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分析师 |
昵称:注册了 |
发帖数:4791 |
回帖数:607 |
可用积分数:102678 |
注册日期:2008-08-20 |
最后登陆:2010-11-12 |
|
主题:四川长虹是否王者归来
四川长虹 (SH:600839)最新价:6.40 0.38 5.6% 看着指数慢慢的喝着热水,看着市场回落。想着还有那些故事没讲完呢?想起了一个老龙头,10年前曾经的市场灵魂,四川长虹[6.40 -5.60%]。那么他有啥故事呢?我找到一些,继续观察。下面的故事是否足够能动人呢:
1.未来大屏幕、数字化趋势再加上护眼和看球玩游戏一族的青睐,我们判断随着产能的扩张和成本的下降,未来长虹依靠技术和产业链优势进行“价格战”将是一种必然。从国内来讲,能和长虹在技术、产业链、渠道等综合方面媲美的厂商还没有,即使海信、海尔也只是在某方面比较强势而已,重要的是赶对了时候。而我们始终认为,后危机时代,国内真正有竞争力的电子信息企业应该是具备技术并在产业整合上突出的优势公司,像长虹之类的并不多见,亨通光电[29.48 -5.42%]应该算一个。
2.长智光电的达产使得公司在液晶链条上的短板得以补长,我们曾经详细研究过友达光电,对于其在液晶方面的技术和创新能力毫不怀疑,即使在LED背光面板方面都足够满足长虹彩电和日韩品牌一较高下。我们相信双方合作绝对是一种双赢的局面,友达光电渴望掌控下游资源,而长虹则需要修补液晶上的不足,同时还不能投入太多的资源。二者实在是各有自身的优势,同时短板也都很突出,所以我们认为其合作跟其他彩电企业建立的模组合作模式不太一样。原因有三:(1)友达光电是一家非常有远见的企业,未来的业务重心向大陆转移是犬势所趋,没有掌控下游资源的友达光电和大陆彩电巨头合作是一种必然;(2)长虹重新崛起是早晚的事情,其芯片、模具制造、渠道、品牌以及在数字电视领域的布局都非常优秀,可以说长虹王者归来是大概率事件;(3)友达光电占51%股权,而且有现成的厂房和工人以及渠道,利益所趋。IBM、微软、友达光电都看好的企业,我们又为什么没有信心呢?
3.OLED项目技术来自韩国公司,虹视是迄今为止中国唯一一家开发出AM-OLED(主要应用于大尺寸领域)产品的企业。对于发展OLED产业,虹视主要分为两步走,第一步是将小尺寸进行产业化,第二步是着力发展大尺寸。目前,虹视已经开发出AM-OLED产品,不但拥有PM-OLED完整的生产线,AM-OLED中试线也已启动建设,而且拥有110多项专利,还有40多项专利在申请过程中。
4.借助于韩国子公司的PDP、OLED技术以及友达面板的优势,公司在平板电视产业链布局方面已经完成。接下来公司的工作重心将放在三个方面:(1)研究及生产步入正轨,提升产品盈利能力;(2)在前面基础上扩大PDP和LCD的生产规模;(3)对产业链进行进一步的整合,包括推进上游关键材料例如玻璃基板、浆料、芯辟、驱动IC等的研发和生产,提升中游面板制造环节的应用技术研发及成本控制,建立及优化下游渠道资源,不断提升公司品牌的美誉度和忠诚度。随着产能和销量的不断扩大,公司盈利能力将逐步释放出来。
5.我们之所以看好PDP项目前景基于如下因素:首先技术来自韩国公司和长虹自身团队合成,基本属于最顶尖的技术;其次,PDP屏占PDP电视成本4成左右,而LCD则在6成以上,芯片和驱动IC长虹有相当优势。在液晶面板价格依然偏低的背景下,长虹良品率和产能如果达到设计要求其产品就可以体现出非常强的成本优势;再次,数字化、大屏幕化正成为潮流,PDP在这两点上是优势,目前市场对PDP已经开始有所认识,未来将拥有自己特定客户群。乐观点看,未来央视一套黄金时段出现“长虹欧宝丽等离子”的广告不是没有可能。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