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大牛股 |
发帖数:112606 |
回帖数:21874 |
可用积分数:99862425 |
注册日期:2008-02-23 |
最后登陆:2025-07-14 |
|
主题:抄底就是人弃我取
说起抄底,王亮就眉飞色舞起来,话语中透露着对工作的热爱和自信。2008年年底市场最为恐慌的时候,他的几次成功抄底带来了今年稳健的翻倍收益。“投资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人弃我取’”,王亮这样说道。
抄底深发展
2009年1月12日晚间,深发展发布业绩预减公告,并且计提了巨额的拨备,他仔细研读公告,对市场情绪进行了摸底。当时,股指尚在1800点附近徘徊,市场人气仍较为低迷,一些比较年轻的基金公司研究员在电话里对他说:“你等着数跌停吧。”不过他却知道“抄底”的机会来了。
上市公司业绩下降的原因很多,有的是经营不善、管理水平差,有的是原材料价格上涨太多、政策管制等,但深发展当时的业绩预警没有任何经营上的原因。王亮说,自己很纳闷,但仔细思考,发现这是实际控制人的一招暗棋。
他说:“深发展其时的第一大股东新桥投资,意图退出深发展,正在寻找好的买家,于是在财务上进行了超额的拨备提取,为的是2009年有更好的业绩增长,同时让银行的资产更漂亮一些。”于是1月13日早上,趁深发展大幅低开,他大举买入。此后的几个月内,深发展实现300%的上涨。
潜伏中集
同样的经典操作还有“抄底中集”。2008年国庆前后,中集集团的股价一直徘徊在7元左右,王亮断定中集百年难遇的时机到了,于是杀入20万股,但随后伴随市场非理性的下跌,中集下挫至6元的更低价。
王亮说:“我记得,当时市场情绪极为恐慌,很多人判断指数将跌到1300点,甚至更低。受出口形势的影响,当时市场上主流的观点是:“中集的集装箱已经全线停产、工人放假,经济危机可能使中集很难熬。”
但是他却越来越感到“抄底”的兴奋,因为通过对中集的数年研究,他了解到中集的资产质量很好,而且存货(钢材)也仅仅是一个月的生产备料,订单化的生产使得中集成为一个轻资产的企业;促成他交易的另一个重要判断是:市场上已经没有任何券商发出有关中集集团的推荐报告,甚至调低评级的都没有了。
这是“人弃我取”的最好时机。于是王亮再度在6元左右买入了中集,而随后中集A的股价又跌破净资产到5元,中集B也已经跌到4港元,他又把自己所掌管的基金的40%港元资产买入了中集B。因为当时很多散户忙不迭地抛售,他的买单并没有影响到中集B的股价,如今在中集上已经轻松获得100%以上的收益。而王亮表示还将继续持有下去。
【投资理财建议】
当记者希望他给读者提供一些投资理财建议时,信奉价值投资的王亮说,他经常在买股票之前问自己三个问题:
1、市场情绪是否还不足够恐慌?
2、股价下跌是不是因为永久损害公司商誉的事情而发生?
3、这个公司所处的行业是否是将被淘汰和替代的行业?
王亮 财富同道会首席经济学家、V6.com.cn首席证券分析师,《第一财经日报》、法国《费加罗报》中文版、《名望》等多家媒体的特约财经评论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