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头衔:高级金融分析师 |
| 昵称:明天涨停 |
| 发帖数:20129 |
| 回帖数:1193 |
| 可用积分数:98351 |
| 注册日期:2008-03-23 |
| 最后登陆:2010-12-27 |
|
主题:万科再次融资 凸显三大优势
8月27日万科公告了公开增发方案。内容包括:拟发行不超过招股意向书公告日总股本8%的A股;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不超过112亿元;采取向原A股股东全额优先配售;剩余部分采取网上、网下定价发行的方式等。
本次募集资金共投向15个项目,92亿元拟用于天津东丽湖万科城、东莞虹溪诺雅等十四个住宅项目的后继开发建设,20亿元募集资金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
增强规模纵深优势
从募投项目来看,区域分布合理,盈利前景看好。本次募集资金项目主要分布在深圳、东莞、天津、重庆、沈阳等地,既有市场最为看好的一线城市,也有盈利潜力巨大的二线城市。其中,包括深圳第五园、杭州良渚等一线项目,具有比较好的区位条件,地段位置好,获取成本低于周边可比地价,具备较强的盈利优势。此外重庆、沈阳作为区域核心城市,房地产市场刚刚起步,区域市场的繁荣预示着二线项目盈利能力很有可能超出预期。一二线城市同时发力,将为公司提供更大的腾挪空间。
另外,根据万科中期披露结果,截止2009年6月30日,万科持有现金268.8亿元,处于行业内的领先位置。同时随着本年销售速度增长,万科调高了年度计划新开工面积,包括现有募投项目在内,万科共有在建、拟建项目153个需要资金的后续投入,在建开发面积约905万平方米,由于项目后续开发所需资金量较大,可投资机会较多,公开增发显得尤为必要。万科选择在此时进行融资,将保证其更为充足的资金储备,满足项目开发的资金需求,从而进一步强化现有的规模优势。
体现稳健发展策略
根据万科中报披露情况,1~6月份,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8.1亿元,净利润25.2亿元,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6.4%和22.5%,公司的净负债率为10.7%,比2008年末下降22.4%,公司业绩稳健增长,财务状况安全。保证增长的持续性和经营的稳健性,对万科这样的大型的房地产企业尤为重要。
鉴于万科的货币资金和总资产比率仍低于同行水平,销售收入增长对资金需求规模的绝对量较大,从持续增长和发展的角度看,融资将进一步增强其资金实力,有助于公司更好的应对市场变化,保持经营的灵活性和财务的稳健性。配合公司的发展步伐,提高后续成长潜力。
另外,鉴于当前宽松的货币环境,对企业融资比较有利,且未来不排除出台信贷紧缩政策的可能性性,百亿元的增发确保其更加充足的资金储备,有助于应对市场变化,一旦市场再次出现波动,万科可以借此减低风险、把握可能的机遇。
推进股东价值实现
根据此次增发公告 “增发的股份数不超过发行前股本的8%”,“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不超过112亿元”的说法,这一数字低于今年以来公告公开发行预案的公司发行股份占原有股本比例的平均值21.8%。公司此次增发对股本的摊薄较少,对老投资者利益的冲击不大。从融资规模上,管理层显然践行了长期强调的“股东利益至上”的理念。
从融资的频率来讲,万科上市21年以来共进行9次融资,平均2年多进行一次。按照地产开发周期,募集资金通常安排在未来2年内投入项目使用完毕,万科2年多的融资频率,用行业的眼光来看,算是一个比较合适的。
根据wind资讯统计,万科作为A股市场持续分红年限最长的公司之一,从分红派现和募集资金的比例来看,其在中国上市房地产公司中排名稳居前列。近两年在行业调整的背景下,公司的股价波动虽然比较大,但上市以来的复权股价增幅在A股中仍然名列前茅,相信此次融资将进一步推动公司未来的业绩发展,提升股东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万科在不同场合表示将实现发展方式从“速度规模”到“质量效益”的转变。公司近期已通过集中采购、开展对标、控制管理费用、调整拿地策略等一系列措施降低成本。万科的新一轮融资,或将在此背景下加速资金的使用效率,扩大公司的盈利空间。其思路已相当明确,即通过控制成本,借力资本市场,加速公司向质量效益成长方式的转型,提高股东的回报水平。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