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王石:冬天生存法则 为什么当时我们要降价?
2009-06-02 16:04:05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分析师
昵称:haorenla
发帖数:5383
回帖数:548
可用积分数:100060
注册日期:2008-07-04
最后登陆:2010-11-18
主题:王石:冬天生存法则 为什么当时我们要降价?

王石说:这个市场价格上涨过快,这个上涨我个人是胆战心惊的。我们可以借鉴的日本泡沫经济,就是因为股市过高、房价过高。我们也借鉴了亚洲金融危机香港受到的影响,其中重要的因素就是估价过高。

2009年5月24日,初夏,重庆。

这是当地刚进入雨季的一个下午,见到了传说中的王石——在电视屏幕中常常出现的万科集团董事长,亦被尊为中国“地产教父”的王石先生。

跟想象中的完全一致,58岁的王石风格硬朗,身着深色格子衬衫,头发短而微白,留着胡茬,皮肤因为经常进行登山、航海、飞翔等各种户外活动而被晒得黝黑。

下午两点,王石要在洲际酒店进行一场演讲,题目为“冬天的生存法则”。在休息室里,王石应某银行之邀,为几十本《道路与梦想》签名,主办方说,这些书都是给王石先生的崇拜者们而准备的,为此他们搜光了重庆所有的书店。

王石签名的姿势略微有点别扭,部下说老板的肋骨断了两根,现在还处于恢复期,王石转过头来自嘲地笑了笑:“滑雪的时候摔的。”

签完书后,王石步入会场,酒店的服务员在一旁小声议论,后来他们告诉我,酒店自开业以来,还未曾有如此爆满的情形。

娱乐化时代

在万科成立20周年的时候,我写了一本书,名字叫《道路与梦想》。在书结尾的时候是这样预计的——万科在今后不会再有什么故事了。因为公司越大、越规范,品牌也被接受了,像《经济观察报》已经连续把万科评为“最受尊敬的企业”,这种企业没有什么故事。

创业的企业、奋斗的企业、成长的企业一定是故事不断,就像万科的《道路与梦想》。2006年没有故事,2004年写的,出书在2006年,没想到2006年才结束,到了2008年,故事就来了。

我记得“拐点论”的初始,是在北京的2月初,一个新闻发布会上,那一次是低收入住宅的讨论。

主持人让记者提问,记者第一个问题就问“注意到10月份,万科楼盘在广东还降价,相继在深圳楼盘降价,而且进行了一个市场分析,那些还会跟着慢慢降价的还卖得好,在这种情况下,你认为是不是到了拐点”?

我当时是这样回答的,你提的问题和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没有关系,我们来探讨低收入住宅的问题,如果下面记者再提类似的问题我不会予以回答的。既然已经提了我就回应一下,我只说了两句话:第一句话是我认可你“拐点”的说法,第二句补充说,但是中国市场非常大,东西南北各个城市的情况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

我怎么也没想到这个回应在第二天报纸、网络上铺天盖地——说王石的“拐点论”。当时有记者关注就问我,你为什么回应记者的“拐点论”?我就谈了我的观点。我说这个市场价格上涨过快,这个上涨我个人是胆战心惊的。我们可以借鉴的日本泡沫经济,就是因为股市过高、房价过高。我们也借鉴了亚洲金融危机香港受到的影响,其中重要的因素就是估价过高。中国现在的状况跟他们很类似,但什么时候破裂?我不知道。这种情况下,恰好2007年8月份中央宏观调控,严格对房地产第二次限制,换句话说严格地进行信贷政策,从万科到这一次给的信号,恰好就是一个转折点。

还有个例子,曾经在一个场合有年轻人问我,我们现在买房子应该买什么样的房子?我一看是年轻轻的大学生,很好奇,我说你准备结婚吗?他说没有。我说你不准备结婚买什么房子?他说30年之后买房子就买不起了。我就明白了,就是房价上升导致将来买房子买不起。那我就告诉他,30年之后你买房子买不起,不是你的问题而是市场的问题。

结果我举了这个例子之后报纸出来了,“王石说拐点来了,30年之后再买房”。我才发现,在这样一个娱乐时代,真的要讲、以什么意思来讲媒体是不关心的?

还有一次是在主流的门户网站演播厅接受访问。主持人问,王石先生,我现在想买房,你给我什么建议?有了“30年后买房”的经验,我说没建议。然后主持人把摄像机给关掉,表示真的是私人想买房来听听我的意见,我一看没有陷阱很真诚,摄像机、录音机也关掉了,很真诚。我就说如果你真的确定在一个城市、公司长期干下去,你再买房子,如果你没有确定下来,就租房子。比如说我,我是32岁到深圳,40岁才买房,我很真诚地告诉他。结果第二天报纸变了——王石改变观点,不是30年后再买房,而是40岁之前不要买房。

我感到非常无奈,我最认真的、没被炒作的一次是央视综合财经频道采访我,问我怎么出尔反尔,一会说30年后买房,一会儿说40岁以前不买房。我挺认真地回答了,怎么也没想到,财经频道用同样的方法采访了任志强、潘石屹,跟他们进行PK,最终电视显现出来的效果是,王石怎么说,任志强怎么说,潘石屹怎么说?两个人说不拐,一个人说拐,显然完全被娱乐化了。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