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商品市场分歧显著 剧烈波动在所难免
2009-11-16 16:33:01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53
回帖数:21877
可用积分数:99900140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09-12
主题:商品市场分歧显著 剧烈波动在所难免

  宏观经济步入复苏还是衰退中的小反弹?商品市场将进入真正牛市还是已透支了未来上涨空间?尽管看法不一,但在上周六于北京举办的“期货与衍生品市场:创新发展的时代——2009第三届期货高管年会”上,不少专家认为,经济复苏之路不会一蹴而就,商品价格也将剧烈波动。对企业而言,利用期货等衍生品市场,进行科学风险防范和资产保值,将引发新的管理革命;对投资者而言,应制定合适投资策略,踏准商品涨跌步伐。

  商品市场分歧大

  宏观经济和商品价格走势是当前热论话题。北京中期总经理母润昌认为,进入2010年,全球经济增长将逐步进入小幅加速阶段,各类资产价格在此背景下将进入真正的牛市阶段。

  他认为,随着2008年的金融危机淡入尾声,经济复苏增长箭在弦上,经过2009年大宗商品快速见底,2010年将迎来商品加速上涨的阶段。母润昌通过分析CRB指数认为,2001年以来的牛市已经把该指数重新拉升到一个新的台阶,而这种上涨的背景是美元贬值以及以美元为首的货币体系信用的丧失;同样1971年的商品上涨背景是建立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上,两者具有一定相似性。他预计本轮商品依托的美元定价体系将遭受挑战,新定价体系将令商品价格重新站上一个更高的水平。

  但中期研究院副院长王红英认为,当前世界经济仍处于下跌过程中,并恰好是短、中、长周期下跌的交点,这似乎预示着几十年来世界经济赖以发展的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美国遭遇此次金融危机似乎难以逃过这次长波周期收缩的命运。在世界重新找到新的增长模式之前,需求难以恢复,当前市场的回暖更有可能仅仅是衰退中的一次反弹。

  就大宗商品市场而言,他认为,近期大宗商品市场已经积累了相当幅度的增长,特别是原油、黄金、铜等具有相当金融属性的品种,其背后逻辑是美元贬值与通胀预期,以及中国强劲需求推动了市场炒作。上游资源价格上涨将会导致成本推动型通胀的发生,这反过来又会加强对大宗商品价格的支撑。虽然预计央行宽松货币政策可能会因通胀而收紧,流动性紧缩将对大宗商品价格构成压力。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2009-11-16 16:33:10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2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53
回帖数:21877
可用积分数:99900140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09-12
利用期货工具避险正当时

  尽管分歧显著,但与会代表一致认为,经济复苏之路不会一蹴而就,商品价格剧烈波动在所难免。通过期货期权市场的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进行科学的风险防范和资产保值,可以帮助企业有效规避风险、应对危机,帮助实体经济稳健发展。

  北京证监局副局长孙才仁指出,中国的期货市场和期货业还是一个新生事业,就像十八九岁的年轻人,既不能完全撒手不管,也需要给它发展空间。只有这样,才能使这个市场和行业真正长大成材。当前是中国期货业规范发展状况最好时期,应在继续扎实抓好规范监管和风险防范的基础上,适当加快中国衍生品市场体系建设和市场创新发展的步伐,充分用好世界给予的难得历史机遇。

  “中国企业需要进行一场新的企业管理革命。”孙才仁表示,本次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表明,少数企业成功利用现代金融手段管理了外部风险,多数企业依靠传统的经营管理思维和手段已经无法有效应对国际经济和国际市场的波动风险。本世纪以来世界大宗商品价格的一度持续高涨,以及本次金融危机带来的沉重打击,充分表明了一个重要动态:21世纪的中国企业迫切需要进行一场新的管理革命。这场革命已经在本世纪初悄然开始,并在我国少数大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中得到了验证,今后的任务是如何启迪更多的中国企业自觉面对、深刻认识和积极投入其中。这对中国企业是一次世纪性的挑战,也是中国由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必然选择!

  “金融强,则国家强。”中国农业大学期货与金融衍生品研究中心主任常清认为,历史经验表明,一个经济大国的崛起,离不开金融市场和金融产业的高度发达。这次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应该从中汲取宝贵教训,同时,更应看清加快发展壮大本国金融市场和产业的迫切性。

  常清表示,顺应这种历史趋势,配合中国作为经济大国的崛起,应不失时机地建设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的国际定价中心。要顺应中国经济崛起和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新形势、新潮流,从规律性上加深对世界定价中心的形成和发展的认识,增强期货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围绕将我国期货市场建成亚洲时区的定价中心和形成公平合理的国际价格新体系的战略目标,群策群力,扎扎实实富有成效地推进改革创新。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