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机构正悄然落子新上海概念
2008-04-04 12:02:02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06
回帖数:21874
可用积分数:99864410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07-08
主题: 机构正悄然落子新上海概念

历次弱市中都不乏机构关注许久、伺机吃进的股票,这次,也不例外。

  虽然上证指数较2007年10月的6124最高点已跌去近3000点,但因本地国资重组预期及股权激励刺激的部分上海本地上市公司却表现出相对抗跌态势,受到机构青睐。

  去年底,上海政府新任主管上海国资官员的上任,给上海本地国资上市公司带来了想像力,国联安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孙健把上海本地上市公司作为2008年最有机会的板块之一重点关注,而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则将这类公司集体统称为“新上海”概念。

  机构逐渐布局

  “今年以来,我们的组合里逐渐增加了上海本地股的配置。”上海一位私募基金经理近日对本报表示,经过对多家上海本地上市公司的调研,2008年他们的股票组合配置里会重点增加这一类公司,而今年初的几个月里加仓已经超过两成。

  据Wind资讯的统计显示,今年2月下旬间机构资金增仓靠前的50只股票中,上海本地股就超过十分之一,其中包括浦东建设(600284)、外高桥(600648)、陆家嘴(600663)、上海三毛(600689)等。

  虽然3月份以来,上海本地股也随大盘进行一定回调,但整体上这类股票的价格还保持在去年高点之后形成的价格区间进行震荡整理。如陆家嘴,本周股价基本在25元附近窄幅波动,与年初基本一致,而在这一时期,上证综指已下跌了36%。

  机构人士称,近期大跌已经成为基金买入上海本地股的好时机,尤其明显的是百联股份(600631)。TopView数据显示,3月28日,G26476、T20471、G23879、G23929等机构席位在百联股份的下跌中买量居于最前的十位,卖出则没有机构席位,而T20471这一席位在3月31日还在继续加仓。

  另外,一些上海本地股在下跌中虽然没有机构明显加仓,但也基本没有基金席位大量抛售的现象,TopView数据显示 , 亚 通 股 份(600692)、上海三毛等最近几个交易日都看不到基金席位出现在卖出量前列。

  一直维持强势的地产股陆家嘴,虽在近几日有所走弱,但3月31日该股在被部分基金席位抛售时却受到有力接盘,G27344等基金席位大量买入;而第一食品也是如此,3月31日,G23879、G27026席位大量地承接了其他基金的卖盘。

  除此之外,3月31日,保险等机构也已经开始加仓上海本地股,数据显示,T23571、T20680等席位大量买入了上港集团和光明乳业。

  可以发现,以上这些公司的控股方分别为上海市属及各区县所属国资归口下的企业,百联集团和光明食品集团更是上海市国资改革的重点单位。

  北京首放资深证券分析师陈志表示,其实上海本地股的行情由来已久,2007年上半年是机构资金初步建仓的时期,而经历了2007年下半年以来的整理蓄势之后,机构又重燃对上海本地股的热情。

  “今年有多重预期蕴涵在上海本地股中,国资重组、产业整合及升级、股权激励等多个题材组合在一起。”陈志认为,诸多利好因素促使上海本地股能够在近期大盘的调整中受到机构的积极关注。

  上海国资重组加速

  2008年1月4日和8日,新任主管国资的上海市副市长艾宝俊先后考察了百联集团和光明食品集团,这两大集团分别组建于2003年4月和2006年8月,资产规模都达到数百亿,是行业内的龙头。

  然而,接近上海市政府的人士称,由于种种原因,百联集团成立五年来并没有真正形成集团优势,内部矛盾一直没有理顺,集团领导也数次换人。而成立不久的光明食品集团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因此,艾宝俊对两大集团的考察,引发了外界对上海市加大国资重组力度的猜想。

  不过,事实上这种猜想很可能成为现实,据了解,集中优势资源培育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并推动优势产业聚集是今年上海国资的重点工作。

  3月29日,上海牛奶集团和上实食品控股对于光明乳业的相关收购报告书获得证监会核准,也使得上海光明食品集团的重组前进了一大步。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