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中石化亏本大收购 冒险理由受质疑
2008-12-23 12:36:08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06
回帖数:21874
可用积分数:99862445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07-18
主题:中石化亏本大收购 冒险理由受质疑

  中国石化<00386.HK><600028.SH>从今年3月开始推进的对加拿大坦根依卡石油公司股份的收购,近日进入了正式实施阶段。这项总金额或将超130亿元人民币的收购,被业内称为“激进大收购”。

  之所以谓其“激进”,是基于这样一种背景:中石化将要执行的收购价格,是在今年8月份国际油价最高时的报价。现如今,油价已经从当时的140多美元/桶跌至40多美元/桶,在本来有机会付出6500万加元“分手费”便可放弃收购,或重新谈判收购价格的情况下,中石化却仍未改初衷。

  如此消息未免令人狐疑:如此的逆市收购,理由真的很充分吗?这究竟是审时度势后的果敢决策,还是“崽卖爷田心不疼”式的冒险,抑或有另外的内幕在其中?这很容易令人联想到正沸沸扬扬的西门子公司行贿风波。值得参照的是,全球最大的矿业公司必和必拓11月25日宣布,鉴于糟糕的经济形势,决定放弃积极推进了将近一年的一项收购,即便为此项收购已经耗费高达4.5亿澳元。然而一直到12月初,中石化不仅仍然坚持收购的意愿,而且“表示无意重新就收购价格谈判”。

  如此态度,似是颇有些古董市场上“捡漏”者的心态。然而据报道,业内人士强调其所收购公司的油田储量并不确定,产量在过去几年油价暴涨的情况下也未出现大幅提升,表明开采难度很高,“不确定的风险和因素太多,只能祝中石化好运”。

  因此,中石化此举看起来像是一场豪赌:既赌油田储量和开采难度,又赌国际经济形势。当然如同必和必拓的困境一样,如果放弃收购,此前的支出加上6500万加元的“分手费”,损失确实不小。但在目前局势下,支出130亿元人民币坚持完成收购,假如发生损失,又将是多大,恐怕是难以预料的。

  全球性的危机之中,两害相权取其轻,尽可能保存实力,可能才是更为理性的吧。有人言中石化此举“在市场上树立了信守诺言的声望”。信守诺言当然可贵,然而此时并不是那么有力的理由,因为按照双方的协议,完成收购固然是“信守诺言”,放弃收购但只要按约付出“分手费”,也同样是“信守诺言”的。是故,此时的所谓“声望”,怎么也令人感觉有一种嘲讽的味道。

  对如此一项涉及金额高达130亿元的“激进大收购”,中石化以及此次交易的审查机构如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外管局等,显然有必要接受质询,作出解释,自证合理。无论如何,作为国有企业,前程决不能寄托在“好运”上,过于明显的冒险是不应被允许的。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