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天坛生物发布中期业绩 血制业务稳健增长
2018-07-22 18:07:02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股票我为王
发帖数:74822
回帖数:5844
可用积分数:14673344
注册日期:2008-02-24
最后登陆:2020-11-06
主题:天坛生物发布中期业绩 血制业务稳健增长


理财综合 07月20日 10:14


7月19日,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坛生物”)发布2018年半年度业绩快报。据公告披露,报告期内天坛生物预计营业总收入达122,028.9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17%;预计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117.14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预计为23,817.7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6.02%。
  位居行业龙头 血制业务为增长“亮点”
  今年1月,天坛生物正式完成重大资产重组,成为国内老牌血制品行业领头羊——中国生物下属唯一的血制品业务平台。重组后,天坛生物在血液制品行业的生产资源获得跨越式增长,目前坐拥55个单采血浆站,且2017年公司旗下的成都蓉生、贵州中泰及三大血制合计采浆量超过1400吨。以采浆量及浆站数量双第一的资源优势,天坛生物在血制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的行业趋势中,率先确立了国内领先的发展规模优势,“血制航母”也由此诞生。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专注于血液制品业务发展的天坛生物而言,此次业绩快报中引人注目的重点在于重组整合后公司血液制品业务的出色表现。
  据天坛生物公告披露,2018年上半年,公司血液制品业务营业收入及净利润预计将大幅增长,本期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22,028.92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55.87%;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117.14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70.04%左右。在当前血液制品行业整体处于调整阶段的背景下,天坛生物面对市场压力,仍保持了一贯较高的血液制品业务业绩增长,其行业龙头的实力再次得以彰显。
  吸收重组“养分” 新天坛“革新”进行时
  重组后,同步于在血液制品业务发展方面的资源整合,天坛生物随之进行了“疏经通络”式的组织结构调整。面对资本市场和投资者对重组后天坛生物如何充分运用、协同、调动新增的大量生产资源的关注,高效建立的五大管理中心是天坛生物早在今年初已然规划成“行”的答案。
  所谓五大管理中心,分别为研发中心、血源管理中心、生产管理中心、工程与信息管理中心以及营销管理中心,对应血液制品研发、生产、销售、管理以及项目建设的五个重点方面整体支持了天坛生物进行血液制品业务发展的经营需要。
  通过建立五大管理中心,将有力推动天坛生物进行高效的资源整合,迅速调整并适应重组之后天坛生物“体量激增”的管理情况,以各中心各司其职的专业化、高效率管理方式,充分吸收大量新增资源中的“养分”。此外,从长远计,以五大管理中心实施一体化管理、协调统筹资源的管理方式,也将使天坛生物更加贴近市场需求,对天坛生物未来的发展布局或将产生深远影响。
  重组八因子首家获批,在研产品“加码”业绩增长
  在积极进行内部管理调整之外,天坛生物在产品研发方面也保持了行业领先的进展,其子公司成都蓉生自主研发的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Ⅷ于今年5月成功获得国家食药监总局颁发的临床试验批件。凭借产品研发的“硬实力”,天坛生物成为国内首家获得重组凝血因子产品临床批件的血液制品企业。
  重组人凝血八因子是治疗血友病的关键药物,我国已注册的血友患者约10万人,其中因缺乏八因子导致的甲型血友病约占85%,市场需求广阔。而受限于技术壁垒,目前国内重组人凝血因子Ⅷ产品全部依赖进口,其价格也远高于国产血源性产品价格。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若天坛生物的产品成功上市,将率先占据国内重组人凝血因子Ⅷ市场的销售份额领军地位,大大提高其盈利能力。
  此外,作为国内血液制品龙头企业,天坛生物也在不断研发新的产品,并分别获得显著成效:利用层析工艺生产的静丙处于临床试验准备中、静注巨细胞病毒人免疫球蛋白处于临床试验中、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已获得注册受理……通过持续地产品研发与技术突破,天坛生物将逐渐完善其产品架构,建立完整的产品体系,不断提高市场核心竞争力,“加码”未来业绩增长。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