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中国平安艰难盈利:加速催生市场分歧
2009-04-11 18:40:23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25
回帖数:21876
可用积分数:99881120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07-29
主题:中国平安艰难盈利:加速催生市场分歧

 在为投资富通做了全额计提、权益类投资收益大幅度缩水、利率持续走低等多重负面因素的打击下,中国平安(601318,股吧)(601318.SH)终于艰难地保住了盈利,这也为市场对中国平安的股价打开了一定的想象空间。

 三大举措确保盈利

  “可以看到公司在下半年业绩受到的最大影响还是来自于对于富通的减值计提。”长江证券(000783,股吧)分析师李聪认为,在去年四季度,中国平安主要通过了三大举措来改善公司的业绩。具体来说是,通过提高高利率保单的评估利率达到增加当期收益,同时提高公司净资产的方式(只对国内准则有效,此次平安通过此方式增加国内准则下利润税前至少38亿);通过某些特殊再保险合同实现对利润的提前确认,达到增加公司当期收益同时增加公司净资产的方式(对国内、国际准则均为有效,此次平安通过此方式为国内准则创造了税前利润48.71亿元,国际准则增加了23.90亿元);以及由于H股股价下跌,本年度确认的与虚拟期权形式的长期奖励计划相关的薪酬及奖金转回人民币22亿元。

  李聪表示,从去年年底中国平安所做的一系列动作看来,再一次用实例加强了他们对于公司估值这一块的一贯观点。就如同现在所看到的,如果采用PE的方式进行估值,保险公司可以用来调节利润的手段有很多,这一块并不反映公司当期的实际经营结果。如果采用PB的方式进行估值的话,仍然存在这较大的弊端。例如在平安的这个例子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这样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提高高利率保单的评估利率达到增加当期收益,同时提高公司的净资产的方式;二是通过某些特殊再保险合同实现对利润的提前确认,达到增加公司当期收益同时增加公司净资产的方式,“但是我们回过头来看这样一个问题,平安通过这两种方式并没有额外地增加公司的实际价值,只是调整了价值转化为公司利润的时点而已。”

  国信证券分析师武建刚也表达了类似的乐观态度。他认为,从宏观环境来看,由于2009年债券收益率已经走出之前的低谷,央行降息空间预期比之前将会有所减弱,即使利润有所下调,由于之前债券收益率已经反映央行大幅降息预期,因此降息对债权收益率的影响预计不大,且股市和去年相比有所反弹甚至反转。所以,对于整个保险行业来说,无论是从净利润、内含价值还是利源分析,行业增长趋势比较明朗,且全年行业债券收益率、权益类资产收益率以及保费收入有望超出预期,保费增长质量相对于2008年也有所提高,整个行业目前也基本没有利空因素困扰。另外,从公司估值来看,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601601,股吧)对于中国人寿(601628,股吧)都存在一定的折价,虽然这种折价经过前期公司的一段时间的补涨,已经得到缓解,但是依然存在。同时和中国平安H股相比,A股估值基本没有溢价。因此,这都将对A股的估值形成有利的支撑。

准备金库存不多存隐忧

  不过相对于一些乐观观点来说,中投证券分析师许守德的分析则显得比较谨慎。“2008 年,中国平安分红特别储备、万能平滑准备金逐步消耗,并在四季度呈现加快的趋势。受此影响,公司四季度实现承保利润62.05亿元,全年实现承保利润39.28亿元,从而较好抵消投资亏损的影响,为账面盈利打下坚实基础。但我们预计公司分红特别储备、万能平滑准备金的库存已不多,未来业绩表现可能不会太乐观。”

  许守德认为,从内含价值来看,中国平安目前股价对应的新业务倍数25倍,基本上处于可接受的区间。但该公司的业务策略没能跟随债券市场变化进行调整,可能会增加内含价值假设实现的难度,而该公司的业务节奏会否在二季度放慢,有待于进一步观察,因此建议谨慎对待。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