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耗,印度的赖皮持久战
2017-07-18 07:07:51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分析师
昵称:追求共同价值
发帖数:122
回帖数:461
可用积分数:38510
注册日期:2015-12-01
最后登陆:2020-08-30
主题:耗,印度的赖皮持久战

新闻资讯50评论
封锁西里古里就能令印度崩分离兮?别太仁慈!
军武酷·昨天
中印冲突

自从印军越境在洞朗与我军发生对峙以来,时间已经超过一个月,现在基本可以判定印度本次行动不是简单与我进行摩擦刷存在感,从印度这个国家的民族性格来看,乘人之危占小便宜可以算是其最具代表性的特点。


印度对周边小国的野心通过成功吞并锡金得以助长并定型,这样印度上下觉得这是一种“政治正确”的国家战略,“吞并其他小国”自然在印度统治集团的心里成了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的集体妄想。对于想把印度洋变成印度的“洋”的野心国度来说,若非顾忌国际社会的干涉,周边小国早已成为其“邦”了,什么斯里兰卡,什么孟加拉,挡不住这头膨胀又爱开挂的大象。

但是国际社会可能会对印度主动招惹今天经济军事实力蒸蒸日上的中国感到疑惑不解,印度自己也是发展中国家,本身有着许多亟待解决的国内问题,印度军队实力对于中国军队来说明显处于下风,1962年那一战也确实输得太难看。


但是为什么印度阿三近年来一直主动挑事,屡逆龙鳞?

实际上,这太符合印度人的特性,我们可以从印度立国的过程看出一二:

印度有着至少200年被殖民的历史,英国殖民统治时期,一部分土邦未被纳入英国直接统治的英属印度范围之内,印度范围内一共有约554个土邦,臣属英国,与之签订各种条约,大权在英国驻扎官手中,王公仅名义上保持统治,对外无权与其他土邦或外国发生联系,对内享有很大的自治权。

印度虽然经历长达200年的殖民统治,后来也建立了世俗性国家,但印度种姓制度并没有被完全摧毁,种姓反而冲突加剧,在英国殖民统治和内部种姓制度的双重桎梏压制下,追求身体的韧劲——瑜伽成为国粹,精神上的韧劲——厚脸皮成为招牌!然而,扩张成性成就了日不落帝国威名,其两百多年的殖民统治,教给了印度人的一项重要生存法则,就是扩张、扩张、扩张!


面对弱国,威逼利诱直接吞并,面对仁义的中国,则不断偷偷摸摸搞蚕食,面对中国摆事实将依据,印度军方早已练就了一副死猪不怕开水淋的姿态,可以设想你在和印度人讲道理时候,三哥到底摇头还是点头来表示肯定的动作绝对弄得你头晕脑胀。当然,真被击败围歼的时候,举手投降的印度微笑也是金字招牌!你真忍不下心开枪!见过卖萌的哈巴狗么?脑补一下!

然而印度人的可恶还不仅于此,印度人面对强国的时候,尤其善于抓对手的弱点和时间节点。印度对西藏地区包括藏南在内的觊觎,源于印度内心的不甘!中国在建国初期,对于藏区的控制力不强,原因很简单,交通条件恶劣,可以说是鞭长莫及的最佳诠释。


1951年9月下旬,首批入藏负责接管西藏外交事务的小分队,耗时两个多月,到达拉萨时,蓬头垢面、衣衫褴褛……,那画面不忍直视。由于当时藏区的复杂局势以及交通问题,中印经过商议,中央政府进藏人员和藏民需要的大量的物资,多数从印度加尔各答转到锡金岗拖,再交由中央人员雇佣骡马帮运到拉萨。中央代表首次入藏与十四世DALAI会晤,都是经印度入亚东进藏。可以想象印度在藏区的影响当时有多大。

交通条件方面的影响大还只是其中一个方面,英属印度曾经在藏区拥有许多特殊权益,在不少地区有派驻军队,设立军营仓库、邮政、电报和驿站等特殊设施,英国在亚东、江孜等地还派驻了比领事职权还大的商务代表,藏民进入印度,居然只认商务代表发的证件,不认中国中央政府的签证,甚至还一度要求中国官方人员通过印度的时候也要使用其商务代表发的证件,而不用中央政府的护照签证,被中国政府断然拒绝。

这些特权,在印度1950年独立以后,居然都特么继承下来了!1952年,印度政府居然提出派兵前往亚东和江孜换防,被中国坚决拒绝了。1954年中印谈判,印度还企图保存和扩大印度在藏区的特权。但争执的最后是中国取消了印度在藏区的全部特权。当然,当年的12月,川藏和青藏公路和新藏公路通车了。


以上的情况,可以看作是印度对藏区一直觊觎不已的原因之一,这相当于,肉吞到喉咙里,硬生生被拽了出来!这也没办法,比中国建国时间晚了一年的印度也没有勇气与中国硬抢。一个靠真刀真枪从侵略者和反动派手里解放全国后站直了建立的新政权,和一个靠甘地绝食静坐示威“非暴力”不合作跪着“耗”出来的新政权,实力上气势上和精神上不在一个层级。

但这个“耗”字,却成了印度政府对待强国的金牌法宝。中国虽然取消了印度在藏区的全部特权,虽然条件恶劣的川藏、青藏、新藏公路通车了,但相对于几百万平方公里的高原山区,这几条大动脉只能让藏区的心脏不再有衰竭的可能,但是边缘山区,依然是中央政府控制的盲区。印度一直采取偷鸡摸狗的方式,不断蚕食我控制力薄弱的边境地区。


1959年,毛主席写信给统战部副部长汪峰询问如下问题:

1、西藏本部昌都、前藏、后藏(包括阿里),人口据说有一百二十万人,是不是?

2、面积有多少平方公里?……

3、共有多少喇嘛?

4、贵族是否有杀人权?是否私立审判,使用私刑?……

5、西藏地方各级政府及藏军每年的广大经费从何而来?

6、叛乱者占总人口的百分比,有无百分之五?……

7、云南、四川、甘肃、青海四省各有藏人多少,共有藏人多少?

8、这四个省藏人住地共有面积多少平方公里?

这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十年,西藏通过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解放的第八年,中央政府对西藏地区的基本情况都不熟悉,控制力可以想象。而也是直到这一年,中方才派出考察团证实印军侵占了藏南。

1959年毛泽东曾对印度大使说:“中国不会这样愚蠢,东边树敌于美国,西面又树敌于印度。我们两国之间的吵架,不过是两国千年万年友好过程中的一个插曲而已。”


就麦克马洪线问题,中国领导人也采取了比较灵活的态度,希望通过一定的时间来审慎处理这个问题。中方的忍让和善意反倒被印度政府视作软弱可欺,面对中国的严正抗议,尼赫鲁称中国是“只叫不咬”,趁着中国经过朝战消耗之后又与苏联关系闹僵之际,要求印军大胆推进。中国只敢争吵,连一个国家都可以通过“耗”来建立的印度,完全不怕与中国争吵不怕与中国“耗”!

终于中国不和印度耗了,从1962年10月20日我边境部队全线反击到11月21日中国政府宣布全面停火的短短一个月时间,中国部队以摧枯拉朽之势击溃入侵印军,餐刀切黄油,歼灭和俘虏印军少将达维尔在内的8700余人。

大获全胜的中国本可以长驱直入,追歼逃敌,但本着全局性考虑,中国政府毅然做出主动停火的决定。现在的键盘侠喜欢胡乱喷,根本不能理解到当时的复杂国际环境,和中国藏区当时受恶劣交通环境制约的后勤补给条件,也完全不知道毛主席做出这些决定的高明之处。


首先,我方惩罚印军的目的已经达到。经过两个阶段的作战,中国军队拔除了印军在中国境内的全部43个据点,印度的民族主义扩张野心遭到了沉重打击,而我方也可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和损失。

其次,中国领导人从中印关系的长远利益出发,做到适可而止,尽可能地避免了两个民族间深刻地结怨。

第三,中国领导人从国际形势和周边环境全局角度考察,最大程度地维护中国的整体安全利益。中印双方虽然兵戎相见,但中国领导人深知中国的主要安全威胁来自美日而不是印度。因此,毛泽东果断地选择停火而将防御重心始终置于东南方向。

那些动辄将毛主席搬出来批判时局的键盘侠,仔细读史,从印度的入侵到中国的反击,英明神武的毛主席隐忍了多少年?


反观印度,印度领导人错误地判断了国际战略形势和周边环境,在民族扩张主义的驱使下印度政府不仅顽固教条地坚持其狭隘的民族主义,更是不顾国际法理和地区其它国家的关切,继续执行从老主子英国学到的扩张主义,趁中国军队的回撤迅速重新占领中国的藏南地区,对国内宣传成功击退了中国的侵略,并从此将中国当作其阻止其在南亚扩张的首要敌人。

1975年吞并锡金之后,从军事和外交上逐步控制了不丹,不久的将来用“公投”的方式吞并不丹基本可以预见,此外,印度不断在我国藏南地区进行移民政策,稀释当地居民对中国的归属感,以防止我军收复藏南。要知道,藏南的面积约为不丹的两倍之多。


面对印度的“耗”字诀,1962年忍无可忍痛殴印度的中国,收复藏南也是条件成熟之后的必然选择,中印双方军迷们都在热议,这个收复会是在什么时候!中印双方都意识到洞朗地区可以对西里古里走廊形成一剑封喉的威胁。

从地缘条件上讲,宽约20公里西里古里通道看起来似乎是印度与东北七邦飞地联系的咽喉,洞朗成了“在喉之梗!”


现在,又趁着中国全力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之际,吃准了中国求稳求发展,不愿意与印度进行武装冲突的的心态,以不丹政府请求保护为借口,入侵洞朗地区,企图减缓中国在该地区基(JUN)础(SHI)设施建设的进程,并企图将该无争议的洞朗地区变成实际的争议地区。

印度大概认为,中国一定会继续采用毛主席当年的对印原则:决不退让,力争避免流血;犬牙交错,长期武装共处!这一“耗”,又可以耗很多年!但他们忘记了,毛主席从来都是支持灵活运用军事斗争原则的!洞朗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的目的,各位军迷朋友从印度狗急跳墙的表现,必然能脑补出来!


洞朗地区对印度东西两部的威胁固然明显,然而,如某些专家关于“战时封锁西里古里走廊,东北七邦自然分崩离析”的说法,笔者认为过于乐观。对于洞朗地区对西里古里的威胁,习惯了偷鸡摸狗的印度早已了如指掌。

印度吞并锡金,控制不丹与尼泊尔,拓宽咽喉的意图非常明显,同时,印度加大了拉拢孟加拉与缅甸军方的力度,投入巨资扩建BBIN南亚四国公路互通,给予孟加拉国50亿美元的贷款,并宣称先进武器售予孟加拉,这一些列的举措,印度的军事意图再明显不过了。


要记住是印度硬生生从巴基斯坦国土上挖下来一块土地,建立了孟加拉。现在的孟加拉,三面被印度包围,孟加拉与印度现有铁路和公路相通,印度对孟加拉的影响力绝对不会弱。不能不防备印度在战时借道孟加拉两面夹击中国军队,中国军队即便是封锁了西里古里走廊,也不能完全切断印度与其东北七邦的联系。

因此,开战之前,中国需要跟巴铁更新作战计划和节奏(大家懂的),然后理顺与孟加拉缅甸尼泊尔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孟加拉国,不能让其左右摇摆,可以从经济上,甚至从深入加强国防合作上,剪断印度拉拢孟加拉国的企图。即便如此,印度在东北七邦飞地有被切断的危险的时候,孱弱的孟加拉军队,挡不住印度借道的山地军!这是必然!但,印度在道义上就已经输了个精光。


因此,一旦开战,我军应该以火箭军、空军的导弹从西藏边境,海军舰艇从孟加拉湾对战场纵深目标实施打击,以陆军的远程火箭炮利用地理优势对印度重要军事目标进行覆盖式打击,装甲师从阿克赛钦插入,如履平川,快速攻近印度首都,而山地步兵旅、机步旅、特战旅、空突旅机动从洞朗地区插入后进行穿插,分割包围印度边境数十公里以内的残存部队,迅速歼灭有生力量!

至于广大网友关心的印度山地军,我军对其应该算是了如指掌。印度陆军有第1、第2、第21三个山地军,10个山地步兵师,总兵力约15万人,可以算得上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山地战部队,叫得最响的第17山地打击军下辖2至3个山地步兵师、1个炮兵师和2个独立装甲旅,总兵力达到9万人,在印度山地军中可谓是个庞然大物。但印度上山地军不擅长夜战,对于夜间进攻非常谨慎。印度山地军进攻缓慢,这与解放军强调的连续作战、乘胜追击的战术截然不同。以我军习惯的战法来说,对于这类慢性子军队,相信可以像当年一样,餐刀切黄油!但这一次,一刀要到底!

至于阿三杀手锏布拉莫斯导弹,合作研制的老毛子一枚都不购买,大家可以去理解一下原因是什么。阿三这号称2倍音速的导弹,实际上在我军红旗9红旗16面前,基本就是渣渣。但有一点,布拉莫斯导弹对我海军前出印度洋的舰队,构成一定的威胁。我海军潜艇部队对印度军港进行封锁的时候,一定要制定出较好的对策,但是前出印度洋,击沉其舰艇,绝对为必须采取的战术,因为印度兵器库里的万国造,一旦进口弹药的输入渠道被切断,折腾不了几天就得土崩瓦解,再次领教1962年闪电战的2.0版,既然印度陆军参谋长已经说了印度已经不是1962年的印度了,那么中国只能用印度陆军部长盼望的最新版中国武力了!


之所以一旦开战就要对其施以重击,一举拿回藏南等地,再也不要回撤到麦克马红线!是因为印度这些年确实处心积虑要挽回颜面,明里支持DALAI等分裂分子,逮着用雪山狮子国作为中印之间的缓冲地带的妄念不放手,高调勾连美日及周边国家围堵中国,这样一个早已与其“不结盟运动”的建国主张背道而驰多年的入妄之国,不被打散七魂六魄,一定还会继续追逐南霸天的黄粱美梦。


搭帐篷,挖壕沟,还要准备持久战,印度又祭出一招奉若神明的“耗”字诀,在等待中国失去耐心的那一天!一切还要重演?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内容来自一点资讯

该贴内容于 [2017-07-19 22:01:34] 最后编辑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2017-07-18 07:13:32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2
 
 
头衔:金融分析师
昵称:追求共同价值
发帖数:122
回帖数:461
可用积分数:38510
注册日期:2015-12-01
最后登陆:2020-08-30
**该贴子的内容已经被屏蔽**
2017-07-18 07:29:45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3
 
 
头衔:金融分析师
昵称:追求共同价值
发帖数:122
回帖数:461
可用积分数:38510
注册日期:2015-12-01
最后登陆:2020-08-30
详解中印边境冲突:印度害怕被中国掐断脖子!
小郑说军事·昨天
【中国在修什么路?】据描述,今年6月开山之后,中方准备按照我边防军传统的步行巡逻路线,沿相对平缓的多卡拉山分水岭山脊东侧(中方一侧)向南,继续修通前往洞朗地区最西南端的公路,彻底完成对洞朗地区的实控。


除了修建道路,以及可能的建设与印方对峙的常设哨所之外,最令印度犯憷的,还是道路要通往的三国交界之处,也就是吉姆马珍雪山!从路线走向的态势来看,只要再往南3公里,就是吉姆马珍雪山和中国所主张的中国-不丹边境分水岭。


这里的位置自然比海拔4000米处的多卡拉山口更高一些,看似平淡无奇,但只要调转一个方向,从北侧的中方视野看过去,你就会发现新世界——原来,站在山脊上往南看,从这里就可以俯瞰印度的恒河大平原!相对亚东-锡金一带的边防哨所,这一线的山脊“并不高”,“只有”4100米左右,吉布马珍山顶也就4300米.

在此处设立营房长期驻防毫无问题。一旦公路修通,中方很可能在将季节性巡逻变成常设哨所,这就不仅是监控西侧中-锡边境印军哨所的问题了,南向可以俯瞰整个西里古里走廊。

播放GIF
由于恒河平原海拔仅100米,双方高差达4000米,根据地球曲率视距公式,未来中方在这里设置的哨所,视野可达225公里之远!只要视线越过南坡宽约30公里的不丹国土,就能一览这最窄处仅60公里的西里古里走廊。印度通过西里古里走廊,向东北部地区的调动,尽在眼底。


甚至只要架起几门155毫米火炮,就能打击下方的铁路线、公路线。这真是令印度极为不爽的战术态势!因此印方急眼了,乃至悍然越境,想阻止中方的修路行动。【洞朗地区在哪里】这些天来,“洞朗地区”四个字成了中国外交部新闻发布会的高频词。


关注的人都不禁要问,洞朗地区在哪里?按说,洞朗地区位于西藏日喀则地区的亚东县,位于中国,不丹,印占锡金的三国交汇处。但即使你在几个版本的《西藏自治区地图册》上,你在亚东县图幅也找不到洞朗的地名。毕竟,这里太过于偏远了。


洞朗地区,准确说是在亚东县的最东南部,康布麻曲西侧。东西约10公里,南北约15公里,面积109平方公里。自西向东的鸟瞰视角:从下亚东乡阿桑村出发,攀爬十余公里河谷山腰上的险峻公路,翻越沈久拉(Sinqung La)山口,得以进入洞朗地区。


洞朗地区的中部和东部都是陡峭的河谷原始森林地带,谷深坡陡,地势崎岖,艰阻难行0,自南向北的鸟瞰视角:而在西部高山处的稍平缓处,分布着十几个小湖泊,大小草场三十多处。该地历来为下亚东牧民的夏季草场,草质优美,深得牦牛喜爱。


每年6月到10月,为开山放牧季节。其中较大的一个草场,就叫做Doklam,即“洞朗草场”。这也就是洞朗地区的得名由来。这一次的印度犯境,就发生在洞朗地区西侧,中国-锡金山脊线边界上的多卡拉(Doka La)山口。印度于1973年先以武力征服后以所谓“全民公决”的形式,正式吞并了锡金,这个喜马拉雅山的小小国家。


虽然世界各国默认了这一现实,但作为历史上的前宗主国,中国直至2003年才承认了锡金被印度吞并的现状。其实,早在吞并之前,1947年独立的印度就以全盘继承英国特权的名义,驻军锡金。并多次在亚东-锡金的边境地区蚕食中国领土,挑衅中国边防部队。


在海拔4300-4600米的山口南北两端,分别驻守着印度和中国军队,双方都建有碉堡、战壕、坑道和岗棚,近距离对峙着。但亚东县共有十几个通外山口,有些哨所近几年才修通了道路,有的哨所至今补给物质仍需人背肩扛。还有一些偏远山口,仅实施季节性巡逻。这次印军人员、装备悍然越境的多卡拉(Doka La)山口,就是这种情况。多卡拉山口,中印双方均有公路直达。


印军设防十分严密,一个前哨据点占据了分水岭山脊的分界线,在前哨据点后方400米处即为印度军营,驻军约一个连兵力。更有疑似直升机停机坪的设施。更关键的,印军在山脊上已经修建了战壕体系,端头密布碉堡,对我方构成威胁。


印方巡逻道路骑着国境线左右延伸,达两公里左右。尤其是部分交通壕和火力点已经越线侵入我方领土,这也是外电报道中我方出手铲除两个碉堡的原因。而反观中方,仅是修建了一条边防公路抵达这里而已,并未设置哨所,估计近年来只对此进行乘车和徒步相结合的例行巡防。


【想切断印度脖子,没有那么简单】即使不是那么了解这其中细节,在诸多论坛上,网友们看了一眼大地图,就很快达成了一致,中国的战术目标就是直取西里古里走廊。更有人畅想演绎出了,就如当年印度煽动东巴独立(今孟加拉国),重创巴基斯坦一样,中国肢解东西印度,藏南回归,阿萨姆等诸邦独立,这个新生国家更像巴铁一般,紧紧投入中国怀抱。


印度遭遇断臂沉重打击,中国的南向战略、印度洋战略,全盘皆活!然而进一步的问题也来了:要实现这个目标,中国需要出动多少兵力?西里古里的那个所谓走廊,真的就是那么脆弱不堪?印度人也不是纯傻子,也知道自己的西里古里走廊是鸡脖子、软肋。所以在这里,印度陆军常备其十三个军中的一个军防守。这就是印度陆军第33军,军部就设在西里古里。


该军下辖3个山地步兵师、1个炮兵旅和1个陆航中队。而每个山地步兵师一般下辖3~4个山地步兵旅、1个炮兵旅、1个工兵团等兵力。山地旅兵力约4000人,山地师兵力超过1.5万人,属于“大师”编制,第33军的总兵力达5~6万。


其中部署在一线锡金山地方向的是第17山地步兵师,师部驻锡金首府甘托克,下辖4个山地步兵旅。以支撑点为基础,以地堡为骨干、形成环形防御阵地。部署在其后方噶伦堡的,是第27山地步兵师。而在西里古里走廊的平原地带,部署有第20山地步兵师,师部驻比纳古里。印度第三十三军的3个师构成三道防线展开,另外军下属一个坦克团(小团),约50辆坦克。


【目前中国在藏印方向仍以防守反击为主】而且,中国在西藏高原上的驻军是什么规模?这当然是军事机密。但简单的从公开新闻报道中能估计出量级。



从媒体的新闻报道中,我们注意到驻守在一线的边防部队都是哨所、连、营,最高也就是团级。而西藏军区的陆军机动部队,在新闻报道里的最高级别也就是旅。可见总体规模有限,量级与当面的印军旅-师-军完整的三级配置相差较多,更不要说形成优势,足以吃掉对方、“切断走廊”了。这只是网友的臆测,击破印军5万多人,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背后还有很多为人忽略的制约因素。

笔者目前也是根据目前的形势事态分析、具体会有其他不到之处、望各位指出!一起交流!
内容来自一点资讯
你的观点
2017-07-18 07:34:00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4
 
 
头衔:金融分析师
昵称:追求共同价值
发帖数:122
回帖数:461
可用积分数:38510
注册日期:2015-12-01
最后登陆:2020-08-30
新闻资讯0评论
莫迪顾问访华谈对峙恐无功而返 北京亮底牌
蕭十一狼·49分钟前

图为印度士兵

【熊猫时报讯】中印日前在边界的锡金段爆发了旷日持久的对峙,在这个背景下,莫迪(Narendra Modi)的国安顾问将访华。但是中国官方智库的专家表示,北京不会同印度进行正式谈判。

印度《经济时报》7月16日报道称,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东南亚及大洋洲研究所所长胡仕胜在接受印媒专访时说,在印度将军队撤回之前,北京不会同新德里进行正式的对话。

他还说,局势变得非常地可怕,因为双方都不能让自己被本国民众被视为输家。“没有坐下来谈判的空间,因为中国的前提条件是非常明确的。”

但是他也说,有可能会有一些非正式的对话,“我不认为会有正式的对话,但是可能会有一些闭门的对话。”

他还说,这次边界对峙的僵局有可能会持续下去,直到该地区迎来恶劣的冬季。“我个人的感觉是,这次边界对峙会持续下去,直到气候变得越来越恶劣。最后,由于气候原因,印度军队或许会撤退,然后双方或许都会撤退。”

报道说,中国试图传递一个信号,那就是在印度不撤军的情况下,印度国安顾问多瓦尔(Ajit Doval)本月晚些时候访华时不太可能说服中国来进行谈判。

报道说,多瓦尔7月27日至28日将访华参加一次多边的金砖(BRICS)会议,外界预计他会利用这个场合来发起对话,结束边界对峙。

《今日印度》网站7月13日报道称,虽然中国和印度在边界爆发了对峙,印度的国安顾问多瓦尔计划在本月晚些时候访问北京,出席金砖国安会议。

报道称,这次会议将于7月27日至28日在中国首都举行。报道指出,虽然在今年的金砖峰会前,有一系列的会议将会在晚些时候在中国举行,但是印度国安顾问的这次访问很关键。此时此刻,中国正就洞朗对峙加大对印度的批评力度,多瓦尔的访问有可能成为给局势降温的一种方法。

报道指出,多瓦尔也是中印边界谈判的特别代表,现在还不确定他访问中国时会在哪里会晤中国的特别代表,讨论目前的危机。
2017-07-18 07:53:50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5
 
 
头衔:金融分析师
昵称:追求共同价值
发帖数:122
回帖数:461
可用积分数:38510
注册日期:2015-12-01
最后登陆:2020-08-30
新闻资讯10评论
印度发难并非头脑发热 突然买了强于中国4倍的同款飞机
小飞猪观察·33分钟前

俄罗斯伊尔-78M加油机

印度从俄罗斯一共购买了6架新型加油机伊尔-78M,从欧洲购买了6架比伊尔-78M性能更加强悍的空客A330MRTT加油机。一共12架,看起来数量好像不是很多,但是细究下来,你会发现,印度空中加油的实力从纸面上看强于中国4倍以上。

因为,中国目前仅3架伊尔-78基本型加油机,落后于伊尔-78M,更别说同空客A300MRTT比。况且,印度从以色列引进了先进的空中加油系统,可在一次任务中为6-8架印度的苏30mki加油。

中国除了3架基本型的伊尔-78加油机,还有20多架轰油-6,但是载油量36吨的轰油-6远远落后于伊尔-78,且轰油-6是无法给苏-30mkk加油的。


早在2005年,中国就向俄罗斯下了30架包括伊尔-78、伊尔-76的大飞机订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最后订单并没有执行。反而是乌克兰将其空军的三架伊尔-78经过改装,于2014年开始相继交付给中国。解决了燃眉之急。

另外,印度空军230架的苏-30mki不差于中国除歼-20战斗机之外的任何一款三代机,另外,印度还采购了阵风战斗机,这也是一款性能非常优异的四代半战机。

中国歼-20虽然已经交付空军,但是是否形成战斗力还是未知数,印度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发难,并非是脑热之举。因为再过一年时间,中国五代机就会对他们形成巨大的技术优势。除了歼-20的技术优势,加油机的短板很快将由运-20加油机补齐。西飞已经上马脉动生产线,大飞机不会再是中国空军之痛。

资料图:中国歼-20战机

我们可以嘲笑印度现在没有完善的航空体系,但是他们的确可以大肆购买,对战斗力短期内提升是有很大的帮助。

印度的飞行员以及印度军队的军官一向给这些先进装备执行减分动作,并将一款世界著名的米格-21战斗机飞成了“飞行棺材”,因为,米格-21在世界其它地方,包括在中国改造成的歼-7都没有那么大的折损率,而印度硬是将其空军900架米格-21摔掉了大概500架。如其称呼米格-21为飞行棺材,还不如说印度飞行员都有大无畏的敢死队精神。

笔者无意嘲笑印度空军,反而羡慕他们空军的装备,这些装备也是我们不能掉以轻心的。一旦战争来临,击落他们,就是我们要干的事情。
内容来自一点资讯
2017-07-18 13:03:23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6
 
 
头衔:金融分析师
昵称:一粒冰
发帖数:99
回帖数:908
可用积分数:3235
注册日期:2010-06-30
最后登陆:2023-05-19
"中国的战术目标就是直取西里古里走廊"?
============
你脑子没有进水吧?
2017-07-19 07:04:54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7
 
 
头衔:金融分析师
昵称:追求共同价值
发帖数:122
回帖数:461
可用积分数:38510
注册日期:2015-12-01
最后登陆:2020-08-30
印度征兵现场有多火?多次发生挤死人事故,最多一次死了50多人
老豆说军武·昨天
都知道当兵辛苦,世界上很多国家都苦于征兵难,一些国家不得不勒令青年强制服兵役,但是印度却是例外。印度征兵现场一向十分火爆,大批农村青年没有出路,只能去当兵。那么印度征兵有多火呢?曾多次发生挤死人的事故,最多一次死了50多人。其实,很多印度穷苦家庭的年轻人去当兵,只不过是为了吃饱饭,养家糊口。


在2002年的一次征兵中,印度一个征兵站传来噩耗。由于征兵现场火爆,许多年轻人一下子涌来,但是征兵站大门迟迟没开。为了抢到名额,这些准备当兵的印度青年争先恐后往前挤,结果征兵站门口一个污水池的水泥板被踩塌了。70多人掉进4米深的污水池,场面极为混乱。


虽然现场立即开始了救援,但还是有至少23人当场溺死,还有多人送往医院。据媒体报道,这次事故共造成37人死亡。许多人认为是因为征兵现场秩序混乱和救援不力造成的。其实在印度因为征兵现场火爆而挤死人的事情还有很多次。主要是因为印度底层对于当兵太热情了,除了当兵,印度农村青年基本没有什么出路。


1999年时,在印度比哈尔邦一个征兵站,现场异常火爆,场面失控,50多名应征者被踩死。2001年,在印度西孟加拉邦征兵站,两人在征兵时被挤死。其实在印度大城市,愿意当兵的青年也开始减少。但在不发达地方,当兵一直是许多找工作无门的年轻人的首选。对他们来说,当兵不仅能吃饱饭,还能领到工资,已经很不错了。


印度当兵也要接受体检、测试体能等,身体合格的人才能步入军营。总体上看,印度军人的待遇对于大多数贫困地区有很强的吸引力,很多人都能当几十年兵。印度普通士兵的月薪有1000多元,随着服役年限的增加,待遇也会提高,基本能够养家糊口。


但是另一方面印度军官却流失严重,缺口达到一万多人,很多军官计划提前退役。这是因为印度军官的待遇与社会相比已经偏低,而且普通军官晋升困难,很多人当了多年的兵看不到出路。此外,一些印度军官也开始厌倦了艰苦的军营生活,于是纷纷出走。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内容来自一点资讯
你的观点
2017-07-19 18:35:35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8
 
 
头衔:金融分析师
昵称:追求共同价值
发帖数:122
回帖数:461
可用积分数:38510
注册日期:2015-12-01
最后登陆:2020-08-30
印度军队紧急采购武器弹药,看来要准备打一场大战役!
原创 2017-07-19 张召忠 立辛 局座召忠

从六月中旬开始,印度军队非法进入西藏洞朗地区到现在已经一个月了,期间中国已经对印度发出数次警告,让印度不要执迷不悟。

然而,印度似乎乐此不疲,觉得自己今非昔比所以赖着不走了。对此我们一直保持克制,但不会永远保持耐心。既然印度不听劝,那我们就要亮亮肌肉让阿三清醒一下了。

据报道,近日西藏军区某旅全员全装机动至海拔5100米的青藏高原,就兵力快速投送、信息化装备应用、多兵种联合攻击等要素展开了实兵实弹演练。



不知三哥听到这隆隆炮声作何感想,如果觉得这还不过瘾的话,我们就再来看一段,恰好是一年前的今天报道的——西藏军区组织所属的远火分队,实施了一场实战化条件下的综合演练,在确定目标信息后,远程火箭炮18分钟内就完成了精确打击:



总之,我军“炸碉堡”的花样多的是,这一点,其实印度在1962年就已经知道了。



但是印度此番敢于再次发起挑衅的底气何在?答案也许正如印度防长前段时间所说的,印度已经不是1962年的印度了,那么经过55年的发展,印度军队多了什么呢?

——山地师。



印度目前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山地部队,有12个山地师和4个炮兵旅。而只要我们摊开地形图,一眼就能知道印度这支山地部队是要防着谁了,毕竟南亚次大陆上能数得上的山,基本都在中印和印巴边境了。



印度自从1962年惨败之后,就开始疯狂打造山地部队,认为只有如此,才会在可能发生的边境冲突中占到便宜。中印边境分为东、中、西三段,印度在中印边境部署有3个军,分别为第4、第33和第15军。

第4军约5万人负责东段地区,该军针对中国方向已经构筑了3道防御阵地,修建了一堆碉堡。

第15军约8万人负责西段地区,该军参加过1999年的印巴卡吉尔战争,并常年保持战备状态,对中巴两国间的战略通道喀喇昆仑公路造成威胁。

而位于中间的,则是第33军,这也是印度山地打击军的主力,被视为印度对华军事准备的“第二梯队”,该军驻扎在西里古里走廊,距离此次中印边境对峙发生地不远。



在中印边境这3个军中,三哥对第33军偏爱有加,最近刚从以色列买的无人机、从美国买的阿帕奇、从俄罗斯买的直升机和坦克,统统都给了33军,这当然不是因为这个军名字里有两个3,而是因为这个军的驻地是西里古里走廊。

·军品汇·


西里古里走廊指的是夹在尼泊尔、孟加拉和不丹之间,连接印度本土与东北部的一个狭长地带,走廊长约22公里,而宽度也仅有20多公里,这么一个狭窄的走廊,要承担着连接印度两大块儿国土的重任,一旦失守,印度东北部就要成为“飞地”了。



之前印度不是说准备要打“2.5线”战争么?其中那0.5线就是国内安全,而如果印度东北部被隔离开,之前该地区此起彼伏的内部冲突恐怕就要扩大了,到时候这“0.5”就不知道要变成多大的数字了。

因此这里也被称为是印度的“七寸”或者“鸡脖子”,是命门所在。印度最担心的,就是若中印发生冲突,中国会出兵切断该走廊,所以在此派驻重兵。

这“重兵”有多“重”呢?据报道,中印双方在边境的陆军驻军人数多年来一直保持在1:8左右,印度占绝对优势。



但是印度还不满足,他们忌惮的是中国在边界背后广阔的铁路网以及超过5.8万公里的公路,这使得中国在后勤方面有了优势。而这次,三哥干脆为了阻挠中国修路而不惜越界了。

美国前海军部长莱曼说,外行谈战略,内行谈后勤。现代战争打的就是后勤,印度看来也明白这个道理,不过三哥光盯着中国的后勤不放,在那里羡慕嫉妒恨,自己的后勤保障做的怎么样呢?

不怎么样。



如果仅从印度山地师的装备型号来看,他们的先进武器可不少,毕竟,作为国际军售市场上著名的“冤大头”,三哥可谓左右逢源,比如今年5月,美国就向印度交付了首批2门M777式155毫米牵引榴弹炮,从签合同到交货才用了半年时间,可以说是非常快(贵)了。另一方面,印度还和俄罗斯联合研制了布拉莫斯巡航导弹,据说准备推出在山地条件下使用的版本。



两大军火巨头伺候三哥一人,难免让三哥有点飘,说些不着边际的话。不过在局座看来,印度这是典型的“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印度表面上风光,左手美国榴弹炮,右手俄罗斯导弹,但是榴弹炮是美国淘汰的,导弹就更奇怪了,中印边境地区地势陡峭,让巡航导弹怎么飞?布拉莫斯导弹贴着海平面打军舰还可以,但是在山地那么复杂的条件下想要精确打击,三哥还是省省吧。



除去这些唬人的东西之外,印度山地师还有一项装备引人注意,就是最基本的,士兵手里的枪,全!是!进!口!的!

印度不是没想过自己造枪,但是成品出来后,士兵们都不爱用,说本国产的枪爱卡壳,经常需要大修,还会糊士兵一脸油,还特别娇贵,在山地恶劣条件下容易出问题……总之后来就是不用了。


所以三哥连枪都造不好,还想搞山地版的巡航导弹?就在前几天,印度政府已经悄然命令陆军副参谋长紧急采购弹药和其他物资,为一场“短促的高强度战争”做准备。

搞笑呢三哥?!

其实印度不是第一次这样了,在1999年爆发的印巴卡吉尔冲突中,印度就边打边向以色列买弹药,快20年了,还是没什么长进啊。



局座认为,印度虽然现在出于自己的私利而百般挑衅,但还是能有自知之明的,不会真的打起来,但如果真的不得不走到这一步,那我们就正好新账老账一块儿算。

所以三哥,你也好好算算账,至少先算算你现买来的弹药够撑几天的吧。

关于中印边界正面的印度军力到底怎么样?戳下面的《军情解码》,听局座来给你好好说道说道:





温馨提示:
联系邮箱:zzz-1952@163.com。
欢迎来稿,选题、内容、题材不限,文章、漫画、视频均可,但必须确保是原创首发。
~“局座召忠”是张召忠教授亲自开办的微信公众号,关注国际时事热点,致力爱国主义国防教育。免费阅读,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末广告是腾讯平台配送广告,内容与本公众号无关,但您的每一次点击都会给我们带来一点收益。
~您的每一份支持都是我们前行的动力。欢迎投放广告,欢迎商家合作。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2 页: 1 [2]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