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助理金融分析师 |
昵称:有趣的期货投资 |
发帖数:461 |
回帖数:4 |
可用积分数:119952 |
注册日期:2008-03-06 |
最后登陆:2009-01-05 |
|
主题:铜价或继续破位下行
上周笔者提到铜价反弹将提供抛空机会,主要考虑到需求萎靡,短期美元回调以及股市动荡难成气候。本周利好诸如美股反弹、国内收储亦频频出现,铜市出现“抵抗性下跌”。然而,库存的大幅增加似乎再次证明现货消费的低迷,工业指数的下滑预示经济的萎靡,后期年底资金压力或使得铜价再创新低。
首先,谈谈市场津津乐道的“云南收储”一事。中国国土资源部网站援引《中国国土资源报》的文章报道:“省经委制定的《云南省有色金属储备试行办法》,计划收储100万吨左右的有色金属材料,其中:铜15万吨、铝30万吨、铅15万吨,锌30万吨、锡10万吨,储备期一年,用于支持有色金属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渡过难关,同时鼓励企业在低价位时,购进储备一批铁矿石、铜精矿等重化工原材料,积极抢占一批国内外的矿山资源”。目前笔者并未看到所谓的试行办法,对其真实性权威性表示质疑,这是其一。其二,算下来,该100万吨金属收储需要资金在200亿元以上。资金出处、收储方法、点价模式、保值方法、责任承担等细则问题在短期内难以制定出台。其三,按其收储数量,铝相当于中国精铝产量的2%,铜相当于总产量的4%,铅为5%,锌则为8%。如果这些都算理智的决定,那么锡的收储数量则成为最大的疑点,10万吨锡占国内年产的80%,全球年产的30%,这么大的量收储源于何处?因此对其收储传闻,市场仍需谨慎对待。周二路透报道,广西政府正在考虑收储,收储事件炒得如火如荼。然而,盘面却再现了市场的理性,铜价在传闻瞬间的涨幅很快被吞噬,铜价重回跌势。
其次,美股反弹,美元回调状态难持续。从经济数据看,美股反弹显然缺乏基本面支持的,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宣布美国在去年12月已进入衰退,且美联储主席贝南克称美国经济仍承受相当大的压力,市场气氛愈发黯淡。供应管理协会(ISM)数据显示美国制造业11月下滑至1982年来最低。银行业未来18个月或面临新一轮消费者债务损失,从而或导致大范围的信用卡注销。通用汽车和福特汽车的11月份销售数据疲软不堪。然而,数据的羸弱反而激起市场的政府救市预期,股价却逆势上涨。加上美联储宣布将三项应急贷款计划的期限从1月30日延长到4月30日,旨在解冻金融市场的紧缩状况,纽约股市反倒强劲反弹。美股反弹显然不具备走强的基础,反弹只是短期利好刺激所致。再看看美元,近期出现了小幅回调。一方面美股反弹,市场对美元的避险需求减弱,加重了美元多头回吐的压力,后期笔者依然看好美元,美股的反弹难以持续,避险需求会恢复,另一方面,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在本月4日将举行利率会议,继续减息几乎没有疑义,因此美元将重拾涨势。
最后,依然要提及铜市的基本面情况。铜价以及硫酸等附属品价格的暴跌,使得冶炼企业早已开始了减产计划,铜陵、云铜等大企业在内,有多家企业已经减产或正在计划减产。此外,金川集团、大冶有色、富春江冶炼厂等企业2008年的实际产量预计也将低于年初制定的计划,而从国内产量的数据也证实了减产的真实性。中国金属协会统计的数据显示,10月份精铜产量30万吨,环比减少了6.77%,鉴于减产事实,11月及以后的产量数据有望进一步减少。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进口数据则有增无减,这主要得益于进口盈利,并非真正消费的增加,国内现货的紧张也在进口货物的充斥下缓解许多。当然,中国进口的增加表面看来无疑对国际市场形成支撑,然而,LME市场的铜库存却大幅增长,目前已经达到293,025吨,为2004年初来最高水准。中国进口增加,LME库存照增不误,LME三个月近段一致处在贴水状态,全球消费的低迷可见一斑。
总之,经济状态一时难以好转,与工业紧密相关的铜消费需求也愈发低迷,产量的减产难以对价格形成有效的支撑,诸如救市政策,收储政策以及周边金融环境影响均只是短期刺激,难以形成实质性利好。年底企业面临资金压力,或形成新一轮卖压。持仓方面看,与LME市场的稳定状态不同,国内资金介入明显,持仓持续增加,半个月以来增加10万有余,行情似乎一触即发。从技术形态上看,经过几天的阴跌,铜市或将继续破位下行,而剑指成本价位,即LME市场有望跌向3100美元/吨,国内市场第一目标位25000/吨附近。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