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王岐山:大力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
2009-03-30 08:22:25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21
回帖数:21875
可用积分数:99880055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07-25
主题:王岐山:大力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

 英国《泰晤士报》27日刊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的署名文章“G20集团的目光不能仅限于自身的需求”。王岐山指出,为应对危机,即将召开的伦敦金融峰会必须发出国际社会携手合作、共克时艰的强烈信号。他还认为, 国际社会应大力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

  王岐山说,中国将继续采取有力措施,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世界经济尽快走出困境做出贡献。

  王岐山指出,为克服当前困难,国际社会应进一步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国际社会应正视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采取实际行动反对各种形式的贸易、投资保护主义。国际社会应大力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着力调整国际金融组织的治理结构,提高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峰会应就此制订明确的改革目标、时间表和路线图。

  关于备受关注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增资问题,王岐山说,中国在确保资金安全和合理收益的前提下支持IMF增资。在增资方式上,应首先考虑增加份额。如短期内难以增加,应按现有份额出资。当份额出资不足以解燃眉之急时,IMF即可启动发行债券方式,中国将参与认购。在资金使用上,IMF必须加强能力建设,进行治理结构改革。



  王岐山:G20集团的目光不能仅限于自身的需求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二次金融峰会即将在伦敦举行。近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在英国《泰晤士报》发表署名文章,阐述了中国政府有关原则立场。全文如下:

  始于去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为应对危机,即将召开的伦敦金融峰会必须发出国际社会携手合作、共克时艰的强烈信号。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及时、果断地出台了扩大内需、调整结构、改善民生的一揽子计划,这些措施已初见成效。当前,中国经济仍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挑战既来自于我国以扩内需、保就业、调结构,实现保增长的高目标要求,亦来自世界经济衰退以及贸易、投资保护主义等因素形成的外需萎缩。中国将继续采取有力措施,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世界经济尽快走出困境作出贡献。

  去年华盛顿G20峰会以来,作为国际社会负责任的国家,中国已通过各种方式,向一些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大量的帮助和支持。与有关国家和地区签署了5800亿元人民币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参与清迈倡议多边化项下的货币储备库建设;参与国际金融公司贸易融资计划;成立“与美洲开发银行合作联系机制”;中美两国进出口银行洽谈签署了200亿美元贸易融资协议。在此期间,中国政府组织企业采购团赴欧洲进行采购,采购额达136亿美元。我们将在南南合作的框架下,继续向其它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

  克服当前的困难,国际社会应进一步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大力开展贸易和投资合作,为经济增长提供坚实支撑;加强中小企业合作,确保就业稳定;加强节能减排、环保、新能源和新技术合作,培育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

  国际社会应正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逆转,采取实际行动反对各种形式的贸易、投资保护主义。

  国际社会应大力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着力调整国际金融组织的治理结构,提高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峰会应就此制订明确的改革目标、时间表和路线图。强化对所有金融市场及其参与机构的审慎监管,加强区域和国际监管协调与合作,以避免类似危机重演。

  关于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增资问题,我们的看法是:

  中国在确保资金安全和合理收益的前提下,支持IMF增资,愿与各方积极探讨融资方式并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我们主张IMF按照权利与义务平衡、分摊与自愿相结合的原则筹集资金。

  在增资规模上,要考虑不同国家发展阶段、人均GDP水平、外汇储备资金性质和形成、积累过程以及本国经济安全对其依赖程度的巨大差别。简单以外汇储备多寡确定出资规模既不现实也是不公正的。

  在增资方式上,应首先考虑增加份额。如短期内难以增加份额,应按现有份额出资。当份额出资不足以解燃眉之急时,IMF即可启动发行债券方式,中国将参与认购。对美国倡导的“新借款安排”(NAB)方式,中国将认真研究。对于“双边借款安排”方式,多边会议不宜讨论和决定此类双边问题,应由相关国与IMF单独协商。总之,此次增资应在IMF框架中以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

  在资金使用上,IMF必须加强能力建设,进行治理结构改革,确保资金对缓解国际金融危机、遏制世界经济衰退发挥明显效用。资金使用要进行科学评估、合理规划、严格监管,做到公平、公正、透明、有效。我们倾向应重点帮助受危机影响严重的发展中国家。

  我们坚信,通过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一定能战胜这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迎来更加美好的明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