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中国的发展将超出绝大多数人的认知
|
2017-08-06 02:17:07 |
|
|
 |
|
头衔:金融分析师 |
昵称:追求共同价值 |
发帖数:122 |
回帖数:461 |
可用积分数:38510 |
注册日期:2015-12-01 |
最后登陆:2020-08-30 |
|
**该贴子的内容已经被屏蔽**
|
2017-09-08 16:46:00 |
|
|
 |
|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
昵称:JD |
发帖数:2153 |
回帖数:7696 |
可用积分数:1126364 |
注册日期:2008-09-04 |
最后登陆:2020-06-02 |
|
主题:中国的发展
http://www.jrdao.com/topic-559967.html
|
2017-09-23 12:55:44 |
|
|
 |
|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
昵称:JD |
发帖数:2153 |
回帖数:7696 |
可用积分数:1126364 |
注册日期:2008-09-04 |
最后登陆:2020-06-02 |
|
金灿荣:“非西方”的中国为何能快速崛起 2017年09月20日 08:33:39 来源:环球时报
1496人参与 78评论 如何解释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是近年来广受国内外学界关注的问题。以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历程为参照,对比中国与其他非西方国家在现代化尤其工业化道路上的不同,或能为理解中国为何快速崛起带来一些启发。
欧洲现代化样本“三部曲”
到目前为止,人类现代化最完整的样本来自欧洲。欧洲的现代化经历了一个“三部曲”:第一是社会变革,即从中世纪时宗教主导的社会,转变成为适合现代化发展的世俗社会;第二是实现工业化,即从过去的工场手工业,变成大机器、规模化生产;第三则是推动西方版的全球化。
欧洲最先从诸文明中脱颖而出,关键在于它率先完成了现代化过程中最难的社会变革,即把社会从前现代转变到现代。这种转变又有三个核心内容,可归纳成3个“R”:
第一个“R”是文艺复兴(Renaissance)。在那之前,欧洲人的价值观念体系主要在于履行宗教责任。虽然社会也存在着阶级矛盾,但统治者能依靠非理性的宗教信仰维持统治。文艺复兴以及后续的启蒙运动,把“世俗的人”召回现实世界,使人存在的意义不再只是为神奋斗,而是谋求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这就树立了一个社会的世俗意义。
第二个R是宗教改革(Reformation)。即“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进一步厘清了宗教与世俗的界限。宗教有其位置,但不过多干预世俗生活。
第三个R就是革命(Revolution)。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是法国大革命,其结果是让一个等级森严、压迫型的社会变得开放,平民获得上升空间。
完成社会变革并实现世俗化、平等化之后,欧洲国家就启动了以大机器生产和高效率为主要特征的工业化。工业化前,工业产品主要供给欧洲王室和贵族,平民百姓没有资格享用,因此需求不旺产量不高。但转为大机器生产后,工业生产的投入增高,因此自然而然要求市场最大化。这种要求,在变革后的欧洲社会已能实现。
工业化的成功使西方的工业力量和知识水平凌驾于非西方世界之上,于是西方国家开始向全球推广西方版的全球化。这是迄今为止人类最完整的现代化样本。
中国实现社会结构变革
放眼非西方国家,中国可能是唯一一个完成了社会结构3个“R”变革的国家。首先,我们是古老文明中罕见的世俗文明。若以文字、金属工具和城市作为成熟文明的3个充分必要条件,则前现代化时期的世界主要有三大文明圈:
首先是环地中海文明圈,宗教上讲主要就是亚伯拉罕系三大宗教覆盖的区域,虽然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之间争斗厉害,但它们都是一神教,文化结构相似。其次是南亚文明圈,宗教上主要表现为多神教,比如信仰万物有灵等等。再者就是以中国为主的东亚文明圈,其特点是世俗化。
三个文明圈取向不同,一神教文明圈看未来,相信未来存在“末日审判”,一个人的德行或罪恶将得到回报或惩戒;南亚文明圈是向后看,相信轮回和循环;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文明圈是看现在,在根本上表现出来一种现代性,不靠神性而靠理性维持运转。
对于中国文化,世人有个历史误解,那就是认为中国文化趋于保守。但事实是中国文化一向开放。比如我们历史上主要是农耕文化,不重视骑兵,但在春秋秦穆公跟西戎北狄打仗时就开始使用骑兵了,到战国赵武灵王时甚至有了“胡服骑射”的理论。再如价值观上,之前中国的儒法道等已各具优点,但仍能吸纳外来的佛教,经过交融后在维护社会运行相关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如是观之,中国文化非常善于学习和借鉴。近代以来,我们也经历了大规模引进西方价值观和经验的过程,晚清更多是学器物,民国时学制度体制,新中国成立后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改革开放以来也是借鉴不少西方发展经验。本身底子不错,加之努力学习,这使中国的第一个“R”(“文艺复兴”)基本得以解决。
至于第二个“R”(宗教改革),因为中国本来就非宗教文化,所以并无必要进行欧洲国家那样的“宗教改革”。但我们也经历了一个打破封建礼教的过程,三纲五常等在中国革命过程中遭到较为彻底的唾弃,这与欧洲“宗教革命”在内在逻辑上有所相似。
说到第三个“R”也就是革命,中国无疑做得很好。在前赴后继的革命过程中,社会结构改造非常成功,实现了平民主义化,且其程度之深世所罕见。
逐步走向完整的现代化
完整实现社会结构的3个“R”变革,为中国推动工业化打下坚实基础。新中国成立68年来,我们工业化的成就有目共睹,一个明显标志就是2016年中国制造业规模达到美国的160%,总量几近美日德之和。这种距离还在逐渐拉大,虽然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后强调制造业回归,但迄今为止还没什么效果。按照当前增长速度,10年后中国制造业规模将超过美日欧盟之和。从制造业的角度观之,20年后世界可能只有两个“国家”:一个是中国,一个是外国,而且中国的规模还会超过整个“外国”。
除了规模庞大,中国工业体系也极其完整。美国高盛集团今年4月发布评估报告显示,中国深圳的科技成果市场转化能力已超美国硅谷。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结论,过去30年来美国一直引领科技创新,但因美国的工业基本上空心化了,所以生产效率提高得很慢。这与中国不断完善工业体系、提高生产效率正好相反。
较之中国,其他大部分非西方国家的工业化路径是被殖民和强行纳入西方工业体系。比如印度就是如此,从1513年东印度公司进入印度算起到1947年独立,印度被殖民了430多年,它的独立过程没有伴随革命,没有经历宗教改革,也没完成现代化所必需的社会结构变革,因此直到现在,印度社会还处在前现代阶段。即便已有一些现代化成果,但基本都是外来的,其自身工业化能力依然严重不足。
在工业化取得成功后,中国对全球化和全球治理越来越感兴趣。尤其以2016年杭州G20峰会为标志,中国对很多国际问题提出“中国方案”。按照这种逻辑梳理,可以说中国正在逐步走向一个完整的现代化。(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副院长)
|
2017-10-02 09:37:30 |
|
|
 |
|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
昵称:JD |
发帖数:2153 |
回帖数:7696 |
可用积分数:1126364 |
注册日期:2008-09-04 |
最后登陆:2020-06-02 |
|
克里斯·斯金纳:中国正引导第四次人类革命 2017年10月02日 08:22:18 来源:观察者网
随着技术应用的场景日益丰富,以移动支付为代表的中国金融科技正引发全球关注。曾被媒体评为全球最具金融影响力前五人的克里斯·斯金纳(Chris Skinner)认为,中国的金融科技正在引领“第四次人类变革”,也正是在科技的作用下,世界对中国的刻板印象正在改变,“中国梦”与“美国梦”开始更替。
克里斯·斯金纳(Chris Skinner)在接受采访
克里斯·斯金纳(Chris Skinner)在接受采访
近日,观察者网特派员邱艺采访了这位英国知名金融科技学者,探寻中国为何可以引领“第四次人类变革”。以下是采访全文。
邱艺:什么是您所说的“第四次人类变革”?
斯金纳:当人类发明了语言, 我们有了共同的信仰,开始群居,这是第一次变革。 第二次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第三次是工业革命。现在互联网科技改变我们的生活,最具影响力之一的是金融科技,人类进入第四次变革。
有史以来,地球上的70亿人第一次有可能被互联网全部连接起来。
首先,人与人可以在金融科技的支持下即时贸易, 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创业者,摆脱贫困。现在世界上有50亿人是没有银行账户的,也没有与银行产生联系。这些人是最难进行金融交易的,他们使用银行的服务也要支付昂贵的费用。但在金融科技可以让这些人在几乎零花费,零代价的情况下交易,而且这种转账交易可以发生在任何有互联网的地方,这是传统银行业所不能及的。
其次,人们的出行方式和付费方式发生了变化,比如乘坐Uber,用手机转账。最后,每个人有了身份,成为了社会不可分割的一份子,这也是科技金融对社会最根本的改变。
邱艺:我不是很理解,为什么金融科技会让人有身份,人都有身份不是吗?
斯金纳:不是,目前,地球上24亿人是“不存在”的。联合国有一个目标, 让每个人在2030年前拥有法律身份。现在政府的公民身份注册都是纸质的,所以一个人的国籍或者身份证都容易被销毁。如果有人想在不受法律制裁的情况下贩卖人口,或者强迫人做性奴,他只需销毁一份纸质身份证明。
但理论上来说,如果一个人在小时候或者一出生就可以在一个手机软件里注册身份,这个数据可以全球共享,那么这个人的社会身份就是无法销毁的。这就是我们说的区块链,科技让人融入社会。
邱艺:基于这些数据,或者比如金融科技中手机客户端的转账,你的账户一定存在且不可消除,所有你的社会信息也无法被删除,人一定永远存在于社会。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科技改变文化,改变世界?
斯金纳: 是的,彻底改变所有,一切。
邱艺:这让我想到中国一些手机软件可以随时申报失踪人口。那么中国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已经在接受科技带来的社会变革?
斯金纳:不然你认为我为什么对中国情有独钟?因为中国正在做一切我所说的事情。
中国在15甚至20年前就已经在这条科技改变社会的路上前行。我在杭州的时候开车去超市购物,但是我没有办法付款,因为他们用的是移动支付。但我是外国人没有办法申请支付宝,我必须去取款机取现金。但是杭州大多数的银行都不支持国际卡,所有我甚至没有办法提款。
过去一年,中国微信和支付宝的转账交易已经达到惊人的5.5万亿。虽然学术上还有争议,但是我认为到2024年中国一线城市将不再出现现金,到2030年整个中国都会变成“无现金”国家。
不仅如此,我认为中国还在引领其他国家快速进入科技主导的社会。蚂蚁金服刚被《财富》杂志列为第六个可以改变世界的公司。 他们把技术提供给合作伙伴,帮助他们造福一方。 目前金融科技已经在阿根廷,墨西哥,肯尼亚,等等这些传统发展中国家普及。24%的墨西哥人从来没有过银行账户,却在使用金融科技。
邱艺:如果中国正在引领“用科技金融改变世界”,但如同你所遇到的,没有中国身份证的人却很难加入支付宝这类金融科技应用中,那么你认为中国还可以顺利地领导世界吗?
斯金纳:可以。中国是先驱,但是先驱也会犯错,你只需要从头再来。这种“错误”不像以往,是非常容易改正的。欧美地区的银行业建立在70年代80年代的社会结构上,非常非常难改。把中国和欧美做比较,你就可以发现美国正在衰落,因为我们的社会结构不是为现在的数字时代所服务的。
但是在21世纪的互联网科技,成本低,灵活度高。比如蚂蚁金服现在处在第五代,这意味着他们每3-4年可以彻底改变一次系统。但是大多数的银行业在过去30-40年中都没有改变过。
邱艺:有一个理论说中国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中国有足够大的市场可以实验,犯错再改正。
斯金纳:完全正确。中国的“一带一路”显示了中国式的思考方式,也展现出中国的能力。一方面,川普和脱欧说明一些国家在“领土化”,另一方面,中国试图通过建造一条路来和世界保持联系。我认为中国的做法是更好的,因为对我来说这个时代是全世界的“数字人类”,这才是第四次人类变革。
邱艺:这样来说,我可以说中国不仅在金融科技方面,在政治文化方面也在领导世界,因为中国想要的是世界大格局,而英国脱欧,和川普的“美国优先”是逆时代的吗?
斯金纳:是的,这是对人类发展潮流——全球化的抵抗。中国打开了国家的大门,站在全球化的前沿,接受,学习,并运用这些科技,最后我们看到的是“东风压倒西风”。
美国人对世界有不一样的看法,他们也不愿意承认中国的崛起,但是我觉得他们还没有意识到正在发生的是什么。在现在的美朝冲突中,中国扮演过去美国扮演的角色,所以15年后美国会不会变成下一个俄罗斯?我这样说不是因为我是中国的狂热粉,而是基于情况,这就是事实。
邱艺:所以,是否可理解为,你认为中国正在引导第四次人类变革?
斯金纳:绝对,第四次人类变革正在发生,只是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在我的新书里,我谈到由于历史上的刻板印象,有些人对中国等国家抱有不信任的态度。不过,过去十年,我尤其为中国借助科技变成一个更加公平的国家所吸引。可能我比较天真,但是我认为,如果照现在这个趋势,十到二十年后,我们会看到中国、中国文化、中国企业崛起,“中国梦”将代替“美国梦”。
|
|
结构注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