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农产品价格上涨:当前通货膨胀的根源?
2008-04-09 10:28:42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高级金融分析师
昵称:新手来了
发帖数:10307
回帖数:1341
可用积分数:180790
注册日期:2008-03-12
最后登陆:2010-11-14
主题:农产品价格上涨:当前通货膨胀的根源?

2007年以来,我国CPI呈加速上涨趋势。2007年8-12月依次为6.5%、6.2%、6.5%、6.9%和6.5%,2007年全年CPI上涨4.8%。进入2008年,上涨更为迅猛;2008年元月份为7.1%,2月份更是达到惊人的8.7%。物价上涨为何如此之快?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在当前防经济过热、防物价全面上涨的大背景下,第九届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经济学家各抒己见,纷纷探究通货膨胀的根源。

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和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刘遵义都认为现在面临的通货膨胀,主要是外部因素导致的,即能源和粮食价格的上涨等外部因素导致。樊纲指出这种成本推动的价格上涨、收入型的价格上涨不是国内需求所决定的。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进一步说明通胀是进口型的通胀,主要是由能源价格的上涨和食品价格的上涨推动的。并不是中国的内部政策造成的全面通胀,是一个全球经济形势造成的通胀。

似乎农产品价格上涨的一些数据能够支持他们的观点。2007年4月份开始,全国生猪价格出现快速上涨趋势,特别是进入5月份以来,生猪价格大幅上涨,在短时间内形成全国性普遍大幅度上涨。这是自1997年以来猪肉价格涨得最高的一次。2006年10月到2007年6月份,生猪价格从每斤4.05元上涨到6.4元,8个月内上涨约58%,而大豆和玉米的价格分别上涨32.8%和22.1%。2007年,CPI上涨了4.8%,食品价格的贡献高达93%。

但是,国内一些农业问题专家,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韩俊、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和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黄季焜等并不认为农产品价格上涨是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

韩俊坚定地指出,迄今为止,并没有足够的实证研究证明是粮食价格上涨领先于通货膨胀。他指出,世界银行在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中认为,近20年来,在全球范围内,还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食品价格的变化会给全球通货膨胀带来较大压力,这是因为非食品消费项目价格变动比较平稳,甚至有所下降。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卢锋等利用均衡修正模型对中国1987~1999年粮价变动与通货膨胀关系进行分析,发现通货膨胀影响粮价变动,而不是粮价上涨导致通货膨胀。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王秀清等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具体测算了1981~2000年中国农产品价格上涨对物价总水平上涨的影响程度,发现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全国物价总水平的影响程度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王秀清等认为,不能一旦同时感受到粮价上涨和整体物价水平的上涨,就把原因归罪于农产品价格上涨本身。

马晓河分析农产品价格上涨的成因,认为是内外各种综合因素推动农产品价格上涨。农产品价格上涨只是结果,而不是原因。

他分析首先是货币。货币持续发行,超过了经济需要,使得货币供给和农产品的比例关系发生变化,所以引起农产品价格上涨。在体制改革之前,或者改革初期,货币的传导机制和现在有所不同。过去,农产品是统购统销,一旦政府决定涨价,这时候央行必须发行相等的货币给它配套,这时候是农产品价格上涨引起通货膨胀,引起货币发行。而现在,货币发行不是根据农产品价格上涨发行,货币发行是根据投资,根据外汇储备多少来发行。所以,这种情况下,货币发行出现过多以后,引起农产品价格上涨。这次农产品价格上涨一个很大因素是货币效应。

第二,这次农产品价格上涨,与经济发展周期有关系。在上升期的时候,往往农产品的需求大于供给,这个时候会产生蛛网效应,就是需求每超过供给的1%,它的价格上涨都是1%,是一种放大效应。三次农产品价格上涨,都与中国的高增长阶段有关。一旦高增长完成以后,到了低谷阶段,或者收缩期,农产品价格准跌。

第三,农产品生产成本上升是拉动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内在原因。六类农产品生产成本在2003年到2006年之间,涨幅非常大。三种粮食费用总成本上涨了18%,其中土地租金上涨最快,就是这次农产品价格上涨成本因素里面土地租金上涨最快,其次是物质因素。包括蔬菜、油料、棉花都是一样。养猪的成本上升,是属于物质费用增加引起的。

第四,国际农产品价格行情的上涨,增加了中国国内农产品的预期。因为国际农产品价格上涨对中国是两种影响:一是直接影响,比如说油料、大豆、棉花产品因素会顺着产业链、加工链影响它的价格。二是预期影响,国际农产品价格预期对生产商、经销商都会产生影响。但这次农产品价格上涨,主要是国内因素。国际因素是辅助的。

而黄季焜更是认为通货膨胀并没有出现,2007年下半年至今的物价上涨主要是食品价格的快速上涨,是相对价格的上涨,它同一般意义上全面性的通货膨胀有本质的区别。从2007年下半年以来,食品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长幅度都在15%以上,并出现不断增长趋势,2008年2月同比涨幅高达233%。在2007年6月至2008年2月间,食品价格提高对整体价格上涨的贡献率达85.92%,平均88%。同期,一些非食品类价格还下降了,非食品类价格上涨的主要是住房类价格,但2007年以来它的涨幅同前几年的涨幅基本上保持一致。在食品内部,涨幅最多的是猪肉和食用油。2007年7月以来,猪肉价格的月度同比增长幅度平均达71%,食用油为40%,蔬菜为23%,粮食月度同比增长幅度仅为5.3%。总之,2007年下半年以来的物价上涨是相对价格的上涨,是结构性的价格变化,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通货膨胀。他指出,能源价格升高和生物质能源的发展是全球食品价格上涨的根本原因。

国际食品政策研究所乔驰?冯?布朗分析,从需求看,人均收入提高,消费偏好也随着城市化和生物燃料的生产补贴发生变化;从供给看,生产率增长缓慢,存货量低,天气气候的变化也极大影响了供给量,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世界农业格局的失衡和农产品价格的飞速上涨。

虽然大家在通货膨胀的成因上看法不尽相同,但专家们几乎都认为通过控制农产品价格来压制通货膨胀并不可取,更多的还是应该通过货币和汇率政策来改变目前的局面。刘遵义指出,通过进口能源、农产品和粮食降低农产品的价格来控制通货膨胀有一定的约束条件,并不是说每次都能够成功。因为国际市场供应量是有限的。另外,能源的价格或者农产品的价格也不是由中国一方制定的,它是国际市场博弈的结果。现在有些商品价格正处于一个相对高峰时期,这样的时期去购买,可能也不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做法。

韩俊、马晓河和黄季焜一致认为农产品价格上涨并不可怕。马晓河认为今后中国的农产品价格在世界来说将会属于相对较高的水平,上涨是一种趋势。黄季焜把目前全球食物价格提高看成一个未来中国及全球农业发展的希望,认为没有价格的提高就没有农业发展的前途。韩俊则希望中国农产品价格涨上来就不要跌下去,同时希望不要过多地指责农产品价格的上涨是通货膨胀的原因。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