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中国平安为何屡屡买入蓝筹股?
2017-12-15 09:01:12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06
回帖数:21874
可用积分数:99864410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07-10
主题:中国平安为何屡屡买入蓝筹股?


平安屡屡买入工商银行、汇丰银行等蓝筹股,可能和即将施行的“中国版IFRS 9”会计准则有关。新会计准则对金融资产的分类、减值要求都更严格,机构“主力军”投资风格可能被倒逼回归保守。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微信ID:wallstreetcn),编辑陶旖洁。更多精彩资讯请登陆wallstreetcn.com,或下载华尔街见闻APP。*

11月,中国平安四度增持工商银行H股,已经成为其第三大股东;12月,平安资管大手笔买入汇丰控股,增持至汇丰第二大股东。

对于增持汇丰,中国平安在公告中称,汇丰控股经营业绩优,分红好,符合平安资管管理的保险资金的资产负债匹配原则。

事实上,平安屡屡买入蓝筹股,可能还受到另一项新政的影响:新的会计准则,“中国版IFRS 9”即将实施,对金融资产的减值要求更为严格,因此机构“主力军”的投资风格可能被倒逼回归保守。

中国证券网指出,在这种风格回归保守的转变下,高分化、低波动的股票将更受青睐。银行龙头股这样的高派息蓝筹股正是代表。

金融危机以前,旧的会计准则对金融资产的减值计提要求相对宽容,因此金融资产的风险暴露也被大大延后。这也成为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之一。

危机过后,G20要求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加紧修订金融工具等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于2009年启动了金融工具准则改革项目,并于2014年发布了IFRS 9取代现行国际会计准则,拟于2018年1月1日起生效。

跟进国际标准,财政部同期也对相关的会计准则进行了研究,并在2016年8月发布了一系列征求意见稿。2017年3月底,财政部发布了正式的修订文件。

修改后的会计准则,对机构投资影响较大的主要在于,更改了金融资产的划分标准,改变了原先更为主观、更容易操控利润和减值的金融资产分类;另一方面,还更改了金融资产减值的确认方法,要求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这会提升资产减值的金额。

国君非银刘欣琦团队此前分析称,新的金融资产计量准则将督促金融子行业回归商业模式本质。对保险行业而言,投资风格将偏于保守,提升高股息率资产的配置比例、降低非标的配置比例。同时,资管的通道业务、投行业务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财政部的施行要求是,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企业以及在境外上市并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或企业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告的企业,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其他境内上市企业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非上市企业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同在A股和H股上市的中国平安,符合上述需要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新会计准则的企业条件。中国证券网称,不难理解中国平安在这个时点屡屡买入工商银行、汇丰控股等银行龙头股,因其均属高派息蓝筹股。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