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大牛股 |
发帖数:112606 |
回帖数:21874 |
可用积分数:99862445 |
注册日期:2008-02-23 |
最后登陆:2025-07-18 |
|
主题:中国石油,又见买入
最近一周里,充斥着太多行将见顶的迹象。
中信证券(13.54,0.00,0.00%)是内地数一数二的大型券商,也是拥有A+H系列股的两地上市公司,1月21日晚间,该公司宣布了近年间最大的融资计划,最多高达400亿元人民币,为了这个发行计划,据传中信证券还将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或香港设立一个离岸公司,注册资金约为1万美元。 按照过往的经验,只有在股市见顶或阶段性见顶时,对市场极度敏感的券商才会这样做。例子很多,之前的一例就是近期的热门股中国平安[微博](45.59,0.00,0.00%)。 股市的概念轮换也非常快,短短的两周内,从B转H股概念,到A+H股概念,再到深圳前海概念,每个概念的热度都不到两个交易日。
先说B转H股概念,始作俑者中集集团(13.94,0.00,0.00%)半个月创下升幅超30%的纪录,即将在香港B转H股的万科,刚一复牌,A股和B股就联袂涨停。香港的不少券商高管表示,万科H股一旦在香港上市,股价有可能超过A股,成为A+H股中屈指可数的“反溢价股”。一个佐证是,万科在香港的子公司万科置业1月23日宣布联合香港地产巨头新世界(6.69,0.00,0.00%)集团以34.34亿港元竞得香港港铁荃湾西站项目,4.31万港元/平方米的均价竟然创下了香港的地王。 去过香港的投资者都知道,荃湾只是香港偏远的一角,通常地价仅相当于港岛中心区的1/10。事实上,现在,只有资金实力雄厚的地产商才有能力拿地,万科的动作从一个侧面反映,地产股在市场上的获利能力已大大增强。 深圳前海概念也令不少个股大受其益,姑且不论在深交所上市的华联控股(3.78,0.00,0.00%)、深长城(20.10,0.00,0.00%)、深物业等A股,就是香港的大蓝筹招商局国际,竟然也在短短的两天内大涨至28.4港元,涨幅达8.8%。其他三四线的前海概念股例如深圳国际、沿海家园,涨幅更高达18.3%和26%。 见顶的迹象虽然多,但是投行的举动却耐人寻味。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和黑石(Blackrock.Inc)是两个投资风格截然不同的投行,前者稳健,后者灵活,却在这个月内做出了不少一样的行动。
笔者辗转得到的数据显示,这两个投行自今年1月1日起,都在市场上调整了超过40个公司的仓位,摩根大通43个,黑石49个,频密度远胜去年。
它们都看好的公司集中在券商、煤炭和黄金开采。其中,中国神华(23.87,0.00,0.00%)和兖州煤业(17.63,0.00,0.00%)均得到增持。1月17日当天,黑石增持了94万中国神华,而摩根大通增持了667.7万股,它们的增持价都差不多,均在32.8港元左右。两个投行也同时增持了中信证券和招金矿业,其中,摩根大通增持中信证券605万股,每股均价19.52港元,黑石增持了58.3万股,未披露增持价。对于近期下降的中联重科(8.91,0.00,0.00%)和中兴通讯[微博](10.23,0.00,0.00%),两个投行的态度非常一致,都是“逃”。 不过,对于保险、航运和电气股,摩根大通和黑石的差异很大,摩根大通抛售的中国人保、中国太保(21.30,0.00,0.00%)、上海电气(4.05,0.00,0.00%)和中海发展(4.71,0.00,0.00%),黑石在买进;而黑石抛售的中国远洋(4.32,0.00,0.00%),摩根却在大手买入。 有意思的是,对于曾套住两地无数股民的中国石油(9.00,0.00,0.00%),摩根大通毫无举动,而黑石却积极买入。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