎的态度,但市场的大幅下跌仍让基金净值出现了普遍的缩水。三季度,所有积极投资的偏股型基金考虑分红再投资的平均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13.89%,小于同期上证指数的跌幅。和二季度“全军皆负”不同,三季度273只样本基金中,有4只基金实现了正收益,它们是博时特许、泰信优势、万家引擎和荷银预算,前三只基金都是二季度末成立的新基金,基金仍处于建仓期,仓位水平较低,因此系统性风险得到一定程度的规避。而荷银预算基金由于其特殊的产品设计特点,属于偏股型基金中低风险产品,股票投资最高仓位仅为50%,而实际基金仓位也仅为27.95%。

  和偏股型基金的情况相反,三季度57只债券型基金三季度平均净值增长率为2.12%,货币市场基金三季度的年化收益率达到3.30%(不包括货币市场基金B级及久期控制较短的上投摩根货币市场基金),固定收益类基金产品在熊市中的避险功能不容置疑。

  2008年第三季度,基金行业整体规模继续下降。截至2008年9月30日,基金行业整体规模为1.86亿元,较上个季度下降8.84%,这一比例较上一季度低10个百分点。市场下跌,偏股型基金(股票型和混合型,下同)所受影响最大,偏股型基金在全部基金中的比例连续四个季度走低,从2007年第三季度的96.97%下降到2008年第三季度的83.89%。

  三季度的市场下跌,使得投资者对未来市场走势依旧信心不足。继二季度之后,偏股型基金继续遭遇净赎回,且赎回份额明显高于上一季度,股票型基金赎回是上一季度的3.27倍,混合型基金赎回是上一季度的1.72倍。三季度表现抢眼的债券型基金,本季度遭遇大幅净赎回,赎回份额为114.43亿份,是期初份额的9.41%,不过考虑到期间大量新发债券基金,债券基金总体仍是资金流入状态。货币型基金本季度受到投资者欢迎,是唯一一类出现净申购的基金产品,净申购份额为510.51亿份,是期初份额的45.54%。总观基金行业整体,2008年第三季度,开放式基金并未继续前一季度的净赎回局面,而是出现了117.87亿份的净赎回,截至三季度末,所有开放式基金(剔除三季度期间成立的基金)期末总份额为22244.08亿份。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股改的产物——大小非的解禁,原有市场格局正在被打破,秉承各种投资理念的公募基金的话语权在逐渐减弱。我们从图表1不难发现,偏股型基金股票投资市值占流通市值的比例已经连续四个季度走低,截至2008年三季度末,偏股型基金这一比例为20.82%,较2007年第三季度的最高点,下降七个百分点,这是对公募基金未来股票定价能力的一种考验。
熊市暂未引发行业洗牌,行业集中度有所上升

  截至2008年三季度末,60家基金公司旗下公募基金资产规模为18551.69亿元,比上一季度末的20928.34亿元下降11.36%。但市场的下跌并未引起基金行业整体大洗牌,三季度公募基金资产规模排在前十位的基金公司名单并未发现太大变化,只是交银施罗德取代景顺长城,排在第十位;而后十位的名单和上一季度完全一样,只是个别公司排名先后有所差异。

  尽管前十大基金公司排名变化并不大,但从基金行业整体考量,我们从图表4中不难发现,基金行业的整体集中度在这一季度有所提高。2008年三季度,前十大基金公司旗下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占基金行业整体规模的比例为55.84%,而之前三个季度这一数字仅维持在50%左右。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大基金公司由于实力雄厚,熊市时期,公司投研、营销、甚至后台的建设更具备优势,特别是有助于投研团队的稳定,这种相对优势在熊市时期更为突出。

  其次,大基金公司相比小基金公司,往往具备更为完善的产品线,而产品线的完整,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类型的产品选择,有助于基金公司熊市时期保障规模不会因为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而出现大幅缩水。

  股市震荡、债市宽松,债券成为基金新宠

  股票仓位水平继续微降,被动减仓仍是主因

  2008年我们依然忽视分拆、大比例分红、封转开集中申购等情况对当期整体基金行业仓位水平的影响,我们选择的统计样本是公布2008年第二季度报告和2008年第三季度报告的256只可比基金,其中包括封闭式基金(30只)、积极投资的股票型基金(剔除指数型,140只)、混合型基金(86只)。

  2008年第三季度,国内A股市场延续了上一季度的下跌态势,256只可比基金股票投资仓位水平为65.88%,较上一季度继续下降,下降幅度为2.68个百分点,这一数值低于上一季度。其中,封闭式基金的仓位水平和上一季度基本持平,为64.13%;积极投资股票型基金较上一季度下降2.4个百分点,为69.95%;下跌幅度最大的依然是资产配置规定较为灵活的混合型基金,三季度这类基金的股票仓位水平为58.80%,较上一季度下降5.32个百分点。我们继续分析积极投资开放式偏股型基金仓位水平三季度下降的原因,发现按照三季度A股市场16.19%的跌幅计算,三季度积极投资偏股型基金估计的仓位水平为65.34%,比实际仓位水平66.13%还少0.79个百分点,说明三季度,偏股型开放式基金整体实际并为出现减仓行为,股票仓位水平下降更多地缘于基金股票资产缩水引起的被动减仓所致。

  货币政策宽松,债券成为基金新宠

  未来,在国际原油价格大幅回落的背景下,通胀预期将大幅减弱,国家宏观政策重点由防通胀转向保增长,两个月内连续三次的降息标示着中国毋庸置疑已进入降息通道,紧缩政策的放松给债券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时机,债券价格的上升值得期待。正是基于上述的判断, 2008年三季度,积极投资开放式偏股型基金债券持有市值占基金净值的比例较二季度末有了很大幅度的提升,这一比例从14.06%上升到21.13%,上涨了7个百分点。
基金公司多数减仓,前期排头兵选择增仓

  我们取一个基金公司旗下积极投资偏股型基金的股票投资占基金净值比例的平均数,分析以基金公司为个体的仓位调整情况。我们发现,多数基金公司整体还是选择减仓,58家基金公司中,只有16家平均仓位水平较上一季度有所上升。但是观察具体排名情况,在这16家基金公司名单中,我们不难发现前期整体表现出众的交银施罗德、博时、兴业、中银、华夏等基金公司的身影。

  全球经济衰退引发担忧,内需增长、政策利好主题取代受益通胀

  五大行业两易主,内需消费成主流

  按照基金持有市值占股票投资比例进行排名,2008年第三季度,基金重仓的前五大行业为金融保险(19.25%)、采掘业(10.19%)、机械设备(9.91%)、食品饮料(7.99%)和批发零售(7.05%)。传统强势行业继二季度之后继续遭遇减持,金属非金属、石油化工行业排除在前五大行业名单之外,上季度增持最大的采掘业,成为本季基金减持最大的行业。而食品饮料、批发零售由于其弱周期性,成为基金在弱市中的新宠。在基金三季度增持的行业中,医药生物、食品饮料、金融保险、公用事业等行业受到基金连续两个季度的追捧,上季度遭遇基金减持的机械设备和交运仓储,本季度成为基金重点增持对象,增持比例分别排在22个行业的第一位和第三位。

  2008年第三季度,基金增持的前十大重仓股中,中信证券(600030)、中国人寿(601628)和民生银行(600016)三个金融保险行业个股占据3席;前一季度出现在增持前十大名单中的西山煤电(000983)、金牛能源(000937)和潞安环能(601699),均出现在基金三季度减持的前十大重仓股中。

  三季度基金投资布局主线:全球经济衰退引发担忧,通胀受益暂退历史舞台

  二季度,多数基金表示,随着上半年市场大幅的下跌,下阶段国内A股市场不会出现大幅下跌,而是更多地表现为震荡行情。基金超额收益的取得,不是前期的资产配置,取而代之的将是个股的选择。但三季度,雷曼兄弟的破产,引发美国金融动荡瞬间爆发,国际金融和经济局势的动荡远超预期。三季度,国内A股市场作为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份子,在全球市场的一片大跌中,也难逃下跌的命运。

  纵观三季度基金经理的报告,资产配置方面,大多数基金经理表示了对未来一段时期全球金融危机的担心,并进而预测金融危机的持续恶化很可能影响实体经济,引发经济进入衰退期。基于这种判断,基金经理们对国内A股市场多数保持谨慎态度,同时,也指出货币政策的放松,特别是利率水平的下降给债券市场提供了宽松的发展机会,将适度增加债券的持仓比重。另外,一些基金经理还表示,在未来一段时期市场震荡格局中,把握结构性、主题性、事件性的投资机会。

  对于行业和个股的选择,弱周期性的内需类行业(医药生物、食品饮料)仍是基金公司的关注重点。另外,国家为保经济增长,利好政策或将继续推出,政策受益类行业和个股(工程机械、建筑、公用事业)也成为基金公司的增持对象。而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回落,国内CPI水平增速明显放缓,通胀压力逐渐减轻,上季度备受关注的通胀受益行业(煤炭和农业板块)遭遇了基金的大幅减持。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