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大牛股 |
发帖数:112606 |
回帖数:21874 |
可用积分数:99862425 |
注册日期:2008-02-23 |
最后登陆:2025-07-14 |
|
主题:天津的经验 辽宁不妨借鉴
专访天津滨海新区管委会综合配套改革办公室主任、天津滨海综合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邢春生 天津滨海新区曾经给辽宁提过“一个强调、两个延伸”的建议
距离辽宁最近的天津滨海新区
在“五点一线”正式运行后的第五个年头,辽宁再次赢来了更大的机遇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
在机遇来临的时候,我们有必要去感知其他国家战略区域的优秀经验,古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此时显示出传统的智慧。
在各个国家战略区域中,距离辽宁最近的就是天津滨海新区。2006年,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被正式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3年来,滨海新区经历了怎样的发展?有哪些经验和教训值得分享?距离沈阳700公里之外的天津滨海新区,尽管不同于辽宁沿海经济带,但是在发展的进程中,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的滨海新区,对辽宁的发展,或许具有着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
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各个城市,如何协调彼此工作?如果政府派出一个专门机构管委会,就必然涉及权力配置。
日前,本报记者赶赴天津滨海新区,采访了天津滨海新区管委会综合配套改革办公室主任、天津滨海综合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邢春生。
他提出:“我们现在准备改革,把经济开发权和行政权统一起来,在不打破原有的行政区的框架下,也能组织开发区的建设。”
辽宁沿海经济带与天津滨海新区是共赢关系
华商晨报:随着辽宁沿海经济带成为国家战略,会不会给天津带来竞争上的压力?
邢春生:压力是不可避免的。从绝对意义上来说,任何地方的重大变化发展都会影响周边地区,辽宁沿海经济带是个非常有气魄的高起点的发展目标。但是,我们还要看到,任何地区的发展,国家政策的扶持只是最大动力之一。
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提出,更多的是环渤海经济圈的建设和发展。世界上很多地方都在吸引外资,随着辽宁沿海经济带成为国家战略,国家提出很久的环渤海经济圈正式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的、国家又一大力发展的经济圈,资本看到的将不再是个体的滨海新区或者辽宁沿海经济带,而是整个环渤海经济圈,就会认为这一带在国家的支持下,会有很大的发展前景,这会增加投资者的信心。
从这一点上讲,天津与辽宁之间的关系那就是共赢,而不是竞争和互相排斥,这就意味着环渤海经济圈的振兴。
华商晨报:从理论上看,共赢已经是天津与辽宁共同的话题,但在实践中,如果出现一个大家都感兴趣的项目时,会不会消减了共赢的局面?
邢春生:这需要从两方面来努力,一个是市场来发挥作用,市场的调节作用,让彼此的产业错位发展,打造特点各不相同的互不干扰的产业;还有就是政府协调,特别是在市场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政府出面沟通然后在重大问题上协调,进行产业错位发展,每个地区都发挥出自己的最大优势,比如说天津已经上了一个100万吨的乙烯项目,那么辽宁沿海经济带就不再上大规模的相同项目,而是转向辽宁更具优势的装备制造等行业。
华商晨报:但是在具体个例的执行中,您认为执行者会像您这样理性地考虑而放弃对某些项目的争夺?
邢春生:可能的。因为每个官员看似做决策,都是根据客观事物的发展顺势而为的。这个时期来说,可能石化方面的投资都集中在天津,但是冶金等行业的投资就可能集中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就像我刚才所说的,一方面要靠市场的调节机制,但是这需要成本的,非要在竞争中打拼个你死我活,然后尘埃落定;还有一种就是在苗头出现的时候,政府主动干预,防止在实践中的碰壁。所以,核心问题是,对外来说,滨海新区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共同提升了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前景。
有些产业是可共同发展的,只要市场容量足够就行,就像南方小家电制造,这个地区搞起来之后,旁边的地区也可做大。
关于大型国企落户
良好的基础建设不间断
华商晨报:无论是否成为国家战略,招商引资是目前中国各地区发展经济的普遍方式。值得关注的是,最近几年,很多超大型国企比如中石油、中石化等纷纷落户天津,让其他地区很羡慕啊。
邢春生:这是必然的。看上去是来自中央的支持,但是深究每个企业落户,绝不是中央指令性的,往往都是国企的自主选择。
这方面,天津努力了很多年。大型基础建设,港口的建设,我们不间断建设了多少年。比如说天津港的航道,实际上海域条件不支持大型港口的建设,但是经济发展需要对外往来,所以从新中国成立后,就不断地挖深航道,挖到今天已经深挖了20米,每年都要进行很大规模的投入。
华商晨报:就是说,不能光看滨海新区有收获,没看见滨海新区的付出。
邢春生:对,为什么大型国企纷纷落户天津?那是需要考量很多条件的,良好的基础建设,大型的港口,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低廉的投资成本。
华商晨报:有个值得重视的现实,有些地方每届政府的执政思路会发生变化,这会不会影响地方发展的连贯?
邢春生:在开发滨海新区的问题上,天津历届政府是一致的,因为这也很容易理解。我们就一个天津港,我们也知道天津港对天津的重要,把天津港搞好了,天津的发展才有希望,所以从来没中断过对天津港的投资建设。
华商晨报:但是,对辽宁来说,现在已经有多个港口了。
邢春生:辽宁沿海经济带是个大手笔啊。天津就一个港口,建设起来都这么费劲,而你们有那么多的港口,所以从难度上来说要比天津大得多。几个地区同时开发,肯定有个怎样协调的问题,这方面的难度也比天津大。辽宁几个港口应该有个建设以及运输的合理配置问题,如果只靠几个城市彼此协调的力度恐怕不够,这些就需要上级机关来总体协调。
关于管委会特殊性
管委会需要更多的权力
华商晨报:这是一个在全国范围来说都具有共性的问题,我们知道全国各地都有不同级别的开发区,而开发区的机构基本上都是管委会。从性质上来说,管委会只是政府的派出机构,因为没有人大机关,在行政授权上总让人有不同的感觉。
邢春生:这是个普遍的问题,而且随着各地管委会的运行,大家也都逐渐地感觉到这个矛盾的存在。
凡是一个特殊经济区的提出,一个最简便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政府派出一个专门机构,优点当然是刚才说过的效率高简洁,没有过多的程序上的要求;但是缺点在于没有宪法授予的权力,比如说没有土地的调配和规划的权力,另外它也没有财政,这就限制了它的发挥。
所以浦东就进行了尝试,从最开始的派出机构管委会,变成了政府形式,但是现在又感觉到虽然在权力配置上有了,但在效率上又失去了。所以宏观上是政府,但在底下又建设了功能区,以小管委会的形式发挥效率的优势。
我们现在准备改革,把经济开发权和行政权统一起来,在不打破原有的行政区的框架下,也能组织开发区的建设。胡总书记在广西北部湾视察时,还向北部湾推荐过我们的经验。
辽宁沿海经济带分属不同地区,如何协调彼此工作,我们曾经给辽宁提出过我们的建议:“一个强调、两个延伸”。“一个强调”就是建立一个统一的指挥管理机构,将更多利于地区发展的事权(政府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对所辖区域的社会事务进行行政管理的权力)过渡到管委会上,比如财政权。“两个延伸”就是功能区的开发建设向行政区延伸,行政区的社会管理功能向功能区覆盖。
通俗点儿说就是,对于辽宁沿海经济带可以视为一个大的经济区,它的任务就是经济开发,但涉及每个点的时候,就是一个行政区。行政区的社会服务功能最好覆盖到你负责的地区,你只管政府的服务功能,至于其他的建设权力交给管委会。
华商晨报:您说的管委会应该得到更多的权力,但是作为一个派出机构,因为没有人大等监督机构,是否会造成腐败以及决策出现重大失误等问题。
邢春生:不能因噎废食。一个有效率的机制对地区的发展非常重要,不能因为有腐败或者决策失误的可能,就不授权,就不去发展地方经济。
我们要从机制上最大可能避免不好的情况出现,从现在来看,政府派出机构是最合适的。政府给它的赋权是不够的,瓶颈在于宪法规定,土地财政规划等方面的权力都交给行政区政府,但是,如果这样做,以政府为形式出现的管委会,在做出决策时就要通过四大班子讨论等程序,这必然会影响效率。所以,管委会应该掌握一部分土地,掌握一部分资金,也就是说事权的合理配置。
华商晨报:由于简化了程序,在建设中也许会发生公众不理解的事情,如何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
邢春生:对辽宁来说,应该成立一个辽宁沿海经济带委员会或者叫管理办公室,对沿海经济带统筹管理。在每个点都有派驻机构,对派驻机构应该赋予更多的事权,比如说规划的权力等。而每个地区的政府则应该把重点放在社会服务功能上,至于开发区的建设,则减少参与,交给上一级的沿海经济带管委会管理。
关于金融创新
应成立建设投资基金
华商晨报:金融业往往是衡量一个地区发展的重要指标,在这方面天津曾经有过“港股直通车”(内地居民可以直接购买港股)的尝试,虽然后来被叫停,但这种尝试给滨海新区带来了很好的金融声誉,在金融方面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可以分享?
邢春生:各地都在做,国家现在的情况是有利于金融创新的,因为国家现在有了足够的实力。我们有这么多的居民存款,不能有效地转化成投资,缘于我们的融资渠道狭窄,除了银行放贷就是股市,但这些都是不够的。要进行金融业融资的创新,只要风险可控,就可能有好的效果。
华商晨报:但是创新往往带来很多不可预测的问题,比如说天津的港股直通车就被叫停了。
邢春生:停的原因有很多。港股直通车设置的规则非常多,这个方案在国家外汇管理局通过了,但是还没有经过银监会和证监会统一的完善,特别是赶上了金融危机,所以只是暂停。
天津第一家成立了产业投资基金,不到两年的时间,国家就批准了10家产业投资基金。如果辽宁没有,那么辽宁就应该向国务院申请成立。
华商晨报: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产业投资基金?
邢春生:产业投资基金分公募还是私募,所谓公募就是公开发行,私募就是几家有实力的企业共同投资,将资金投入到一个有发展潜力的行业。天津目前有两支产业投资基金,都是私募性质的,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核心的一点就是搞活我们的资本市场。
改革是个公共产品,有了好的方式大家都会从中受益的,不能以狭隘的地方利益去考虑,而是要有全局的眼光。
华商晨报:现实是,金融危机依然严重影响着经济,在当下,滨海新区有何对策?
邢春生:金融危机的影响是存在的,但是国家4万亿的投入起到了拉动的作用。滨海新区在今年第一季度的GDP就提高了22.3%,主要都是投资拉动。
关于民生
要提高百姓生活水平
华商晨报:上升到国家战略之后,能给老百姓带来直观的利好感受,而开发地区房价的上涨,反而让老百姓有不舒服的感觉。
邢春生:我们要把握好地区经济发展和商务成本之间的关系。因为既要控制商务成本吸引国内外的投资者,又要实际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准。这需要有一个过程。
华商晨报:滨海新区有一个细节让我感触很深,你们有一个公开电话,无论是投资者还是普通人,打这个电话有自己的诉求之后,都会得到积极的回应。
邢春生:这只能让管委会在思想文化上更加开放,要有一个更加开放的心态,展现出最大的诚意,来吸引国内外的投资者。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