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新三峡’和‘新葛洲坝’输电系统
|
2017-09-24 07:56:58 |
|
|
 |
|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
昵称:JD |
发帖数:2153 |
回帖数:7696 |
可用积分数:1126364 |
注册日期:2008-09-04 |
最后登陆:2020-06-02 |
|
主题:‘新三峡’和‘新葛洲坝’输电系统
渝鄂直流背靠背联网工程开工 2017-05-26 06:49:43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武汉) 举报
(原标题:渝鄂直流背靠背联网工程开工) 湖北日报讯 (记者刘天纵、吴擒虎、通讯员邹平)昨日,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的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渝鄂直流背靠背联网工程在我省宜昌、恩施两地同时开工建设。该工程于2016年12月26日通过国家发改委核准,动态投资65亿元,计划2018年10月建成投运,对夯实湖北在全国电网中的枢纽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西南(四川、重庆、西藏)电网与华中(湖北、河南、湖南、江西)电网之间通过四回500千伏交流线路连接,重庆往湖北送电能力极限260万千瓦,湖北往重庆送电能力极限330万千瓦。该工程投运后,渝鄂双向送电能力将提升至500万千瓦,不仅较大提升川渝藏鄂豫湘赣七省市区的电网稳定性,也使西南、华中、华东三大电网跨区输电更加顺畅。 应用柔性直流输电、背靠背联网技术是该工程的亮点。柔性直流输电相比于常规直流输电,可依据电网的需求,灵活快捷地改变电能输送大小和方向。背靠背联网不用新建直流线路,只需在换流站内加上整流逆变装置,即可实现区域电网的分离、可控。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电网规划专家赵雄光表示,传统电网是一个交流输电系统,直流联网可隔开两个交流电网,即通过整流逆变装置实现“交流电-直流电-交流电”的转换。原来的渝鄂输电线路好比一条河流,电网的波动就像河中的水花。采用柔性直流输电、背靠背联网技术后,如同在河中加装了一座大坝,不但能减少水的波动,还能根据大坝上下游需求控制水流量。同时,该工程可将西南电网与华中电网的故障隔离,实现“化干戈为玉帛”。
国家电网公司直流工程建设部高级工程师孔玮介绍,随着西南水电加快开发,华中区域将形成交、直流电并行格局,稳定问题将愈发突出。渝鄂直流背靠背联网工程建成后,有利于扩大丰水期四川水电外送规模和保障枯水期重庆接受三峡电力,改善东中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和大气环境质量。“工程完工后,鄂西电网将重构优化,诞生‘新三峡’和‘新葛洲坝’输电系统,为湖北有效消纳三峡附近地区和四川水电奠定了良好基础。”赵雄光说。 (原标题:渝鄂直流背靠背联网工程开工)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
2017-09-24 08:07:52 |
|
|
 |
|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
昵称:JD |
发帖数:2153 |
回帖数:7696 |
可用积分数:1126364 |
注册日期:2008-09-04 |
最后登陆:2020-06-02 |
|
渝鄂直流背靠背联网工程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 北极星输配电网 来源:国家电网报 2017/1/4 8:39:56
北极星输配电网讯:2016年12月26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印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渝鄂直流背靠背联网工程项目核准的批复》(发改能源〔2016〕2754号),核准建设渝鄂直流背靠背联网工程。
渝鄂直流背靠背联网工程在渝鄂断面现有九盘—龙泉、张家坝—恩施500千伏输电通道上,新建2座柔性直流背靠背换流站,每座换流站建设2×125万千瓦直流单元;动态投资65亿元。工程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规模最大的柔性直流背靠背工程。
建设渝鄂直流背靠背联网工程,实现西南电网和华中电网异步互联,可以优化网架结构,有效化解电网安全稳定风险,提高电网运行的灵活性,为后续四川水电外送创造条件。工程投运后,渝鄂断面正、反向送电能力均提高至500万千瓦,西南电网与华中电网间互济能力得到加强,丰水期可扩大四川水电的外送规模,有效缓解四川弃水压力;枯水期通过直流背靠背反送,可保证重庆接受三峡电力。
该工程采用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在减少占地、降低工程量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有助于带动我国柔性直流输电领域的科技进步,推动电工装备产业升级,对于转变电网发展方式及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具有重要的创新和示范意义。
|
2017-09-24 08:10:08 |
|
|
 |
|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
昵称:JD |
发帖数:2153 |
回帖数:7696 |
可用积分数:1126364 |
注册日期:2008-09-04 |
最后登陆:2020-06-02 |
|
渝鄂直流背靠背工程开工,以柔克刚送电能力倍增 2017-05-26 09:22长江云
长江云报道 昨天(5月25号)上午,总投资64.9亿元的鄂渝直流背靠背工程在宜昌开工建设。这一工程采用全球最先进的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将使西南电网和华中电网实现异步互联,输电能力有望比目前增加近一倍。 一大早,宜昌市夷陵区龙泉镇香烟寺村的建设工地上人声鼎沸,机械轰鸣。明年年底,这里将崛起一座占地面积160亩的背靠背换流站,和另一座建于恩施咸丰境内的背靠背换流站一起,形成两个可以灵活快速调节的“阀门”,显著提升渝鄂断面间的输电能力。 国家电网公司直流建设部副主任余军介绍,无论是输电容量还是电压等级,渝鄂直流背靠背工程都达到了目前世界上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应用的最高水平:“目前川渝电网到湖北、湖南、河南和江西等华中东四省,是一个长链式的同步结构,由于输电线路距离非常长,所以输电能力最大只能到260万千瓦。在这个通道上增加了柔性输电的‘阀门’以后呢,就把它的输送能力容量提升到了500万千瓦。” 国家电网公司直流建设部高级工程师孔伟透露,宜昌、恩施两座背靠背换流站预计将于2018年底建成投运,交流电将在站内实现变直流、再变交流出站的重大转变:“原来的交流系统是同步的,线路越长,系统越不稳定,所以会限制输送能力。这样就把两个系统截耦开了,变成异步系统后稳定性会提高,稳定问题会减少。增加240万千瓦的输电容量,相当于增加2.4个百万级火电站的发电能力。” 据了解,鄂渝直流背靠背工程投运后,渝鄂断面正、反向送电能力都将提高到500万千瓦,丰水期可以扩大四川水电的外送规模,有效缓解川电弃水压力。在枯水期则通过直流背靠背反送,同样可以保证重庆接受三峡水电,弥补电力缺口。 数据显示,总投资近65亿元的渝鄂直流背靠背联网工程,具有产业链长、带动力强等优势,预计可带动电工装备等相关产业投资41亿元,有力推动全国电网结构和能源配置优化升级,进一步凸显湖北在全国电网结构中的枢纽地位。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杨晓 通讯员 邹平 责任编辑 谢宝莹)
|
|
结构注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