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2018上半年火电行业效益增速超30%!火电行业真的回暖了吗?
2018-07-15 22:25:33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分析师
昵称:永夜尘
发帖数:64
回帖数:139
可用积分数:-3883
注册日期:2016-05-13
最后登陆:2020-06-18
主题:2018上半年火电行业效益增速超30%!火电行业真的回暖了吗?

北极星火力发电网讯:2018年7月12日,国资委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资委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出席,通报2018年上半年中央企业经济运行情况。今年上半年,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3.7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实现利润8877.9亿元,同比增长23%,累计上交税费1.2万亿元,同比增长10.3%。
彭华岗表示,今年上半年,实体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盈利能力增强。中央工业企业实现利润5152.8亿元,同比增长33.9%,高于中央企业平均增幅10.9个百分点。增利额占中央企业利润增量比重的78.6%,也比一季度提高了9.7个百分点。其中一些重要行业,比如石油石化、冶金、火电等行业的效益增速超过30%。此外,新兴产业的收入占比逐步提高,也成为中央企业的一个重要的利润增长点。彭华岗表示,今年1-6月份,火电企业新能源板块利用率明显提升,实现利润139.5亿元,同比增利44.1亿元。另外,冶金、发电等负债比较高的行业,负债率也出现了明显下降。
其实,火电行业效益好转在今年一季度的时候就已有显现。
今年4月底,电力君曾发文《盈利反转 | 五大发电上市公司一季度净利现近年首次大幅增长 原因何在?》,详情可点击文章标题阅读。
一季度,主要受电价上调、煤炭供应平稳和加强管理经营、调整电源结构等的影响,以火电为主的上市公司净利出现了近年来同期首次大幅增长。
彼时,原五大发电旗下主要上市公司华能国际、大唐发电、国电电力、华电国际、上海电力发布了2018年一季度报告。华能国际净利润12.1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6.96%;大唐发电扣非净利润为5.2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22%;国电电力净利润11.6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27%;华电国际净利润6.8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707%;上海电力扣非净利润0.7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82%。
燃煤上网标杆电价的上调使得火电企业能够应对高位煤价,其次,长协煤的保供、煤炭优质产能的释放和进口煤的冲击也使煤价有些许回落。此外,火电企业也在不断剥离低效资产,转而加大对新能源的投入使得企业资产结构进一步优化。
最近,也有不少以火电为主的上市公司发布了中报业绩扭亏为盈的预告。
7月7日,原国电集团下属上市公司长源电力发布了2018年半年度业绩预告,相较于上年同期约9亿元的亏损,本报告期预计公司经营业绩将实现约1至3亿元盈利,能够达到上年同期扭亏为盈的效果。长源电力表示,上半年业绩能够扭亏为盈主要是因为报告期内受省内各产业和居民用电量持续增长影响,公司火电机组发电量、利用小时同比大幅增长所致。
7月11日,同煤集团旗下漳泽电力也发布了上半年业绩预告,2018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实现净利润约为3.3至3.5亿元,相较于去年同期逾6亿元的大额亏损,今年得以扭亏为盈。
漳泽电力表示,公司能在上半年实现扭亏为盈,主要原因在于2018年6月29日成功转让蒲洲发电分公司全部资产及负债,获得转让收益为8.99亿元。此外,在处置火电低效资产的同时,漳泽电力也在加大对新能源资产的投入。同日,漳泽电力也发布了关于投资建设织女泉风电四期99.5MW风电项目的公告。漳泽电力将拟由全资子公司——山西漳泽电力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织女泉风电四期99.5MW风电项目,出资约8.22亿元。
而就在昨日,电力君也转载了每日经济新闻的《聚焦 | 负债率近80%营收为零 大唐发电拟转让旗下“僵尸”企业》一文。大唐发电拟转让全资子公司大唐内蒙古鄂尔多斯硅铝科技有限公司全部股权。大唐硅铝近两年资产负债率约为80%,营收几乎为零。
大唐发电此举肯定会为业绩增长做出贡献,不过这一举动的结果并不会计入年中报。但在今年3月底,大唐发电也已为自己注入了2家“新能源”血液。3月29日,大唐发电发布关于吸收合并全资子公司的公告,公告称大唐发电拟通过整体吸收合并的方式合并公司全资子广东大唐国际新能源有限公司和青海大唐国际新能源有限公司。
除此之外,华电煤业也在近期甩掉了煤化工的包袱,国投电力正在筹划配股募集资金70亿元用于向雅砻江水电公司增资。传统火电企业都在不断的优化资产结构,向新能源进军。
火电行业真的回暖了吗?我们暂时不得而知。但是,火电企业的一系列举动都在证明转型才能求生。聚焦有效资产,做好存量资产,不盲目投资,新增优质资产也是关键所在。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2018-07-15 22:28:17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2
 
 
头衔:金融分析师
昵称:永夜尘
发帖数:64
回帖数:139
可用积分数:-3883
注册日期:2016-05-13
最后登陆:2020-06-18
数读中国电力工业40年:中国火电行业进入新的调整周期
北极星火力发电网讯:40年前,缺技术,无经验,中国电力人“摸着石头过河”。前20年,中国电力人一步一个脚印,彻底解决困扰一个国家近半个世纪的“缺电问题”。后20年,中国电力人向着世界电力强国迈进。从世界最高效、最高容量、最高参数的火电机组到纵横南北的特高压,再到享誉世界的华龙一号,中国电力人站到了世界电力工业的巅峰。
中国电力人赢得了过去的40年,如何赢得未来的40年?你能思考多远的过去,你就能看清多远的未来......
新时期,共同为改革想招、一起为改革发力,中国电力人重新整装,蓄势待发。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中电传媒电力传媒数据研发中心推出《数读中国电力工业40年》系列,以数据为切入点,为读者展示不一样的40年电力工业发展历程。
中国火电行业进入新的调整周期
改革开放40年,我国火电行业飞速发展。我国已经站到了世界电力工业的顶峰,火电装机容量均居于世界首位。
1978年,我国发电装机容量为5712万千瓦,其中火电装机容量3984万千瓦。2017年我国发电装机容量已经达到177708万千瓦,火电装机容量达到110495万千瓦。
40年,我国发电装机容量增长31倍、火电装机容量增长28倍。其中全国超过1978前全国火电装机量的省份高达10个,其中山东火电装机容量是1978年全国总容量的2.6倍。
中电传媒电力传媒数据研发中心分析显示
2016年以来,我国火电行业进入新的调整周期,曾经的高速增长已经不再成为中国火电行业发展的目标。受到火电行业去产能步伐加快影响,我国火电行业产能开始呈现集中化趋势,大容量、高参数、清洁机组设备利用率将会得到稳步提升。另外,受到电力市场化改革影响,局部地区来低效、老旧机组退出市场步伐也将加快。我国火电行业已经进入新的调整周期。
“十二五”我国火电行业开始升级转型
40年来,我国火电发展呈现加速状态,“十一五”达到最高峰,此后开始出现逐年回落的态势。可以说“十一五”奠定了今天我国火电行业基础,而“十二五”则是我国火电行业升级转型的开始。
1978年,我国火电装机容量仅为3984万千瓦,“六五”期间,我国火电装机容量增长2080万千瓦。截至1985年,我国火电装机容量已经达到6064万千瓦。此后,我国火电装机容量呈现逐年增长态势,“十一五”期间,我国火电装机容量增长幅度高达29587万千瓦,2010年,我国火电装机容量已经高达70967万千瓦。“十一五”火电装机容量增速已经是“六五”期间的14倍。“十一五”也成为我国火电装机增速最快的时段。
“十二五”以来,我国火电装机容量增速开始逐年出现下滑态势。“十二五”期间,我国火电新增装机容量为9941万千瓦,仅为“九五”期间增幅的64%、“十五”期间增幅的31%、“十一五”期间增幅的34%,下滑趋势较为明显。
“十二五”成为我国火电行业发展的转折点,我国火电行业从高规模发展逐步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更高效、更环保、更灵活正在成为中国火电发展的坐标。
分区域看,40年来,我国各省火电总体布局正在发生改变。总体上看,华北、华东地区依然是我国火电发展最快的区域,也是我国火电装机比较集中的地区,而西北、西南、华中地区火电装机容量则相对较低。
中电传媒电力传媒数据研发中心分析显示
截至2017年,我国10个省(自治区)火电装机容量已经超过1978年全国总量,分别为山东、江苏、内蒙古、广东、河南、山西、浙江、河北、安徽、新疆。山东省火电装机容量已超过10000万千瓦,达到10335万千瓦,相当于1978年全国火电装机容量的2.6倍,居于全国首位。其次为江苏、内蒙古,分别为9430万千瓦、8170万千瓦,分别相当于1978年火电装机容量的2.4倍、2.0倍。
改革开放40年中,我国长期处于“缺电”状态,这也造成了我国火电装机容量40年中的巨量增长。“十三五”期间,我国火电行业从高速增长进入高质量增长阶段,火电行业局部地区面临产能过剩风险。2016、2017年,国家能源局已连续两年发布了各地煤电规划建设风险预警,实施了煤电“三个一批”举措,调减了相应煤电基地投产规模,我国火电装机增速持续放缓。
根据《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十三五”期间,取消和推迟煤电建设项目1.5亿 千瓦以上。到2020年,全国煤电装机规模力争控制在11亿千瓦以内。中电传媒电力传媒数据研发中心跟踪数据显示,2017年底我国火电装机容量已经达到110495万千瓦,超过了“十三五”规划目标。未来,火电去产能压力较为明显。
分析显示,新时期,我国火电企业面临着政策、环保、市场多方面压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转型已经刻不容缓。新环境下,在我国能源生产革命的洪流中,火电企业需完成新的身份定位、完成新的角色转变,处理好与市场、清洁能源的关系,克服多年以来发展的“思维定式”,只有如此,火电行业才能在整个电力工业体系中发挥出自己更大的作用。
告别历史最长低谷期
1997年以前,我国总体处于缺电状态。我国火电行业也经历了“集资办电”、“政企分开、省为实体”等不同发展阶段,1978-1997年期间,中央、地方、乃至民营企业,社会不同主体纷纷办电,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长期缺电的问题。在此期间,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也处于较高水平。
中电传媒电力传媒数据研发中心分析显示
1978年,我国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高达5149小时,此后20年,我国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均保持在5000小时以上,处于较高的水平。1997年以后,我国火电设备利用小时数仅出现过两次下滑,分别出现在1997年、2005年。
1997年我国火电设备出现了第一次跌破5000小时,连续6年低于5000小时,直到2003年重回5245小时。2005年达到5425小时高点后,后续出现小幅波动,2010年以来,我国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经历了历史最长下滑期。
2010年以来,我国火电行业面临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严峻下滑的挑战,这也是导致我国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下滑的重要原因。
中电传媒电力传媒数据研发中心分析显示
截至到2017年底,仅江西、内蒙古、陕西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有一定的提升,提升幅度分别为631小时、66小时、11小时。其余省份均出现大幅度下滑,其中下滑幅度超过2000小时的省(自治区)达到4个,分别为云南、西藏、广西、四川。下滑幅度在1000-2000小时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份有12个,分别为北京、天津、山西、吉林、河南、重庆、浙江、上海、贵州、甘肃、青海、宁夏。
40年间,我国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两次下滑原因有共同点。我国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下滑,与宏观经济有着直接关系,1997-2003年亚太金融危机、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全球经济震荡,我国整体经济发展受到影响,全社会用电量增速放缓,我国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出现。
2017我国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达到4219小时,同比提升33小时,这是2014年我国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连续三年下降,首次上升。
中电传媒电力传媒数据研发中心预计
2018年,受到全社用电量增速上涨以及煤电去产能步伐加快影响,2018年我国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也将进一步提升,持续多年的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下滑曲线将得到逆转。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