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交通银行率先出新规 风声骤起二套房贷要收紧
2009-11-08 11:40:01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分析师
昵称:股市密码
发帖数:4589
回帖数:427
可用积分数:181802
注册日期:2008-06-29
最后登陆:2010-11-09
主题:交通银行率先出新规 风声骤起二套房贷要收紧


  二套房贷将收紧?

  近日,交通银行总行下发通知,要求从11月15日起对二套房的审核标准,由原来的以个人为单位,变更为以家庭为单位。如此,交通银行事实上已经率先收紧房贷,而此举会不会引发其他银行跟风?

  事实上,房贷收紧的消息最近一直在断断续续传播。10月底开始,上海、南京等地陆续有消息称,从2008年10月27日开始执行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最低打7折的优惠政策将在2010年初结束,房贷利率有可能恢复至人民银行的同期基准利率。与此同时,南方部分城市关于第二套房贷政策收紧的消息也传得沸沸扬扬。“我们行在河北一直执行的是以家庭为单位认定。但是可以肯定的说,最近确实房贷在收紧,发放条件也更为严格。而首套房的7折优惠,也有可能不久后叫停”,记者采访交行石家庄一家支行时,信贷经理告诉记者。 这位经理同时表示,对于第二套房房贷他们执行是基准利率,并没有上浮10%,虽然总行没有明确通知,但也有消息称二套房可能将执行上浮利率。

  或因银行控制信贷节奏

  而记者采访中,工农中建等其他银行均表示,没有接到总行或者银监部门关于房贷收紧的通知,但是房贷在执行上却均有收紧动作。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这种收紧,可能并非管理层真的要出限制政策,更多的是出自银行年底控制信贷规模增长的需要。

  某国有银行信贷部门人士对记者表示,经历了上半年的信贷狂飙,很多银行到年中或三季度已完成全年指标,三季度以后放贷明显放缓。银行主动收缩房贷,把年末作为信贷规模的控制期似乎已成为银行业房贷变化规律。二是目前房价进一步上涨,楼市隐现风险,再加之管理部门贷款“压力测试”、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等要求,房贷明显收紧也可以理解。

  这位信贷人士还向记者透露,对于银行而言,个人房贷业务一直是优良资产,银行一直比较愿意做。而建设银行河北省分行营业部的相关人员也表示,房贷中有50%属于第二套房贷。二套房贷政策如果严格执行的话,贷款者还款成本提升,所以银行方面对此也会比较谨慎。

  利息支出或骤增 购房者赶搭末班车

  虽然房贷收紧的风声还没有变成现实,但是不少有购房意愿的人却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加快了购房办贷款的节奏。

  石家庄正大中介一位业务员表示,最近一周的二手房成交量比上周提高了30%以上,其中不少客户的贷款属于二套房贷。交行前述信贷经理也告诉记者,最近半个月咨询办理贷款业务的也明显多了。

  简单算一笔账,就不难理解购房者的心态。以一笔30万元的贷款为例,期限是20年,如果能享受到7折优惠,贷款利率是4.158%,每个月还款1843元。如果执行基准利率的话,每月还款额2000左右,总利息将多出7万元左右。

  房地产股应声下跌 长期影响可能不大

  受房贷优惠政策即将到期以及市场传闻首套房利率七折或叫停的影响,房产板块个股几日来多数出现调整。4日,在沪指收红的情况下,房产板块整体下跌0.87%,居各板块跌幅之首。业内人士分析,房地产板块对房贷政策十分敏感,收紧风声造成房产股短期出现波动。

  而财经观察员叶檀表示,收紧二套房贷可起到一定效果,但用处不大,对投资者的心理影响将大于实际影响。只要房价继续高涨,能抵消购房成本,为抵御通胀预期,投资性购房仍会源源不断。

  目前来看,房价上升的预期能够轻而易举地抵消二套房贷首付提至4成、利率上浮的成本。即使到12月末,房产交易环节的税费优惠停止,并严格二套房贷后,这些成本累加相当于房价上涨6%。如果房价上升所获收益预期超过成本甚至达到10%以上,投资者毫无疑问会继续买房。

  相关链接

  住建部:

  房市优惠政策可能年底终止

  在经济企稳、房地产市场大热的情况下,房地产优惠政策很有可能在今年终止。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珏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鉴于目前经济回暖、房地产市场向好的形势,去年出台的一系列楼市优惠政策有可能在年底到期终止。被终止的政策可能包括契税、营业税减免;首套及改善型购房按揭利率7折优惠;房地产开发项目自有资本金低额度等。出于“保增长、扩内需”的需要,这些政策多为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由不同部门制定。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