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高级金融分析师 |
昵称:新手来了 |
发帖数:10307 |
回帖数:1341 |
可用积分数:180790 |
注册日期:2008-03-12 |
最后登陆:2010-11-14 |
|
主题:IEA预测提价难抑中国石油需求
上个月成品油的提价未能令下游炼厂恢复盈利,预期优惠政策将继续
【《财经网》专稿/实习记者 李国健】国际能源署(IEA)认为,中国的石油需求主要受经济稳健增长推动,而非扭曲的低油价所致,目前的提价可能难以降低中国的石油需求。 “物品价格上升,消费者自然减少需求量。不过,这样的机制在中国并不能容易发挥作用。”国际能源署在2008年7月10日发布的7月份市场报告中称,“事实上中国被压抑的需求巨大,只是受到供应的限制。” 中国上个月将成品油价上调了约18%。但是国际能源署认为,汽车消费不太可能因此而下降。目前,中国大城市汽油价格平均为0.80美元/升,仅比亚洲最便宜的国家印尼(0.65美元/升)略高,比日本(1.85美元/升)则明显便宜。2006年4月,中国将大排量汽车的消费税从9%上调至20%,但是大排量车的销量丝毫不受影响。去年中国SUV车销量增长速度比小型车高出一倍有余。 国际能源署分析认为,中国此次上调油价主要是为了确保供应,以避免短缺对经济造成影响。调价之前,在北京、上海、广州、长沙都出现了成品油供应短缺。中国此前坚持采取通过补贴中石油和中石化、返还原油和成品油增值税和强制性措施,来保证供应。 国际能源署预测说,目前限制的油价还会上调,但是将会是逐渐上调,理由是目前炼油厂商仍然处于亏损。 国际能源署还认为,中国将会继续采用给予原油和成品油进口增值税返还的政策,除非此次上调油价足以恢复下游炼厂的盈利水平。 据其预测,2009年中国的石油需求将为平均每天840万桶。供应方面,中国石油生产量稳定增长,预计2009年产量达每天395万桶。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