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可怜中的可怜,年度最可怜基民
2008-12-26 08:40:27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高级金融分析师
昵称:小女子
发帖数:13443
回帖数:1878
可用积分数:5913365
注册日期:2008-03-23
最后登陆:2024-11-07
主题:可怜中的可怜,年度最可怜基民

 客观地说,基金要比股票好,或者说从理论上来说,基金更适合我们小老百姓投资。因为和股票相比,基金有两大优点:第一是专家理财;第二是强制分红。

  学者们都喜欢假设,喜欢用条理来规范世界,用公式来推导世界。所以基金这种东西,在书本中真的是家庭理财的首选,是老百姓的福音——假如,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都没有私心的话。

  可怜,谁是2008年度最可怜的基民?是那些对中国基金的发展分明保持着清醒的思路和坚定的信念的基民;是那些对中国经济的未来一直充满着无比的信心与无限的期待的基民;是那些虽然贪财但却并不懒惰的基民!

  他(她)们在媒体和专家的鼓动下,在致富者故事的诱惑下,同时在自己心里的贪心的驱使下,把自己辛苦劳作,省吃俭用并且多年积蓄下来的养命钱,交给了自己并不了解却愿意相信的基金公司。

  但是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你们却辜负了他们!

  先说一下所谓的专家理财。除了最早的一批基金经理外,后进的基金经理大多数都有高学历,部分还有海外留学的经历。但是这些高学历和高智商的基金经理们(也许是部分,也许是大部分,也有可能是全部)却将自己的主要精力和聪明才智都花在了如何经营老鼠仓上。就目前为止已经被热心媒体揭露的老鼠仓手段就有好几种。而在投资方面,他们更多地采取的是抱团取暖的策略,跟着大家走。今年最具讽刺意味(之一)的新闻便是,部分小基金公司专门成立了研究部,专门跟踪大基金公司操盘轨迹,进而跟进仿效。

  而在分红一事上,(部分)2007年赚得满盆的基金公司并没有及时地进行分红。虽然有记者指出这是因为基金公司想多收管理费,但是客观地说,如果真的是为了要赚钱,那么在去年的大环境下更合理的做法应该是通过大比例分红来降低单位净值,进而吸引更的多基民申购。所以小助理相信那些去年没有分红的基金本质上是错误地判断了市场的走势,对后势过分乐观,不愿意大量卖出手中的股票(我们知道基金分红时就一定要卖出自己的股票)。

  正是由于判断失误,在接下来的2008年这些没有分红的高价基金反而损失惨重。以至于到了2008年年末,出现了这么一种现象:以2块钱买入的基民在基金跌倒1块5之后接受了基金公司每份3毛钱的分红,然后基金净值实际跌倒1块2。我们可以这么说,2块钱买入的基民实际上是在给1块钱买入的基民送红包。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