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大牛股 |
发帖数:112606 |
回帖数:21874 |
可用积分数:99864410 |
注册日期:2008-02-23 |
最后登陆:2025-07-08 |
|
主题:钢铁业整合可能带动产业链发展
宝钢集团与武钢集团在广东湛江和广西防城港的千万吨级钢铁基地项目终于尘埃落定。 3月19日,发改委官方网站发布消息称,经报请国务院同意,发改委已于3月17日正式同意广西与武钢、广东与宝钢开展广西防城港钢铁基地与广东湛江钢铁基地项目前期工作。 消息传出,各方“皆大欢喜”。受此影响,涉及到的广钢股份、韶钢松山等股票皆逆市反弹。这也意味着宝钢对广钢、韶钢的兼并重组,武钢对柳钢的联合重组获得强大推力。 南方布局 据悉,宝钢将南下兼并重组韶钢和广钢,并将成立由宝钢控股的一家新公司,总部设在广州。公开信息显示,宝钢在广州的控股公司成立后,将在湛江投入大约600亿建设1000万吨级以上的钢铁基地。 在宝钢“南征北战”的同时,武钢也在东进、南下,角逐钢铁霸主地位。据了解,武钢集团将与广西国资委共同设立武钢柳钢(集团)联合有限责任公司,运作防城港项目。其中武钢以现金出资51%,广西国资委以柳钢集团全部资产出资持有49%的股权。防城港项目首期年产钢材1000万吨,预留发展空间3000万吨。首期工程总投资625亿元,2010年建成后预计年销售收入达340多亿元。 湛江与防城港两地争建南方钢铁基地,一度在广东和广西之间引发激烈讨论。钢铁行业专家徐向春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与国外钢铁巨头相比,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过低,国家出于解决资源浪费、市场分割、加强在国际的矿石资源话语权等方面的考虑,一直希望淘汰落后产能,压缩关停小的钢企。而我国一直在推进的大产业联合重组,尤其是在沿海领域的项目,需要有一个过程。 “钢铁向沿海转移是大趋势。”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研究员周晓明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据记者了解,去年我国共进口铁矿石3.83亿吨,占我国钢铁生产所需铁矿石的51.6%,而我国钢铁产业80%以上的生产能力是集中在内地,铁矿石及产品的运输使企业成本大大增加。 产业空间 钢铁业此轮重组大潮的背景来源于国家《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到2010年,国内排名前10位的钢铁企业集团钢产量占全国产量的比例达到50%以上;2020年达到70%以上;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大型企业集团,进行跨地区的联合重组,到2010年形成两个3000万吨级,若干个千万吨级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企业集团。 在此政策背景下,以政府推动为主的钢铁业重组迅速展开。各方认为,由于钢铁项目将带动巨大的配套产业,两广的千万吨钢铁项目将给未来的区域发展带来新动力。 但钢铁业内人士指出:地方政府对钢铁项目如此热情,除了钢铁项目本身,还在于钢铁厂的配套产业,可能带来2000亿到3000亿的配套投资。 上述人士分析认为:钢铁产业的链条广阔。其一,利用钢铁的工业原料优势,其城市周边可以配套造船、汽车、工程机械等等重大项目,其结构模式就类似于宝钢在上海、广钢在广州、武钢在武汉;其二,重大工业项目落户后,汽车、机械等工业产品的大进大出,又会带动地方港口、物流产业的突飞猛进;其三,由于工业的快速发展,城市中的电力投资需求也会增加,而电力投资,又是一个地方重大的税收来源。 一位广东省政府官员亦向媒体表示,如今宝钢钢铁项目对湛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由千万吨钢铁厂带来的用水和物流需求,大水利、大物流等基础设施的投资效益已经凸显出来。该名官员进一步指出,利用钢铁项目带动湛江的崛起,未来可能会影响到整个广东省在全国的经济地位。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