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垄断有功"有不思改革之嫌
2010-09-19 11:01:21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昵称:随便股民
发帖数:12604
回帖数:3292
可用积分数:1288062
注册日期:2008-02-24
最后登陆:2025-09-04
主题:"垄断有功"有不思改革之嫌

 在近日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刚卸任国资委主任一职的李荣融表示,某些行业出现垄断是正常的,是有利于中国经济的。此言一出,立马在网上引发热评。

  垄断会引发腐败,这不仅是个理论问题,也是严酷的现实。就以中国石油、电信、电力等行业而言,之所以价格一直高居不下,之所以行业员工数倍收入高于各行业,根本原因是垄断。或许有人会说,中国石油行业已分为中国石油、中石化等多家央企,已展开了竞争。表面看,这些行业都开设几个大集团,但是不要忘记他们都是国资委的儿子。儿子们之间可能存在某些竞争,但此种竞争却是在同一个父亲的管辖下。价格问题即使有波动,但不会影响整个行业大局。比如,我国宽带消费水平相当于韩国的124倍。有网评分析,从北美的洛杉矶打到中国的上海,每60秒钟大约三美分,而从中国的北京打到50公里外的廊坊,每60秒钟需要九毛钱。从美国的东海岸的纽约漫游到西海岸的旧金山,漫游费是0,而从中国的上海漫游到30公里外的昆山,漫游费是一分钟一块三。堂堂13亿人口的全球第一人口大国,因为行政垄断竟然仅仅只有两家移动公司,而另一家联通还是移动的同胞兄弟。中石油从大庆开采的石油,每桶成本不到十美元。中石化从波斯湾进口的石油每桶大约六十美元,可是中石油竟然能够把从大庆开采的石油卖到和波斯湾进口的石油一样的价格。每升五块钱的汽油甚至比美国加了资源税和其他的价格都高。因此,说电力、电信、石油等行业垄断不是没有理由。此外,垄断性行业形形色色的福利,本质上就是一种腐败。据一项民意调查显示,67.1%的人认为垄断企业的高工资高福利是对社会其他人群福利的掠夺,最终都会变成服务成本,由政府和公众埋单。。

  垄断是与公平相悖的,也是市场经济的大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根本是改革。推进市场经济就必须不断地解决垄断,这是毫无疑问的。当然,中国是从计划经济走过来的。计划经济靠指令,无选择地、强制性消费。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既定目标。人们看到,对于市场经济其内涵却各有各的理解。实际上,从官员计划经济滑向行政垄断经济也是自然的过程。于是,在这样一个大旗下,出现了一个又一个怪胎。这恐怕就是高官对垄断恋恋不舍的症结。但是,自从1992年中共宣布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不断地铲除垄断应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由于种种原因,时下中国某些行业垄断还不同程度存在,这也是客观事实。作为完善市场经济,需要引入行业竞争,但是却不能以此为由为垄断评功摆好,更不能把垄断当成金科玉律。网友清晰地记得:2005年李荣融曾表示,石油、电信、电力等行业不存在垄断,已经形成一个基本竞争格局。当年,此话一出,口水如潮。仅五年之后,李荣融却称“某些行业出现垄断是正常的”,开始为“三桶油”的垄断辩护。为垄断评功摆好会引发什么问题?依笔者之见,除了向垄断行业打气,恐怕还有对公众有负面作用,最大的误导就是一句话:不思改革。或者说,高官的“垄断有功论”是不思改革的信号。

  人们知道,时下有一些行业处于既得利益的需要,不思改革,把垄断看成自己坐享其成的资源,既阻挠了人们改革的动力,压抑人们改革的积极性,因此,对垄断的负面影响不能低估。过去在经营中,央企提供了巨额税收,也为公众就业创造了一个机会,这些都是事实,但决不能成为垄断有功的理由。央企要进步需要改革,唯有不断缩小垄断,才能有效促进央企不断地进步。

  而今,国资委前任领导公开推广垄断,肯定垄断似乎给人们一个感觉:在央企改革方面,困难颇多,最大的困难恐怕是管理机构、管理官员改革的意识仍然不到位吧!近来,在纪念深圳特区30年时,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的讲话中再三呼吁人们推进改革,深化改革。而今,“垄断有功论”令人们看到了改革的艰难。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