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上海国资改革淘金:九大领域和两大投资组合
2009-08-18 16:35:03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昵称:stock2008
发帖数:26742
回帖数:4299
可用积分数:25784618
注册日期:2008-04-13
最后登陆:2020-05-10
主题:上海国资改革淘金:九大领域和两大投资组合

 2009年4月8日,上海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工作会议召开,这标志着在2008年9月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之后,上海国资国企改革进入实施阶段。


  随着上海建设“两个中心”目标的确立,近期上海国资改革进程呈现加快迹象。6月29日至8月13日,上海方面发布了一系列相关文件,此外,市国资委下属已有36家企业集团上报了三年行动规划。这一系列举措意味着上海国资改革即将驶入快车道和规模运作期。

  一、上海国资改革的目标和方式

  1.根本目标:产业结构调整

  通过改革,上海要逐步实现国资从传统产业、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城市基础设施领域集聚。至2010年,50%左右的经营性国资要集聚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城市基础设施领域,同时将80%的经营性国资分布在大型、特大型企业集团,以及80%的制造业大型企业国有资产要集聚于开发区、园区和基地。

  2.具体目标:40%经营性国资证券化

  “十一五”期间,上海要逐步收缩市国资委出资监管的企业集团户数,由目前的40余家减少至30~35家,同时,还要实现经营性国有资产向上市公司的集中,国资证券化率由2008年末的18%提高至40%。2008年末,上海国资总量11380.79亿元,其中经营性国资8159亿元,证券化率18%。我们按照“十一五”期间国有资产年增10%及证券化率40%的目标计算,至2010年末,将有约2500亿新增国资上市。

  3.集中与上市:改革主要方式

  上海国资改革的主要方式将是集中与上市。集中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优质资源的集中,形成规模优势,直接效果就是国资委出资监管的集团数目的减少;上市的目的是为了通过经营性国有资产上市实现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

  4.“两个中心”建设加速器:国资改革新使命

  随着上海“两个中心”发展目标的确立,上海国资改革也被赋予了新的使命。通过对全球几大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发展历程的研究,我们认为,在上海“两个中心”的建设当中,“政府主导为先、自然推动跟进”的发展模式是符合实际的切实选择,因此,国有资产整合将是“两个中心”建设过程当中的重要内容。

  二、寻找国资改革中的投资机遇

  1.主业与上市公司:四类企业集团的划分

  为了突出国资国企的主业发展,上海国资委于2007年12月和2008年8月分四批公布了国资委出资监管企业集团的主业,其中第一批和第二批为企业单位,第三批为投资公司,第四批为科研院所。按照主业规划,目前部分企业集团已经有比较明确的分工。

  在上海国资委公布的主业名单中,并未涵盖所有的出资监管企业集团,而且,也不是所有的企业集团都拥有实际控制的上市公司。我们按照这两个标准,将上海国资委出资监管的企业集团分为以下四类:

  第一类为已公布主业且拥有上市公司的企业集团。其改革重点会放在集团内部的资产整合方面,按照国资委拟定的主业借壳旗下上市公司实现优质核心资产上市或整体上市,与主业不相符的资产将按照主业相近的原则被剥离至其他集团。

  第二类为已公布主业但没有上市公司的企业集团。其改革重点首先会按照国资委制定的主业进行资产整合,然后以买壳上市的方式实现资产证券化,从而完成经营性国资的上市。

  第三类为未公布主业且拥有上市公司的企业集团。其在上海国资改革中或将处于被整合的地位,其现有资产将按照相近原则被并入已公布主业的企业集团,其下属上市公司或被重组,或被作为壳资源。

  第四类为未公布主业也没有上市公司的企业集团。与第三类相同,这些集团也将被整合至其他集团。

  2.集团间与集团内的整合

  我们判断,上海国资改革可能出现的整合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集团间的整合,主要目的是按照预期目标,实现优质资源的集中和国资委出资监管的集团数目的减少,如果这类集团旗下有上市公司,业务相近的上市公司之间或也会出现资产重组;

  二是集团内的整合,主要目的是使上市公司的资产更符合集团主业,从而实现优质经营性国资上市及集团整体上市的目标。

  基于以上思路,我们将可能出现的整合分类如下。

  未公布主业的集团与已公布主业的集团间的整合

  按照业务与资产相近的原则,未公布核定主业的集团可能被整合至已公布核定主业的集团,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资源集中,达到国资委下属的集团数目减少的目标。

  已公布主业并有上市公司的集团内部的整合

  这类集团将按照核定主业进行经营和资产整合,由于旗下拥有上市公司,集团将充分利用上市公司实现核心资产上市或整体上市。

  (1)通过旗下唯一上市公司进行资产整合或整体上市

  这类集团旗下只有一家上市公司,或按照国资委核定的主业,通过资产注入,实现核心资产上市或整体上市。

  (2)资产整合初见雏形的集团

  这些集团旗下有一家以上的上市公司,前期已经进行过资产整合,基本形成了核心资产上市的雏形,预计后期进行大规模整合的可能性不大,但出于优化资产配置的目的,仍然存在微调的预期。

  (3)通过旗下多家上市公司进行资产整合

  这些集团旗下也有一家以上的上市公司,有的集团还未按照国资委要求实现核心资产上市,有的上市公司的资产与集团主业不符,有的上市公司之间的资产重复性比较严重,都存在继续整合的预期。

  已公布主业但无上市公司的集团的上市重组

  这类集团要实现核心资产上市或整体上市的目标,可以选择的路径有IPO或借壳、买壳实现优质核心国资上市。(见表1)

  3.关注九大领域中的国资改革

  上海确定了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九个重点领域,即新能源、民用航空制造业、先进重大装备、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制造业、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新材料、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为了实现到2012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重点领域产值达到11000亿元、比2008年增加4500亿元的既定目标,预计会对上述九大领域,尤其是新能源、航天航空、生物医药和海洋工程装备四个具有技术储备优势而缺少资本有效注入的领域实行资本注入。因此,建议关注这九大行业中具有技术优势、创新能力以及上海本地品牌效应,并能更多地带动相关服务领域发展的上市公司。(见表2)

  三、建议关注的两个投资组合

  1.基于基本面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组合

  海通证券、浦发银行、中国太保、振华重工、城投控股、张江高科、陆家嘴、上海汽车、上海电气和上实医药。

  2.近期具有整合预期的投资组合(见表3)

  (作者为上海证券研究所策略分析师)

  表1

  

  资料来源:上海国资委 上海证券研究所

  分类 已公布主业 未公布

  标准 主业

  有上市 上汽集团、上电集团、华谊集团、纺织集团、地产集团、建工集团、交运集团、城建集团、光明食品、锦江国际、百联集团、水产集团、东方国际、兰生集团、广电集团、仪电集团、城建投资、久事公司、申能集团、上实集团、联和投资、国盛集团、长江经济、上港集团 华虹集团

  公司 上药集团

  无上市 长江计算机、现代建筑设计、良友集团、衡山集团、外经集团、锦江航运、申江两岸 世博集团

  公司

  表2

  

  资料来源:上海证券研究所

  重点领域 产业规模 企业集团 上市公司

  新能源 500亿 上电集团 上海电气、

  自仪股份

  民用 200亿 国盛集团

  航空制造业

  先进重大装备 1200亿 上电集团 上海电气、

  上海机电

  生物医药 850亿 上实集团 上实医药

  电子 1500亿 仪电集团广电集团 广电信息、

  信息制造业 广电电子、

  上海贝岭

  新能源汽车 900亿 上汽集团 上海汽车

  海洋工程装备 1500亿 振华重工

  新材料 1000亿 华谊集团 三爱富、

  上海石化、

  金山开发

  软件和 3600亿 长江 张江高科、

  信息服务业 计算机 宝信软件

  张江集团

  表3

  

  资料来源:上海证券研究所

  股票 公司 所属 推荐理由

  代码 名称 行业

  600649 城投 综合 作为城建投资唯一上市公司,有资产注入预期

  控股

  600009 上海 交通 虹桥机场资产存在注入预期

  机场 运输

  600662 强生 公路 强生集团与久事公司出租车资产存在注入预期

  控股 运输

  600621 上海 通信 集团董事长身兼公司董事长,关注公司在仪电集团定位

  金陵 服务

  600171 上海 电子 第一大股东分立,有资产注入预期

  贝岭

  600073 上海 食品 股权上移,

  梅林 制造 有资产注入预期

  601727 上海 电气 作为上电集团最重要的子公司,有进一步资产注入预期

  电气 设备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