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中移动面对「锄强扶弱」风险
2009-03-23 20:57:20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算股神
发帖数:45382
回帖数:32109
可用积分数:6236234
注册日期:2008-06-23
最后登陆:2022-05-19
主题:中移动面对「锄强扶弱」风险

回顾神州电讯行业发展历史,政策是判断谁胜谁负的关键,固网垄断成就了中电信(728),流动网络及固网分离造就中国移动(941),去年国务院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改委、财政部发出《关于深化电信体制改革的通告》,表明国家希望平衡竞争格局,令人担心中移动「独大」形势将改变。不过,市场人士认为,为支持中移动发展TD-SCDMA网络,「不对称监管政策」只会审慎及逐步地推出。

  季度增长放缓

  中移动上周派「成绩表」,正式揭开中资电讯股业绩序幕,从集团2008年业绩观察,季度收入增长似放缓,去年第四季收入按年增长12.6%,与首季19.7%、次季16.4%、三季度的14.2%,可谓每下愈况;ARPU跌幅亦加剧,第四季按年下跌9.3%至82元人民币,首三季按年跌幅分别为3.8%、6.2%及8.2%。

  再从今年首二月上客数字观察,中移动1月份上客量六百六十七万户,2月份则为六百七十五万户,其中1月上客量创下十三个月新低(其中或涉及春节因素),较2008年全年平均每月上客七百三十万户为低;反观两大对手中电信及中联通(762),前者自接手CDMA网络(C网)后,1月份上客一百零二万户,创下2004年1月以来C网单月上客最高纪录。

  至于中联通,2月份上客数字一百六十四万户,按年增长35%,按月更增长近倍,是2002年以来GSM上客最高纪录,上客情况明显改善,令联通GSM用户增至一亿三千五百万户。最令投资者关注的,就是工信部部长李毅中在两会期间表示,正在研究相关条例,以扶持内地两家较小的电讯企业,令市场猜想会有利好中联通及中电信的「不对称监管」政策推出。

  南韩例子成个案

  所谓「不对称监管」政策,就是政府透过通讯管制部门,对不同电讯商给予区别对待,制定倾斜性政策优待弱势营运商。综合市场传闻及券商猜测,现在众多有机会实行的「不对称监管措施」,包括强制漫游开放、单向携号转网、市场份额限制、强制营运指定项目、电讯收费不同定价、网间结算费用等,以上政策整体方向皆是「锄强扶弱」,利好中联通中电信。

  究竟不对称监管政策「杀伤力」有多大?我们不妨以南韩作例子。当地最大电讯商SK电讯在2004年之前市场占有率高达55%以上,形成一股垄断趋势,有见及此,当地政府便推出「两招」,其一是单向携号转网,其二是市场份额限制政策,要求SK电讯在一年之内,把市占率降至50.5%之下,否则便会罚款作惩罚。结果是,SK电讯商一年后市占率跌至51%水平。

  不过,光大证券分析师周励谦指出,不对称监管政策的推出,需要较长时间研究及实验,预计相关不对称政策,最快要待今年第三季才会陆续推出,而且为支持中移动发展TD-SCDMA,相信政策只会慎重地逐步推出,其中开放网络及单向携号转向「呼声」较高,若开放网络,相信中联通得益高于中电信,理由是中移动及联通皆采用GSM网络,中移动用户携号码至联通,只须更换SIM便可。

  相反,若中移动用户带号码转至中电信,或须耗资添置一部CDMA手机,令诱因下降,若由中电信承担全部或部分手机费用,则将拉高营运费用。

  至于漫游开放政策,周励谦认为,只有联通GSM用户可以漫游至中移动GSM网络,反观中电信CDMA用户,却无法漫游至中移动及中联通的GSM网络,对中电信来说,似乎无法受益。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