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马蔚华:银行那点事儿
2009-02-21 20:00:15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06
回帖数:21874
可用积分数:99864410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07-08
主题:马蔚华:银行那点事儿

 “不能因为自己身处银行就只去研究银行。”马蔚华最近经常这样说。“银行家不应该是一个只懂金融的人,你必须跟谁都能交流,这样你才有足够的视野。”

  年薪800万,内资银行薪酬最高的行长,这样的噱头足够吸引众多的眼球。

  马蔚华和招行已经是二者合一,前者是后者的名片,后者是前者的辉煌。

  他的思想,他的理念,对于招行而言,又是无所不在——他带领招行展开的一场 “颠覆式”转型,使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达到了国内银行业前所未有的高度。

  招商银行成立于1987年4月,是我国第一家完全由企业法人持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21年的发展,使招商银行已从当初偏居深圳蛇口一隅的区域性小银行,坐上了国内银行界的第六把交椅,仅次于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商业银行。
  从1999年3月任职招商银行行长近10年时间,马蔚华给招商银行带来的变化称得上“巨大”,马蔚华的“颠覆”式转型,也就会让人想起他的经典名言:“不做公司业务现在没饭吃,不做零售业务将来没饭吃。”他本人也因此赢得了不俗的声誉。

  马蔚华喜欢广交朋友,也非常善于扩大自己的人脉圈。

  早在第一轮IT热时,马蔚华就已经与圈里的王志东、张朝阳等熟识,现在的IT新贵马云、李彦宏、马化腾等也都是他的老朋友。

  做银行的,不能仅仅懂银行的那点事儿。一次,马蔚华与摩根大通的全球CEO杰米·戴蒙聊天,内容从中国的宏观调控到金融改革,从三峡大坝到中国电力建设,从松花江建设到怒江开发,一直聊到中国的计划生育。

  “如果我作为中国的银行行长,什么都不知道,能和他们对话吗?”

  还有一次,马蔚华去法国会见阿尔卡特的全球总裁。一开始,阿尔卡特接待的人员都很冷淡。当马蔚华与对方的总裁见面后,拉开话题,谈中国银行(601988,股吧)的改革,宏观调控,气氛逐渐热烈。后来马蔚华开始和对方讨论3G,那位总裁兴奋不已。

  事实上,马蔚华有一个同学是信息产业部的副部长,另外有时候和李嘉诚吃饭,也老有机会听到关于3G的事情。

  “其实我也只是一知半解,”马蔚华笑着说,“不过这个对银行行长来说足够了。”最后,当马蔚华离开时,对方甚至冒着蒙蒙细雨将马蔚华送上车。

  “不能因为自己身处银行就只去研究银行。”马蔚华最近经常这样说。“银行家不应该是一个只懂金融的人,你必须跟谁都能交流,这样你才有足够的视野。” 而这样的想法也开始被马蔚华推行到整个招商银行身上。实际上,银行在中国很多年来一直不是企业的形态,也没有客户的概念。但今天面对金融业全面开放的到来,这种局面正在迅速地发生改变。“我们的客户在哪里,我们的知识和眼界就要到哪里。”马蔚华这样说道,他甚至认为这是招商银行作为真正的商业银行、作为一家真正的企业所必须拥有的素质。

  “银行是一个中介,同时也是人的中介,一边是理财客户,一边是公司的员工、股东;一边是存款客户,另一边是贷款客户。所以,做好职业经理人最大一件事儿就是了解人。了解股东的心理,客户在想什么,员工有什么需求。”

  企业的客户与伙伴的优秀程度,往往决定了一个企业的档次,而企业家的朋友圈子也往往会决定企业家的视野和资源。马蔚华正在为招商银行设定更高的目标,而显然他对自己朋友圈子的扩展也不会停滞不前。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