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股票我为王 |
发帖数:74822 |
回帖数:5844 |
可用积分数:14673344 |
注册日期:2008-02-24 |
最后登陆:2020-11-06 |
|
主题:专家:生育基金是个好主意,丁克不生孩子未来应交社会抚养税
08-17 10:38
新华日报:建议以工资一定比例缴纳生育基金 不生二胎不能取 8月14日,江苏省委机关报《新华日报》8月14日刊发题为《提高生育率:新时代中国人口发展的新任务》的署名文章。文章称,未来中国将面临人口断崖式下滑,提高生育率应该成为中国新时期的任务。文章建议,设立生育基金制度,尽量实现二孩生育补贴的自我运转。 8月16日,该文章被多家媒体转载,在全网引起热议。搜狐国富智库就“生育基金”的相关问题专访了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核心成员胡继晔。他认为,未来不仅可以设立生育基金制度来鼓励生育,还要对丁克家庭征收未来的社会抚养税。
丰胸不难,用好这一招就够了 广告
胡继晔表示,中国民族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目前中国的生育率已经低于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所以国家必须鼓励生育。 他强调,中国现在要彻底放开生育,不管是从文化层面,还是从历史的长河、中华民族的复兴以及备战方面,生育是一个关系到中华民族祖孙万代的一个事情。 而著名的经济学家马光远也就生育基金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表示,中国人口面临的严峻态势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很多,一定要抓紧构建鼓励生育的公共政策体系,在产假、孩子入托、幼儿教育、家庭负担减轻、税收减免、财政鼓励上下大功夫。他强调,鼓励生育的资金可以通过裁减行政人员获得,千万不要想着从别人工资中扣生育基金这种歪主意。 以下为搜狐国富智库专访全文: 搜狐国富智库:您怎么看待设立生育基金制度? 胡继晔:我觉得这个建议非常好。事实上,中国从2000年以后已经陷入了一个低生育的陷阱,当时一对夫妇的平均生育率已经降到了1.6左右,而现在已经下降到1.2-1.4之间,远远低于人口正常的不增不减的2.08-2.1的数据。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生育率已经低于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 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发达国家鼓励生育的经验来看,基本都需要对生育进行补贴。目前很多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的原因大多是因为成本高,养不起,而且两个孩子肯定比一个孩子要好。 搜狐国富智库:为什么要设立生育基金来措施鼓励生育? 胡继晔:中华民族几千年之所以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是因为我们逐步形成了一个“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文化,生育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一个载体,首先从文化上,我们要进行鼓励。 但是,现在的年轻人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已经从这个文化脱离了,已经没有了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和侵染,所以年轻人总是想,我自己舒服就好了,可以不生孩子。 其次,从历史的长河来看,过去如果一个家族里边,作为一个男性,没有孩子,是进不了祠堂的,所以他必须过继也要过继一个孩子过来。 第三,从民族复兴上看,我刚刚从俄罗斯回来,俄罗斯的国土将近是中国的2倍,到处都是森林湖泊,到处都是没有开发的土地,但是他们最大的忧虑他们的人口现在只有中国的十分之一,只有一亿四千万人口。 现在俄罗斯一直在鼓励生育,害怕人口越来越少,每年大概减少六七十万,人口一年比一年少,所以从民族复兴大业,生育关系的不仅是当政者,更是关系到中华民族祖孙万代的一个事情。 第四,从战争的角度,我们也要鼓励生育。去年,中国跟印度在洞朗对峙,当时印度的士兵都是兄弟三四个,中国基本都是独生子女。我们中华民族是个和平的民族,不好战,但是一旦有战争了,我们永远要备战。中国古代都是三丁抽一,也就是家里有三个男丁才抽一个去当兵,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东西,但是现在都是独生子女,未来至少做到二丁抽一。 搜狐国富智库:征收生育基金对不生孩子的人会不会不公平? 胡继晔:这就错了,不生孩子的人更应该来交生育基金。过去中国采取计划生育,向超生的家庭征收社会抚养费,但是未来鼓励生育,应该向丁克家庭征收未来的社会抚养费,人老了之后光靠钱是没用的,还是需要年轻人,别人家的孩子来照顾。这些丁克家庭老了之后没有后代,是要占用社会资源的,所以将来要对丁克家族进行征税。 搜狐国富智库:您认为除了设立生育基金,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胡继晔:现在要彻底放开生育,其次还要鼓励生育。比如俄罗斯,一直都在鼓励生育,生的越多奖励越多。在中国鼓励生育,至少可以奶粉免费,在奶粉的供应中,可以学习美国对穷人发放食品票的模式,给百姓供应奶粉票,尿不湿票等。 以下为经济学家马光远的文章全文:~(本文首发于功夫财经,搜狐国富智库转载!) 《新华日报》在8月14日发了一篇《提高生育率:新时代中国人口发展的新任务》的文章引起了热议。 坦率地说,当我第一时间看到“必须以工资的一定比例缴纳生育基金”的报道的时候,我以为是搞笑,但是,当我回去看文章的全文的时候,我发现媒体的报道没有搞笑,而是真有人这么建议。 我在想,能够提出这种建议的人,脑细胞的结构究竟是如何构造的,才会提出这么雷人的既蠢又坏的提议,这是逗比,还是严肃的政策讨论?这种堂而皇之的言论,发在官方的媒体上,是在试探什么? 担心自己的智商不够理解如此宏大的建议,我认真读了这篇文章的全文。说实话,这篇文章尽管资料陈旧,基本都是我们以前讲过的话的罗列,大多数的建议我们在很早以前就建议过,但总体还是可行的。 比如,立刻全面放开生育,我们呼吁了至少10年了。延长产假的呼吁,鼓励生育的呼吁等,对生孩子的家庭提供补贴等等,都是我们呼吁了又呼吁的,都属于正常合理范围内。 不客气地说,在计划生育政策上,过去10年我们冒着极大的风险和一些体制内的学者、部门斗争,不断地告诉大家中国人口面临的极具严重的危险,甚至因此被有关部门约谈。 计生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人口问题,研究越深入,涉及的利益发现越大。 比如,在我们认为中国人口出生率实际已经很低,呼吁至少放开二胎的时候,中国人口学会的会长翟振武写了一篇文章预测,如果全面放开二胎,中国人都会争着生孩子,年出生人口高峰会达到4995万人,等于下至15岁的幼女,上至50岁的大妈都算上了。 这种吓唬虽然缺乏基本的常识,但效果很有成效,决策者一看一年生这么多人,立即打消了全面放开二胎的想法,出台了不伦不类的单独二孩政策,结果人口出生率继续下滑。 等到全面放开之后,2017年一年出生孩子1723万人,比2016年还少了63万人,这些专家吓唬的人口井喷没有出现,但雪崩如期而至。当然,对人口出生预测很荒唐的不仅仅是翟振武,还有社科院的几个大名鼎鼎的专家,我就不一一点名了,他们会被钉在中国错误的生育政策的耻辱柱上;在人口问题上,他们犯的错误不可饶恕,他们对中国一再延误取消计划生育功不可没,他们对目前严峻的人口状况应该承担责任。 从计划生育到鼓励生育,这种理念的转换还需要我们继续呼吁,继续给大家普及常识,毕竟在中国很多人的观念里,“人多是负担”这种观念已经根深蒂固了。好在现在已经有很多人的观念已经转变过来,我们相信,取消计划生育指日可待。 但是,我在过去的文章中也一再强调过,鉴于目前的人口状况,现在彻底废除了计划生育,如果没有更多的更有力的鼓励措施,降低大家生孩子养孩子的成本,消除生孩子的鼓励,生孩子的意愿仍然很难回升。 中国对生孩子的鼓励太少了,成本太高了,障碍太大了,这都是以前严格执行生育的结果,当人口出现断崖式下滑的时候,一切都猝不及防,但应该立即行动。 过去限制生育是基本国策,现在应该把基本国策改为鼓励生育。但生育观念的改变,不能靠大家的自觉,更应该在政策层面予以鼓励。我说的鼓励,是国家来买单,是国家承担生孩子的成本。我其实一直特别担心,有人会想办法把这个成本转嫁到个人头上。 过去不让人生孩子,多生孩子罚款,交社会抚养费,这些钱每年去了哪里,根本不知道。现在要鼓励了,又想强制大家从工资里面扣“生育基金”,这些人忘记了,生孩子是人的一项基本权利,不是强制。 生孩子也不是为一些人再次提供发财的渠道。 从工资里扣生育基金本质上就是罚款!这是多么无耻和不要脸的建议。在这里,我要特别同情一下80后,你们真是幸运,如果这个专家的建议真的被采纳,你们可能要同时经历多生不生少生都要交罚款的人生轨迹,你们可以吹一辈子了。 我这里要特别强调,放开计划生育,应该成为一项基本国策,但一些人绝不能在这上面打发财的主意,绝不能变着法子又想收钱,从个人工资里面扣生育基金这种想法无耻到没有下限。 不过这种无耻的想法不是没有一点正面意义。过去限制生育,超生的人都交了社会抚养费,这笔钱应该还在吧,因为我们没有看到这笔钱究竟用到哪里去了,多生孩子的抚养费都是家长自己买单。 现在要鼓励生育了,先把这笔钱拿出来,学习日本,设立奖励生育基金,给生二孩以上的给予一定的奖励。不生孩子的怎么办?不生孩子也是人家的权利。 我们的一些专家,一提建议不是限这个限那个,就是罚款交税。不生孩子,你们想着发财,生孩子,你们也想着发财,我提醒这些专家,人民不仅仅是交税和交配的! 最后我想说,中国人口面临的严峻态势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很多,今年上半年人口出生的状况比去年还要糟糕很多,下降幅度至少在10%以上。一定要抓紧构建鼓励生育的公共政策体系,在产假、孩子入托、幼儿教育、家庭负担减轻、税收减免、财政鼓励上下大功夫。 以前搞计划生育的也不要担心失业,鼓励生育的工作量是远远大于抓计划生育的工作量。国家应该搞一个人口“四万亿”计划,拿出四万亿,为鼓励大家生孩子买单,这些钱哪里来?裁减行政人员即可,压缩行政经费即可,千万不要想着在别人工资里扣生育基金这种歪主意。 (文章谨代表专家观点,不代表搜狐国富智库立场!)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