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分析师 |
昵称:灰太狼 |
发帖数:2107 |
回帖数:134 |
可用积分数:214949 |
注册日期:2010-03-01 |
最后登陆:2010-11-10 |
|
主题:中国石油之父李四光与北戴河冯树合
在北戴河联峰山东南麓的丛林之中,有一座中西合璧式的别墅。别墅周围环境幽雅而别致。庭院外绿树成荫,庭院内阳光充溢,和谐宁静。
这幢别墅占地22.717亩,建筑面积575.99平方米,晚清时期为德国人建造,建筑式样原为纯西洋式,转卖给民国时期大军火商雍剑秋后略加修改。
1964年,毛泽东亲切会见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 后来雍剑秋将这幢别墅转卖给北洋政府交通部次长徐世章。徐世章(1889——1954),字瑞甫,号濠园,天津人,是中华民国第四任总统徐世昌的堂弟。徐世章早年毕业于比利时列日大学商学院,得学士学位。1911年赴意大利担任万国博览会审查委员。继赴英、法、德等国考察商业及铁路行政。
1912年回国后,先后任交通部路政司属官和京汉铁路管理局副局长、津浦铁路管理局局长。1920年起,任交通部次长兼全国铁路督办和交通银行副总裁、中国国际运输局局长、币制局局长等职。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奉系失败后,徐世昌大总统被直系军阀逼迫下野。他由北京西五条胡同携家眷乘车赴津,来到天津意大利租界十弟徐世章住宅暂住,后迁入英租界味哆士道新居(今和平区泰安道)做寓公。徐世章也随之去职,隐居天津,任铁路学院名誉董事、天津耀华中学董事、工商学院董事长、天和医院懂事长等职。徐世章一生酷爱文物的收藏与研究,斐声海内外。他去逝后,家属遵其遗嘱,将其收藏的珍贵文物2750件无偿捐赠给了国家。1956年,家属又将在天津的56所房屋捐赠给天津市人民政府。徐世章的五女儿徐绪玲在这幢别墅居住时与北戴河开发奠基人朱启钤先生的四孙朱文榘先生相爱后结婚。1953年初,徐世章家属将此别墅转卖给新建的地质部疗养院。
1953年6月18日,地质部党组向周恩来总理报告称:“李四光部长因患动脉硬化症,曾在协和医院休养过一星期,准备天热时去青岛或北戴河休养。”总理批示,到北戴河休养。这年夏天,李四光来到北戴河,住在这幢别墅里。北戴河的美丽风光,让他心旷神怡,优美的修养环境使他病情很快好转。他经常漫步于联峰山上和海边沙滩,考察这里的地质构造。他对联峰山的花岗片麻岩山体构造很感兴趣,拍了很多照片;他又仔细观察了海滩上的砾石,特意将各种各样的砾石搜集了一大袋子,让人回北京测量了它们的放射性,从中发现了具有开采价值的独居石、绿帘石等重要矿产。这一年,朱德总司令和李富春副总理也在北戴河休养。一天,他们在海滩上不期而遇,李四光向他们详细汇报了他对北戴河地质地貌的考察结果,引起了他们的浓厚兴趣。第二天,朱德特邀李四光游览联峰山,在联峰山龙山景区岩石旁,朱德、李富春听取了他对山体构造的现场讲解。1954年夏天,李四光第二次来北戴河休养,仍居住在这幢别墅里。当时,他刚刚完成了《旋卷构造及其他有关中国西北部大地构造体系复合问题》的学术论文。为给这一论文提供图件,在北戴河休养期间,就在这座别墅里,他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绘制《燕山运动以来中国西北部大地构造相发展的综合简图》工作。这一论文及附图发表后,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成为他一生最重要的地质研究成果之一。
1889年10月26日,李四光出生在湖北省黄冈县龙山街一个贫寒家庭里,父母给他起名叫李仲揆。13岁那年,他到武昌参加湖北省新生入学考试。在填报名单时,误将姓名栏当成了年龄栏写了一个“十四”。随后他将错就错,把“十”字加几笔改写成“李”字。但“李四”这个名字不好听。他正寻思间,抬头看见中堂上挂着一块匾:光被四表。于是,他灵机一动,在“李四”后面加一个“光”字。从此,李仲揆改名李四光。1904年7月,李四光因成绩优异,被破格选派至日本官费留学。1907年7月,李四光以优异的成绩从大孤高等工业学校毕业回国任教。1913年7月,李四光再次远赴重洋到达著名的英国伦敦泊明翰大学学习采矿专业。1917年7月,28岁的李四光顺利通过泊明翰大学学士考试。1918年李四光获得泊明翰大学硕士学位。1920年5月,李四光回到北京,就任北京大学地质学教授。1931年,泊明翰大学又授予李四光自然科学博士学位。1927年底,李四光应蔡元培之约,离开北大校园到南京主持筹建地质研究所,随后担任所长。这期间,李四光心情非常压抑。国民党反动派在上海搞的“四·一二”大屠杀,李大钊等革命志士的惨案使他深为痛心。他写到:“乱世之劫,形骸之秽,任之听之。此并非求哲理以自解,事实实如斯也。”失望之情,无以言表。1932年李四光重返北大地质系授课时,北大师生正准备为遇害的李大钊先生举行公葬,李四光得到消息后,立即拿出一笔钱送去。他还特地定制了一只大铜墨盒,在盒盖上刻着李大钊的名联“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十个字作为铭记。1936年5月,李四光从英国讲学回国后,立即起程赴安徽黄山考察。这次考察,找到了长江下游某地段确有第四纪冰川活动的证据。李四光兴奋地用英文写成《安徽黄山之第四纪冰川现象》一文,并附8张照片,发表在1936年9月的《中国地质学会志》上,引起了中外学者的极大关注。1937年夏天,李四光到庐山考察。当时,日本刚刚发动了芦沟桥事变,身在庐山的蒋介石、汪精卫邀请社会名流交换对时局的看法。李四光一见面就直抒己见:“现在再不打,别无出路!”汪精卫却大谈不对日作战的歪理。李四光毫不让步,忽地站起身来,拍着桌子与他争执起来,“不抗日会亡国,老百姓不能答应!”回到住处,他愤怒地对友人说道:“汪精卫是个卖国贼,此人可杀!”1948年8月25日,第十八届国际地质学会在伦敦开幕。李四光作为中国地质科学家的代表,在会上宣读了论文。会议结束之后,李四光夫妇来到了博恩默思海滨公寓,在静养身体的同时,观察着国内外时局的发展。1949年4月初,以郭沫若为代表的中国代表团赴布拉格出席世界维护和平大会。根据周恩来的指示,郭沫若给李四光带了一封信,请他早日回国。接到信后,李四光立即定好了由马赛开往香港的船票。但是由于当时英国到远东的船很少,要等半年时间才能起程。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将在北京召开,李四光作为全国第一次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筹备委员会代表之一,列入了政协会议名单,海内外媒体都报道了这一消息,李四光的名字出现在国内外大小报纸上。怀着兴奋激动心情的李四光,此刻恨不得马上回到新中国。与此同时,台湾国民党特务机构却在策划一个阻挠李四光回国的阴谋。国民党外交部密令驻英大使,要求李四光公开发表声明,拒绝接受共产党领导的全国政协委员的职务,否则随时都可以扣留李四光。李四光从朋友处得到消息后,当机立断决定立即回国。当晚,他单身一人渡过英伦海峡,来到法国。夫人许淑彬也起程秘密回国,3个月后,他们踏上了香港的土地。周恩来反复计算着李四光的行程,他指示叶剑英和华南军政委员会,要尽快查明情况,立即找到李四光的确切消息。在党中央的精密安排下,1950年4月下旬,李四光夫妇回到了北京,受到人民政府的高级礼遇。住下来的第二天,李四光接到一个电话,说下午有人来看望他。黄昏时分客人来了,一见面才知道是他仰慕以久的周恩来。“李教授,您辛苦了!”周恩来一进门,就紧紧握住李四光的手问候道。随后,又礼貌地与许淑彬握手。李四光抑制住自己激动的心情,动情地说:“我回国之事一直让您操劳,您受累了!”周恩来慈祥地说:“您回来了,全国的地质工作者就有了领头人,就有了主心骨。新中国是从废墟上建起来的,迫切需要您为祖国的建设服务啊。”李四光表示:“我希望将来能仍回南京继续搞地质科学研究工作。”周恩来笑着摆摆手说:“您要为新中国挑更重的担子啊!”中央希望他留在中国科学院担任副院长,协助郭沫若院长作好自然科学方面的工作。周恩来说:“郭老是诗人,也搞社会科学,但主要是文学家。搞自然科学的科学家有自己的脾气,讲求实际多一些。郭老待人非常诚恳,非常真挚,相信你们在一起工作是会配合的很好的。”在3个多小时的会谈中,李四光认真地听着总理的每一句话。在日后的科学院工作中,李四光牢记周总理的教诲,与郭沫若配合默契。李四光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的身份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同时还参加了同期召开的高教会议和中国科学院第一次院务扩大会议。在政协会议上,李四光的发言受到毛主席的赞扬:“李四光的讲话是科学的、爱国的、反帝的!” 会议期间,毛泽东亲切地接见了李四光。一见面,毛主席就说:“李四光先生,你回来了,欢迎你。你在政协会议上的发言讲的好!”由于时间很短,李四光来不及与主席详谈,但毛主席诚挚、谦逊和鼓励的话语深深地感动了他。李四光真正感到了中国科学的春天到来了,他看到了中国人民科学事业的一片曙光!
其后,李四光又担任中科院古生物研究所所长、地质部部长、中科院地学部委员、中国科协主席,第二至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71年,李四光因病去世。
李四光是中国地质力学的创始人,他创建“构造体系”理论,为我国石油勘探做出了重大贡献。他打破两个“洋神话”坚持认为:中国存在第四纪冰川,中国富藏石油!在他的理论指导下,中国探测到石油、铀矿,为“两弹一星”的顺利研制提供了重要能源保障。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