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
昵称:stock2008 |
发帖数:26742 |
回帖数:4299 |
可用积分数:25784618 |
注册日期:2008-04-13 |
最后登陆:2020-05-10 |
|
主题:中行交行坏账恶化风险高
中行交行坏账恶化风险高
中资银行股已陆续派发成绩表,盈利按年保持增长14%至40%,若以季度比较,则出现不同程度倒退。展望2009年,在人行多番减息下,今年内银股息差势必持续受压,而坏账飙升似乎无可避免,高危行业非制造业及房地产莫属,以各大内银股贷款结构比例来看,中行(3988)及交行(3328)相关行业贷款比例最大;换言之,以上二股来年资产质素恶化风险相对较高。
今年息差收窄
人行自去年9月以来曾五度出手减息,把一年期贷款利率由7.47厘降至5.31厘,要留意的是内地银行贷款结构一向较短,以去年6月底数据显示,主要商业银行贷款中,有九成半以上将于未来十二个月内到期,届时息率将重新厘定,参考评级机构穆的一份报告,其中逾50%贷款已在去年第三季出现变化,预计一众中资银行股今年的息差势收窄。
究竟那类银行面对息差压力最大?以存款对资产比率(deposit to asset ratio)作比较,交行、中行及工行(1398)相关比率为69.5%、73.4%及84.3%,显示交行借贷资金来源风险及成本较高;至于贷存比率(loan to depost ratio),依次为交行、中行、建行(939)及工行,分别是69.6%、62.5%、59.5%及53.9%,而工行定存占总存款比例亦较高,意味大银行有能力抗衡息差压力。
事实上,若细心留意各银行股业绩,便可印证大银行所受息差压力相对轻微,以龙头股工行为例,第四季净息差按季仍轻微扩阔6个基点,至2.92厘(花旗估计),净息差收入按季升3%,表现明显跑赢中行(按季下跌15个基点)及交行(按季下跌68个基点)。其中交行息差收入更按季跌10%,根据大摩最新报告预测,调低交行今年净息差预测15个基点,估计净利息收入按年仅增长5%。
讨论完息差,再转看贷款结构,目前市场共识是制造业及房地产坏账风险最高,观察四大银行贷款比例,以中行及交行相关贷款比重最高,前者来自制造业贷款比例高达26.5%,房地产占5.8%,合共占总贷款比例32.3%,至于交行来自制造业及房地产比例亦超过30%,反观工行及建行来自制造业贷款占例较低,分别为16.6%及17.48%,可见交行及中行的资产质素恶化风险较高。
贷款结构高危
值得留意的是银监会要求银行利用去年的强劲收益,把不良贷款覆盖率升至130%水平,其中风险较高的银行更要提升至150%水平,而工行及建行已达银监会要求,拨备覆盖率由2007年约104%水平,调升至去年的130%及131%,远高于交行的117%(2007年为96%)及中行115%(2007年为104%),由于工行及建行采取相对保守策略,相信今年应对资产质素恶化的应对金将较少。
就估值而言,以上周五收市价计算,四大中资银行市账率介乎一点四一至二点三倍,股息率介乎4厘至5.59厘,估值以资产质素较佳的工行最昂贵。事实上,此股管理层作风相对审慎,过去四年贷款复合增长率10.5%,远低于同业的15%以上,而2008年度贷款增长为12%,亦较行业平均的17%为低,而且资产质素最为优质,基金给予较高估值亦属正常。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