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长江流域梯级水库启动联合生态调度试验
2018-01-20 12:56:15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昵称:JD
发帖数:2153
回帖数:7696
可用积分数:1126364
注册日期:2008-09-04
最后登陆:2020-06-02
主题:长江流域梯级水库启动联合生态调度试验

长江流域梯级水库启动联合生态调度试验:可减轻三峡水库对四大家鱼自然繁殖的影响
日期:2018年01月18日 14:25:15 作者:记者 钱忠军 通讯员 于小龙


▲2017年联合生态调度试验期间,工作人员在采集鱼卵(摄影:黄涛)

长江三峡集团溪洛渡生态调度试验于1月15日启动。它拉开了三峡集团所辖长江流域梯级水库2018年联合生态调度试验的序幕。

本次溪洛渡生态调度试验周期约4个月,试验期间将同步开展水温、气象、机组运行状态等监测工作。

今年是三峡集团溪洛渡、向家坝和三峡水库联合生态调度试验的第二年。生态调度的连续实施及不断优化,以及向流域联合生态调度的拓展,显示了三峡集团通过实践促进长江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与努力。

模拟充分“自然水文条件”

水库生态调度是指利用水库的调节功能,开展利于改善生态环境的调度。由于三峡大坝的拦蓄作用,长江自然涨水过程消失,以四大家鱼为主的长江鱼类产卵受到影响。在四大家鱼产卵期间,三峡水库持续增加放水量,人为造成江水持续上涨过程,刺激四大家鱼产卵,影响范围在宜昌至武汉江段。

三峡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溪洛渡生态调度为分层取水调度,主要是通过下落叠梁门使机组取上中层水,调节出库水温,以促进产粘沉性卵鱼类(达氏鲟、胭脂鱼等)的产卵繁殖。

向家坝和三峡水库生态调度为水文过程调度,主要是通过持续增加水库下泄流量的方式,维持水库下游河道持续涨水过程,人工创造适宜产漂流性卵鱼类如四大家鱼、铜鱼等产卵繁殖的水力学条件。

向家坝水库和三峡水库水文过程生态调度试验实施时间拟定为5月中旬至6月下旬,届时将根据来水和水温等条件择机进行两库联合生态调度试验。

长江干流是四大家鱼主要天然原产地和栖息地。每年的4月底到7月初是四大家鱼的产卵期,而四大家鱼的自然繁殖离不开特定的水文条件,比如18摄氏度以上的水温,一定时期的涨水过程,一定的水流流速等。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防办主任陈敏解释,之所以实施多座水库联合生态调度,“主要是解决水量的问题”。他介绍,四大家鱼自然繁殖需要每天出现0.3到0.5米的涨水过程,且持续时间需达到7到10天,这对水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由向家坝、溪洛渡向三峡水库补水,实施联合生态调度,可以为四大家鱼自然繁殖模拟一个充分的“自然水文条件”。

首次联合生态调度四大家鱼受益

从2011年开始,长江三峡集团等单位于每年5月到6月期间开展促进四大家鱼繁殖的生态调度试验,目前已累计开展9次生态调度试验,宜昌下游四大家鱼自然繁殖总规模接近20亿颗。调度期间四大家鱼繁殖规模占繁殖总量的比例超过40%,同时也为多种鱼类自然繁殖创造了良好的水文条件,生态调度实施效果明显。

2017年4月下旬至6月上旬,溪洛渡、向家坝、三峡水库首次实施联合生态调度,为四大家鱼产卵“模拟”充分的自然水文条件,促进四大家鱼自然繁殖,产卵量达到七年之最。

2017年5月19日及22日,长江防总分别发布5号、6号调度令,年度生态调度开始。5月20日,三峡日均下泄流量自11000立方米每秒逐步增加至18000立方米每秒,向家坝日均下泄流量自2400立方米每秒逐步增加至4500立方米每秒。

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生态调度试验期间,三峡下游各江段有多种鱼类进行了自然繁殖,主要繁殖种类有四大家鱼、鱤、鳊、翘嘴鮊、鳅类、蛇鮈、银鮈、鳜等。

其中,宜昌至宜都江段四大家鱼繁殖响应较为明显,5月22日—23日宜都断面出现鱼类繁殖高峰,总鱼卵密度达到每1000立方米165颗,其中四大家鱼鱼卵密度达到每1000立方米48颗

长江上游宜宾断面监测鱼卵总量0.05亿粒,江津断面监测鱼卵总量1.06亿粒,长江中游宜都断面监测到四大家鱼产卵总量10.8亿粒,为2011年开展生态调度试验以来的最高。

综合比较繁殖响应时效、产卵持续时间、繁殖规模占比等方面,陈敏认为,开展联合生态调度为多种鱼类自然繁殖创造了良好的水文条件,对四大家鱼自然繁殖有更突出的促进作用,可减轻三峡水库对四大家鱼自然繁殖的影响,有助于进一步减少工程运行对关键物种和重要生境的不利影响,拓展三峡工程综合效益,提升三峡工程服务能力。(记者 钱忠军 通讯员 于小龙)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2018-01-20 13:03:54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2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昵称:JD
发帖数:2153
回帖数:7696
可用积分数:1126364
注册日期:2008-09-04
最后登陆:2020-06-02
长江水库群联合调度成效显著
2017-07-01 22:02
28座水库总调节库容575亿立方米、防洪库容达415亿立方米

本报记者 苏南 《 中国能源报 》( 2017年06月26日 第 12 版)

5月27日,国家防总正式批复长江防总组织编制的《2017年度长江上中游水库群联合调度方案》。据了解,该方案首次将中游清江、洞庭湖区控制性水库群纳入联合调度范围,联合调度范围由上游扩展至中游城陵矶控制断面以上,控制性水库数量从2016年的21座,增加到2017年的28座,水库总调节库容575亿立方米、防洪库容415亿立方米,不仅为防御长江洪水增添了有效手段,在保障流域供水、发电、航运、生态等方面,也将发挥多重效益。
2018-01-20 13:05:42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3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昵称:JD
发帖数:2153
回帖数:7696
可用积分数:1126364
注册日期:2008-09-04
最后登陆:2020-06-02
长江中游7水库将首次正式纳入联合调度
2017-05-27 16:35:00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武汉5月27日电(记者李思远、黄艳)记者27日从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获悉,为适应长江防洪新形势,水利部门今年将首次正式把清江和洞庭湖水系的7座控制性水库纳入水库群联合调度,长江流域联合调度的水库范围进一步扩大到28座。同时,此举还意味着有望将三峡工程的防洪范围由城陵矶江段向下游进一步扩大。
  经过多年的努力,长江流域水库联合调度工作初步形成一整套的管理制度和运行体制。截至2016年,纳入联合调度范围的控制性水库已由2010年的10座增加至21座,水库总库容约1000亿立方米、调解库容460亿立方米,防洪库容360亿立方米。
2018-01-20 13:10:59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4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昵称:JD
发帖数:2153
回帖数:7696
可用积分数:1126364
注册日期:2008-09-04
最后登陆:2020-06-02
长江流域控制性水库联合调度探索与实践
文章作者:褚明华 廖鸿志 来源:人民长江报 时间:2016年11月17日
长江流域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的国家战略部署对长江防汛抗旱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近10年来,长江三峡,金沙江溪洛渡、向家坝等一批库容大、调节能力好的控制性水库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行,水库群总调节库容超过1000亿立方米,预留防洪库容约570亿立方米。水库是长江流域防洪抗旱减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近期长江流域工程体系变化最大的部分。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新常态,科学实施长江流域控制性水库联合调度,充分发挥水库群在防洪、抗旱、发电、供水、航运、生态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综合效益,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必须在深入探索和广泛实践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有序推进。
长江流域控制性水库
联合调度的有益探索
近年来,国家防总、长江防总和流域有关省(市)防指分别从国家层面、流域层面、区域层面,组织开展了长江干支流控制性水库联合调度的探索,初步建立了长江流域控制性水库联合调度的统一调度机制、方案预案体系、信息共享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跨行业、跨部门、多种经营属性单位相融合的联合调度格局已经形成,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建立联合调度体制机制。大力推进三峡水库与上游水库联合调度体制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形成了高效的沟通协作机制,在防汛抗旱实践中统筹考虑长江防洪、发电、航运、供水、补水、生态保护等因素,着力加强了国家防总及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统一指挥和统一调度,基本形成了国家防总和流域防总对长江流域洪水和水量调度的综合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了国家防总、流域防总及地方防汛抗旱指挥部对重要控制性水库的协调指挥和相应的调度管理权限。
制定联合调度方案预案。国家防总相继批复了2012至2015年度《长江上游水库群联合调度方案》,纳入调度范围的水库由10座增加到17座又增加到21座,联合调度工作逐步扩展和深入。其他与长江上游水库群联合调度相关的调度方案也分别由国务院或国家防总批复,其中《长江防御洪水方案》和《三峡水库优化调度方案》分别于2015年和2009年经国务院批复,《长江洪水调度方案》于2011年经国家防总批复,《汉江洪水与水量调度方案》于2012年经国家防总批复,各年度的《三峡-葛洲坝水利枢纽汛期调度运用方案》《三峡工程试验性蓄水实施计划》经国家防总批复。各省也逐步推进水库群联合调度工作,其中陕西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制定了《陕西省大型水库参与渭河及汉江干流洪水错峰调度工作预案》,贵州、湖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制定了《三板溪、挂治、白市、托口水电站梯级防洪调度方案》。
搭建联合调度信息平台。经过反复磋商、协调和细化,长江防总制定了《长江上游控制性水库群信息共享建设实施方案》、颁布了《长江流域控制性水库群信息共享管理办法》,并初步建设了长江干支流水库群联合运行信息处理中心和信息共享平台,目前19座水库已基本实现了信息共享,逐步形成了各梯级水库间信息资源的统一采集、处理和成果共享机制,为实现跨行业、多单位、多目标的信息共享提供了保障。
强化联合调度基础研究。自2008年开始组织开展了以三峡水库为核心的长江上游水库群联合调度研究工作,为联合调度提供了技术支撑。研究工作以国务院批准的《长江流域综合规划》《长江流域防洪规划》为依据,深入系统地研究水库群联合调度涉及的重大技术问题,以充分发挥水库群综合利用效益为目标,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在前期已完成成果基础上,继续开展长江上游控制性水库优化调度方案编制工作,目前21座水库优化调度方案编制工作正在全面开展。
长江流域控制性水库
联合调度成效凸显
近年来,国家防总、长江防总和流域相关省市防指组织水利、电力、航运等部门或单位,积极开展长江干支流控制性水库联合调度的实践,从少数水库到多个水库,从单一调度目标到多个调度目标,从主要支流平行推进到干支流同步配合,各项工作不断走向深入,逐步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防洪、抗旱、发电、供水、航运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充分发挥防洪减灾作用。2011年9月,嘉陵江和汉江发生严重秋汛,国家防总和长江防总以及相关省市防指加强了长江三峡,汉江丹江口、安康等水库水电站的调度,长江中下游干流经三峡水库调蓄后水势平稳;丹江口水库削减洪峰流量13400立方米每秒,削峰率达50%,有效减轻了汉江中下游防守压力。2012年7月24日,三峡水库出现成库以来最大入库洪峰流量71200立方米每秒,国家防总、长江防总调度三峡水库泄流不超过45000立方米每秒,降低荆江江段最高洪水位2米以上,避免出现接近保证水位的高水位。2014年7月中旬,乌江流域发生大洪水,其中思林水库40年一遇、沙沱水库50年一遇,特别是构皮滩至沙沱水电站区间来水量约1000年一遇。长江防总与贵州、重庆两省(市)防指成功实施水库群联合调度,有效缓解了思南、沿河县城防汛压力,确保了下游彭水、武隆两县城的防洪安全。2014年7月上旬至中旬末,湖南省沅水五强溪水库发生历史第二大洪水,入库洪峰流量35700立方米每秒,频率接近30年一遇。湖南省防指强化五强溪、凤滩水库联合调度,累计拦蓄洪量达21.4亿立方米,削减下游桃源站洪峰流量约10000立方米每秒,分别降低桃源、常德站洪峰水位2.0米、1.5米,防洪减灾作用显著。
有序完成年度蓄水目标。2013年汛末在长江来水偏枯的不利局面下,依据批复的方案,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加强了水库蓄水调度,在确保下游用水需求的同时,通过提前蓄水、错时蓄水等方式加强对干支流水库的科学调度,充分利用了汛末洪水资源,三峡水库成功蓄水至175米、上游其他重要水库均完成预期蓄水任务。2014年国家防总、长江防总统筹考虑蓄水和中下游防洪风险、航运与生态用水等需求,加强了对三峡等长江上游水库的精细化调度。9月20日三峡水库出现当年最大入库洪峰流量55000立方米每秒,经调度最大下泄流量45000立方米每秒,确保了上下游防洪安全,同时充分利用了汛末洪水资源。在确保中下游地区用水安全的前提下,三峡水库连续第5年实现试验性蓄水目标,溪洛渡、锦屏一级、瀑布沟、亭子口等水库也顺利完成蓄水任务。2014年8月份以前丹江口水库因来水严重偏枯一直在极低水位运行,且后期担负南水北调中线通水任务,国家防总、水利部强化防洪抗旱、供水的统一调度,在保证防洪安全的前提下,除满足下游基本用水需求外,将上游洪水全部拦蓄,库水位最高升到160.72米,高于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常供水要求的最低水位15.72米,蓄水量超过中线一期工程95亿立方米的年均供水量,为中线工程通水提供了充足的水量保障。蓄水过程中同时圆满完成向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充水试验供水1.2亿立方米的任务。
保障流域抗旱供水安全。2006年重庆遭遇特大干旱,国家防总会同长江防总首次在嘉陵江实施四川、重庆跨省调水,通过水库联合调度等措施,有效缓解了重庆市干旱缺水造成的饮水困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2009年10月,长江中下游干支流来水总体严重偏少,长江防总三次加大三峡水库下泄流量,城陵矶、湖口站水位分别上涨0.77米和0.19米,有效缓解了长江中下游旱情;同时加强上游水库群蓄水联合调度,紧急停止了长江上游雅砻江、乌江等梯级水库的拦蓄,增加对下游的补水流量。江西省防指加强对万安、江口、洪门等水库调度,调度万安水库加大下泄流量,保障南昌等城市水厂的取水安全。湖南省防指联合调度湘江上游的株洲航电枢纽、大源渡航电枢纽、近尾洲水电站、东江水库等工程为下游补水,确保了长沙、湘潭城市的供水安全。2011年长江中下游和西南五省发生严重干旱灾害,国家防总、长江防总加强了对三峡水库的抗旱应急补水调度,累计向下游补水约200亿立方米,保障了沿江地区人畜饮水安全。2014年河南省平顶山市主要水源地白龟山水库水位降至死水位以下,城市供水形势十分严峻,国家防总、长江防总加强汉江统一调度,8月和9月累计从丹江口水库向白龟山水库调水5011万立方米,满足了平顶山市2015年4月份以前用水需求。
有效发挥综合效益。在保证流域防洪和抗旱供水安全的同时,考虑发电、航运等方面需求,加强实时调度,水库的发电、航运等效益也得到了有效发挥。2010年长江大洪水期间,调度三峡水库两次适时减小下泄流量,滞留长达20余天的500余艘船只及时疏散,保障了航运安全;同时三峡水库电站实现了满负荷连续运行168小时试验,全年增加发电量59.3亿千瓦时。
2012年7月长江大洪水期间,国家防总与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出紧急通知,加强汛期长江水上运输安全监督管理和疏导,利用洪水间隙期,相机减小三峡水库泄量,疏散待闸船舶2000余艘,增加发电量约80亿千瓦时。通过优化调度,三峡水库2014年发电量达988亿千瓦时,刷新了单座水电站年发电量的世界纪录,通过三峡船闸货运量突破1亿吨,并创造通航以来历史最高水平。
为协调三峡工程防洪、航运和发电等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减少对关键物种和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国家防总、长江防总组织三峡集团等单位,从2011年开始组织开展了生态调度试验和库尾泥沙减淤调度试验,已积累了一定的监测资料,在三峡水库运用对四大家鱼自然繁殖的影响机理、规律等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长江流域控制性水库
联合调度的建议
2014年国务院作出了建设长江经济带的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开展以三峡水库为核心的长江上游水库群联合调度研究与实践”是长江经济带绿色生态廊道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三峡、溪洛渡、向家坝等控制性水库相继建设并投入运行,长江流域上中游干支流控制性工程布局正逐步形成。为充分发挥水库群综合利用效益,协调防洪、发电、供水、灌溉、航运和水生态环境保护,有效避免单库调度可能出现的上下游水库蓄泄矛盾,在初步建立联合调度的统一调度机制、方案预案体系、信息共享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的同时,下一步建议强化以下几方面工作。
继续完善干支流控制性水库联合调度协调机制。以现有的防汛抗旱指挥体系为基础,在国家防总的统一领导下,完善以流域防总为主体的联合调度决策与管理机制,健全包括水利、电力、交通等部门及相关地方防汛抗旱指挥部等利益相关各方参与的跨部门跨地区水库联合调度工作协调机制,继续强化中央与地方之间、部门之间的联合会商和联动配合,不断完善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的体制机制。研究制定长江干支流控制性水库群联合调度管理办法,不断规范水库群联合调度工作。
优化完善水库群联合调度方案。认真梳理已有的研究成果,分析总结近年来水库群联合调度的实践,结合水库建设情况,进一步扩大联合调度范围,细化联合调度方案。进一步优化各水库的防洪和蓄水调度方式,充分考虑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的洪水关系,明确各水库以及水库群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任务、不同时期的蓄泄方案。细化实化单库和水库群的汛末蓄水方案,增强方案的可操作性。
强化联合调度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长江控制性水库联合调度模型、调度方案、对中下游江湖关系影响等的研究,深入分析洪水地区组成和洪水特性,调查了解水库上下游沿岸防洪工程基本情况和防洪需求,结合实际洪水预报水平,开展水库汛期运行水位、预报预泄方式、下泄流量控制等调度方式及防洪风险评价研究,用以指导水库群、主要支流梯级水库的联合实时调度,更好地发挥水库群的综合效益。不断提升流域水文预报水平,为实施水库群联合调度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进一步完善水库群联合调度信息共享平台,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为实施联合调度提供信息保障。
逐步推进流域联合统一调度。长江流域上游控制性水库联合调度格局已经初步形成,水库群联合调度需要逐步走向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开展联合调度是流域调度的必然选择。建议按照长江上游干支流控制性水库联合调度模式,逐步扩大联合调度范围,加强中下游两湖及重要支流水库联合调度研究,进一步完善联合调度管理机制,推进联合调度方案编制工作,积极开展联合调度实践,形成流域水库整体联合调度的新局面。
(作者单位: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长江委防汛抗旱办公室)
2018-01-20 13:13:08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5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昵称:JD
发帖数:2153
回帖数:7696
可用积分数:1126364
注册日期:2008-09-04
最后登陆:2020-06-02
水利部对长江流域水库群联合调度提出五点要求
2017-12-11 16:24中国发展网
长江流域水库群 防洪减灾效益
摘要:近年来,长江防总按照国家防总、水利部调度部署,充分发挥骨干水库功能,在汛期科学调度上中游水库群拦洪错峰,汛后精细实施水库群适时蓄水,形成了水库群联合调度体系,取得了显著的防洪减灾效益。
中国发展网 12月11日 记者宋璟从水利部网站获悉 12月6日,2017年长江流域水库群联合调度座谈会暨南方片水库调度经验交流会在丹江口召开。国家防总秘书长、水利部副部长叶建春出席会议并讲话。
叶建春充分肯定了近年来长江流域水库群联合调度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他指出,近年来,长江防总按照国家防总、水利部调度部署,充分发挥骨干水库功能,在汛期科学调度上中游水库群拦洪错峰,汛后精细实施水库群适时蓄水,形成了水库群联合调度体系,取得了显著的防洪减灾效益。
叶建春要求,水库群联合调度是一项技术要求非常高的工作,有关各方要认真总结经验,针对薄弱环节,继续推进长江流域水库群联合调度工作。一是以联合调度需求为牵引,进一步提高气象水文预报水平;二是以最终覆盖全流域为目标,进一步拓展联合调度范围和规模;三是以联合调度研究顶层设计为指导,继续推进水库群联合调度技术研究;四是以促进流域综合调度业务发展为目的,继续推动长江流域控制性水利工程综合调度系统建设;五是以《长江保护法》立法为契机,进一步完善联合调度体制机制。
据了解,自2009年长江防总、长江委开展上游水库群联合调度研究实践以来,长江上游水库群通过联合调度不仅成功应对了流域干支流数次大洪水,长江流域水资源也得到进一步高效利用,发电、航运、供水、生态等效益显著。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