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
昵称:五月落梅 |
发帖数:22 |
回帖数:60 |
可用积分数:44160 |
注册日期:2016-06-30 |
最后登陆:2020-02-03 |
|
主题:长江上中游骨干水库联合调度
出于开发水资源、水能资源,保障流域防洪安全和发展航运等方面的需要,1998~2016年,长江上游干支流已建成和基本建成较大作用的水库52座,控制性水库远景总调节库容近1000亿立方米。长江中下游的水资源、水生态和江湖关系与上游的水土保持和水库群调度息息相关。建设以三峡水库为核心的长江上中游水库群联合调度体系,保障长江生态环境系统稳定的水文、水质边界条件,可促进梯级水库群更好地为长江经济带绿色生态廊道建设和长江大保护服务。
近年来,由于上游水库群汛末集中蓄水,叠加降水偏枯、三峡清水下泄引起的河道冲刷、沿岸经济和社会取水强度增大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洞庭湖城陵矶、鄱阳湖湖口汛后水位有所下降,两湖提前进入河相,枯水期增长,给两湖地区社会经济、生态带来一定的影响。建设面向生态的长江上中游梯级水库联合调度体系,协调经济及社会与生态环境、蓄水与防洪的矛盾,是长江经济带绿色生态廊道建设的重中之重。
梯级水库蓄水和流域防洪安全是一对矛盾。若蓄水开始时间过晚,则汛后来水量有限,不足以“喂饱”众多水库的兴利库容。蓄水不能达到正常蓄水位,水库不能完成设计的功能任务,必须抓住汛期的“尾巴”,将汛期末端的雨洪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但反之若蓄水开始时间过早,则汛末依然有发生暴雨洪水的可能性,给流域防洪带来一定的风险。蓄水和防洪的协调,需要在联合调度、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汛末来水量较大的8~9月份提前蓄水,减轻10~11月份蓄水压力。根据水库群联合调度蓄水的多年实践,金沙江下游的向家坝、溪洛渡水库已经提前到9月上旬开始蓄水,金沙江中游梯级水库和二滩、锦屏一级、构皮滩等水库已经提前到8月上旬蓄水,三峡水库已经从原设计的10月上旬开始蓄水提前到了9月中旬。蓄水时间调整后,三峡水库连续7年蓄水至175米,长江上游水库群蓄水情况整体良好。同时汛末下泄流量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有效缓解了中下游因江湖关系变化产生的枯水期提前问题。
金沙江中游梯级,雅砻江二滩、锦屏一级等水库于8月初起蓄,8月上旬可蓄至正常蓄水位; 构皮滩水库于8月初起蓄,8月底控制蓄水位628.12米,9月上旬可继续上蓄至正常蓄水位; 亭子口、草街、思林、沙沱、彭水9月初起蓄,9月上旬可蓄至正常蓄水位; 溪洛渡、向家坝梯级于9月上旬起蓄,9月中旬可蓄至正常蓄水位; 碧口、宝珠寺、瀑布沟、紫坪铺水库于10月初起蓄,10月上旬可蓄至正常蓄水位; 三峡水库于9月10日开始蓄水,起蓄水位一般不超过150米,一般情况下9月底控制蓄水位162米,经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同意后,9月底视来水情况可调整至165米,10月底可蓄至175米。
防洪安全是梯级水库群调度的硬性约束条件,提前蓄水要以保障流域防洪安全为前提。长江上中游已建立系统、立体的地面、空间观测系统,通过气象预报、雨情预报、洪水预报等手段,有效预测蓄水期间来水情况。水库蓄水过程中若有大暴雨洪水来临,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各水库依次泄水,腾空防洪库容,保障流域防洪安全。除蓄水时间要尽量提前,梯级各水库蓄水的时序也非常重要。长江流域除防洪法赋予防汛指挥机构汛期统一调度的职责外,其他时段没有明确统一的调度指挥决策机构。
每年汛末各水库按自身的调度方式运行,如果在蓄水时序上不进行统筹协调安排,集中蓄水将急剧减少长江干支流下泄流量,影响下游航运、供水和生态安全。这一问题已经得到正确的认识和解决,2012年开始,长江上游10座水库开始实施联合调度。经过多年的实践,纳入联合调度的水库数量已增加到21座,长江上中游水库已摸索出一套高效的蓄水时序表,实现了蓄水目标和下泄流量的“双赢”。
近年来,通过实施水库群联合调度,长江流域水资源得到进一步高效利用,防洪、发电、航运、供水、生态、社会等效益显著。防洪效益 2010年、2012年汛期,三峡水库均遭遇入库洪峰流量超70000立方米/秒的洪水,通过水库群联合调度,有效降低了长江中下游荆江河段洪峰水位,大大减轻了中下游防洪压力。2014年7月中旬,乌江流域发生较大洪水,通过水库群联合调度,充分发挥乌江干流梯级水库拦洪、错峰、削峰作用,有效缓解了乌江沿线思南、沿河、彭水、武隆等县城防汛压力,取得了显著的防洪减灾效益。2016年7月,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了区域性大洪水,通过联合调度长江上中 游控制性水库群,共拦蓄洪水227亿立方米,有效减轻了长江中游城陵矶河段和洞庭湖区防汛压力,避免了荆江河段超警和城陵矶地区分洪,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确保了长江干堤和重要基础设施安全。
发电效益 据初步统计分析,2009~2015年,增加水库群总体发电量540亿千瓦时,增加发电利润130余亿元,相当于节约标准煤1935万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5100万吨。
航运效益 2009年以来,多次利用有利时机减小三峡水库下泄流量,实施航运调度,及时疏散滞留在三峡枢纽与葛洲坝枢纽之间的江段的2628艘船只,保障了交通安全。
供水效益 2009~2015年,长江上游水库群累计为中下游补水超过2000亿立方米,有效缓解了中下游降水偏枯带来的缺水问题。
生态效益 从2011年开始组织开展了生态调度试验和库尾泥沙减淤调度试验,已积累了一定的监测资料,在水库运行对青、草、鲢、鳙四大家鱼自然繁殖的影响机制、规律等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果。社会效益 2014年2月,在长江口咸潮入侵、上海市供水告急情况下,紧急调度三峡水库加大下泄流量,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2015年6月2日,长江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应急调度三峡水库,积极应对“东方之星”客轮翻沉事件,有效将下泄流量从原来的17200立方米/秒减少至7000立方米/秒,为沉船救援创造有利条件。
面向生态的长江上中游梯级水库联合调度,是在充分考虑人类活动自律性和生态自适应性基础上,在最大限度满足敏感期的生态需求的同时,支撑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需求,在人类社会发展和生态进化的竞争中实现多赢,实现新的平衡。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