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兰州自来水苯超标直指中石油 倒逼兰州石化搬迁
2014-04-12 13:14:00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06
回帖数:21874
可用积分数:99864410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07-10
主题:兰州自来水苯超标直指中石油 倒逼兰州石化搬迁

《中国经营报》记者从甘肃省相关部门获悉,兰州市官方已于4月11日晚间正式确认黄河疑似被大量工业苯污染,由此导致兰州市威立雅水务集团公司出厂水及自流沟水样中苯含量严重超标。  据检测数据显示,4月10日17时出厂水苯含量高达118微克/升,22时自流沟(自来水一分厂与二分厂之间中间段)苯含量为170微克/升,11日凌晨2时检测值为200微克/升,均远超出国家限值的10微克/升的标准多达20倍。

苯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有毒,对神经系统、造血系统有损害,是一种致癌物,长期接触苯可引起白血病等病症。

目前兰州市西固区已停水,兰州市主城区各大超市发现,市民争相抢购矿泉水。兰州市政府11日下午做出回应称在未来24小时自来水不宜饮用,其他生活用水不受影响。

这已经不是威立雅水务集团公司在中国第一次出事了。在2007年7月间,威立雅旗下的青岛威立雅水务运营有限公司被曝出涉嫌向自来水管道排放污水,在当地居民中引起了震动。

威立雅水务再曝水安全问题

作为兰州市唯一的供水单位——威立雅水务集团公司屡屡爆出水务丑闻。除2007年涉嫌向自来水管道排放污水外,在今年3月6日,兰州市自来水出现大范围异味情况,随后兰州市环保、疾控、水厂公布的检测数据都显示水质达标,兰州市政府最后认定异味原因为氨氮含量较高,但仍符合国家标准。

但是此次的苯超标竟然超过了国家限值的20倍,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兰州市屡屡处于水危机的状态?

据本报记者了解,兰州市自来水主要水源来自黄河,而此次检测出苯超标的自流沟是连接威立雅水务集团自来水一分厂至二分厂之间的自流沟,该自流沟建于上世纪50年代,长约3公里,是全程封闭并且沿途没有任何排污口。

虽然在自流沟区间没有排污口,但是周边部分化工企业的一些管线与自流沟有交叉,从自流沟下方穿过。其一分厂是二分厂的即预处理厂,而二分厂供给全市居民的生活用水。

兰州威立雅水务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闫晓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经过检测发现,黄河的取水口和自来水一分厂的出水口所取水样苯含量均没有超标迹象。

“此次苯超标的原因初步判断苯污染出现在自流沟。”闫晓涛说。

本报调查发现,在这些自流沟附近有很多的化工企业,而苯超标的原因就是因为化工企业的肆意排污造成的。

记者实地走访获知,兰州威立雅水务第一水厂就位于兰州市居民用水的取水口位于西固区西柳沟石岗火车站附近,然而在取水口附近林立着很多的化工厂。其中包括中石油兰州石化分公司、兰州西固石油化工公司、纵横石油化工公司等大大小小与化工有关的200多家公司。

多位专家向本报记者表示,此次兰州自来水苯超标的原因可能是黄河水源地的上游区域的化工企业排污导致的,而水源地的上游区域正是化工厂林立的区域。

谁在污染水源地

黄河流域矿产资源极为丰富,随着这些矿产资源的迅速开发、利用,不但会有大量的废渣(包括煤矸石)排入自然会污染环境,而兰州市水源地上游的大量洗选尾矿水、赤泥排水、电厂冲灰水存入尾矿、泥灰库。使尾矿坝、库数量增多,容量暴满,自然会威胁下游水环境。

兰州是唯一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黄河兰州段水质的好坏,不仅事关全市人民的用水安全,而且直接影响下游城乡群众的生产生活。

据资料显示,黄河流域天然水质良好,PH值在8.2左右呈微碱性,基本可满足各种用水要求。但是目前黄河兰州段水环境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黄河干流水污染范围已从上游扩展到中下游,而且黄河支流污染均较严重。在黄河水中多环芳烃类、硝基氯苯类等有毒有机污染物已有检出,且浓度值比较高。另外黄河流域内各河流受总汞、总镉、总铅、总砷及六价铬等重金属类的污染状况。

在兰州市此次自来水苯超标的原因在于上游水质的污染,在众多化工厂的影响下,水源地的上游水质已经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据兰州市相关部门介绍,目前兰州市西固区水源地水质良好,目前矛头直指水源地上游。

另据世界环保组织绿色和平透露,兰州当地有过排污记录的化工企业,发现取水点附近有两化工厂曾有排污记录。其中“中石油兰州石化公司”曾在污染公示中明确标明排放“苯”。环保部2006年调查发现,全国7000多化工石化建设项目中的81%都设在江河水域、人口密集等环境敏感区,其中45%为重大风险源。

独立环境观察机构美财社的首席分析师黄少雄明确指出,就本次苯污染事件看,唯一的罪魁祸首就是中石油兰州石化,因为除了它之外,没有第二家企业可以让兰州黄河段或兰州水源地遭受如此巨大的污染。

黄少雄指出,拥有50多套各类化工产品生产装置的兰州石化,每年的甲苯产量接近20万吨,乙苯更是多达70万吨,其各类苯化工产品总产量接近100万吨。

  生态压力倒逼兰州石化搬迁

在新型城市化发展进程中,重化工和一些污染比较严重的企业远离市区成了目前共同的做法,兰州也不例外。

2012年,兰州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全力打好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整体战攻坚战实施意见》,按产业布局与园区发展规划,搬迁对城市大气污染影响严重的企业,推动工业企业分期分批向兰州新区、高新区、经济区和各县区园区发展,并将兰州石化搬迁改造工作提上议事日程。

在企业看来,搬迁新区也是件好事。据本报了解,早在2012年3月份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石油天然气公司”)就表示愿意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并在天然气供给等方面给兰州以倾斜支持,而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将有望从兰州水源地西固区整体搬迁到兰州新区。

同时,在中石油“十二五”计划以及2015年远景目标中,把兰州石化公司作为西部投资和发展的重点,将兰州石化作为四大炼油和化工生产基地之一进行规划建设。目前兰州石化作为中石油的地区分公司,已成为中国西部地区最大的石化企业,并成为国内三大催化裂化催化剂生产基地之一。

时任中石油天然气公司董事长蒋洁敏表示,如果能落实中亚国家、俄罗斯进口原油资源,那么就启动建设专门规划的输油管道,将进口原油全部供给兰州石化在兰州新区的新建1000万吨炼化装置使用。

从中石油天然气公司的支持到甘肃省政府的支持,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搬迁新区的计划似乎是指日可待的。然而,到目前迟迟没有行动。

相关专家向本报表示,化工等一些重污染企业的搬迁无论是对政府、市民还是企业来说都是极大的利好的,但是在企业的规划中企业的搬迁不是件容易的事,再加上远离水源地等一些自然资源无疑会增加产业成本,这也是企业迟迟按兵不动的原因。

本报获知的独家消息显示,兰州石化搬迁至兰州新区事宜,目前已经超越甘肃省和中国石油层面,开始进入国家高层的决策视野。(姚中杰对此文亦有贡献)

回顾:中石油爆炸致松花江苯超标

在中国由于化工企业导致的苯超标事件已经不是首次发生。

2005年11月13日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下称“吉化公司”)爆炸事故,随后在对松花江的水质监测时发现苯类污染物流入松花江造成水质污染。

在环保部门对吉化公司东10号线周围及其入江口和吉林市出境断面白旗、松江大桥以下水域、松花江九站断面等水环境进行监测时,在吉化公司东10号线入江口水样有强烈的苦杏仁气味,苯、苯胺、硝基苯、二甲苯等主要污染物指标均超过国家规定标准。其中松花江九站断面5项指标全部检出,以苯、硝基苯为主,从三次监测结果分析,污染逐渐减轻,但右岸仍超标100倍,左岸超标10倍以上。

然而最严重的是花江白旗断面只检出苯和硝基苯,其中苯超标108倍!

事件并没有到此结束,在环保部门对黑龙江和吉林交界的肇源段检测时,硝基苯超标29.1倍,污染带长约80公里,持续时间约40小时。

松花江水环境污染事故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苯、苯胺和硝基苯等有机物,事故区域排出的污水主要通过吉化公司东10号线进入松花江。

据有关专家介绍,2005年的松花江苯超标事件直接影响了沿边地区的水质安全,而治理苯超标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松花江在黑龙江境内有940多公里,加上吉林省内的200多公里,二恶由于吉化石油爆炸导致的受污染江水流过的江面总长度会超过1000公里。在这几十万平方公里的水流域内,居住着几千万人口。污染对未来到底会有多大的影响和损失仍难以预计。然而对于具体的责任,却没有单位出来承担。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2014-04-13 17:05:58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2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06
回帖数:21874
可用积分数:99864410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07-10
 昨天,造成兰州自来水苯超标的原因已查明,系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兰州石化分公司一条管道发生原油泄漏、污染了供水企业的自流沟所致。经过有关部门紧急采取措施,兰州“水危机”取得一定进展,但进一步处置还需时间。

  自来水苯超标原因查明

  11日,兰州曝出自来水苯含量严重超标。当日下午,兰州市政府紧急通知,从11日11时到12日11时的24小时内,不宜饮用自来水,引发一场自来水危机。

  记者12日从兰州有关部门在西固区政府召开的电视电话会议上了解到,造成兰州自来水苯超标的原因已查明,系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兰州石化分公司一条管道发生原油泄漏、污染了供水企业的自流沟所致。

  兰州市环保局局长闫子江在会上说,受到苯污染的是兰州威立雅公司自流沟的4号线。他在会后接受采访时表示,从挖掘出的泥土中发现了原油,目前尚未挖到泄漏的管线,不过泄漏点已经确认,施工人员仍在进行挖掘作业。

  不过,据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教授、国家环境应急专家组成员王金生表示,现已在自流沟附近地下约一米深处发现污水污油,但其成分还需做进一步测试。

  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承担着兰州城关、西固、七里河和安宁4个主城区240多万人供水重任。据了解,自流沟是该公司第一水厂与第二水厂之间的一条输水沟,长3公里多,建成投用至今已运行近60年。全程封闭,沿途没有排污口,但沟下有兰州石化的管道。

  既然自流沟全程封闭,又没有排污口,污染物是怎么进入到自流沟之中的?公司董事长姚昕如此解释:“(自流沟)从一厂到二厂的距离有3公里多,这么长的钢筋混凝土,它一定会有沉降缝。这个沉降缝是用一定的材料填充的,现在出现的问题是,填充材料被污染物溶解,导致污染物进入自流沟里。”

  两主城区解除应急措施

  经甘肃省环保厅环境监测站监测,截至12日17时,兰州市自来水抽样检测数据为:威立雅水务公司自来水厂1号泵房取样点,苯含量为16.5微克/升,2号泵房取样点,苯含量为4.47微克/升;城关区张家园取样点,未检出苯物质含量;七里河区政府取样点,未检出苯物质含量;西固区福利区取样点,正在样品分析;安宁区培黎广场取样点,苯含量为3.63微克/升。

  从11日15时起,甘肃省和兰州市相关部门每两小时发布一次监测数据,不断变化的监测数据表明,自来水污染正在消退。

  经征求专家意见,兰州市“4·11”局部自来水苯指标超标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决定,从12日18时开始,对城关区和七里河区解除应急措施。由于西固区取样点苯指标监测数据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自来水仍不宜直饮。

  加紧清洗受污自来水管道

  12日傍晚,兰州市政府发布通告,根据甘肃省环保厅环境监测站对西固区多个时段所采水样的监测,结果呈现出忽高忽低不稳定状态。为保证市民尽快用上安全放心的饮用水,根据专家意见,希望西固区的广大市民从4月12日18时起,打开自己家中水龙头排水15至30分钟,排出自来水管中苯超标的积存水,让水管内形成自体清洗,使用户末端水质尽快达标。

  兰州威立雅水务公司负责人昨天晚间介绍,目前正加紧冲洗被污染自来水管道,降低苯浓度。排出的废水会通过市政管网流入污水处理厂,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探访

  市场供应充足抢购现象消失

  11日下午,当通知市民自来水24时不宜饮用后,兰州市政府决定,紧急从周边调集瓶装水等向城区居民供应。

  兰州市城关区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12日16时,已累计投放瓶装水400多万瓶,拉运罐装饮用水1600余吨,16时后,绝大部分街道已无群众领取瓶装水。

  在兰州七里河区,截至12日17时,已累积向居民拉运罐车水1912吨,发放瓶装矿泉水175.89万瓶,全区市场供应充足,抢购现象已经消失。

  孙莉是居住在兰州市城关区东岗东路923号的一位居民,12日早晨6时许,在接到社区通知后,她领到了12瓶纯净水,自己又买了一箱。“社区的干部1个小时前告诉我们,水已经正常了。”孙莉说,晚上终于可以正常做饭了,这让她非常高兴。

  高校小卖部矿泉水价格未变

  事发后,兰州安宁区内各所大学启动应急方案,连夜给学生派送瓶装水。记者12日在几所高校内看到,学生们有序地领取瓶装水。同时,武警部队专车向高校食堂输送安全水。

  12日上午,在西北师范大学内,以学院为单位的学生代表正在领水。校党委宣传部部长吕文英介绍,学校从11日下午到昨天上午连续拉水,食堂的食用水有40吨,能确保当天食堂做饭。

  武警甘肃总队政治部组织处处长窦冲介绍,武警部队从兰州东20公里定远镇一个固定采水点的深水井里采集并运来安全水,供往高校食堂。“这些水都经过总队医院逐车进行检测,确保水质是安全的,合格的。”

  记者走访多所高校,校园内的小卖部矿泉水价格未变。一位小卖部老板说,虽然学校发水,但还是有不少学生整箱购买矿泉水,他们增加进货量,不会抬价、以次充好。

  ■追问

  发现时间和苯含量缘何存在多种说法

  有关部门是何时发现苯超标的?这一问题对确定信息发布是否迟缓十分重要,然而记者采访了解到,有关部门的说法并不一致,时间相差10个小时以上。

  记者从甘肃省有关部门了解到,10日17时,兰州威立雅公司在进行水质检测大分析时,发现苯含量超标。而据兰州威立雅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发现苯超标的时间是10日23时。到了11日16时30分,兰州市政府、甘肃省环保厅、兰州威立雅公司和兰州疾控中心联合举行的新闻发布又称,发现苯超标的时间为11日。

  不仅如此,苯含量也出现“跳水”。兰州威立雅公司10日17时对出厂水的检测数据是苯含量118微克/升,到了新闻发布会,这一数据降到78微克/升。但不管哪一个数据都是严重超标。

  兰州威立雅公司相关负责人否认刻意隐瞒信息。按他的说法,从检测出来到最终确认需要一个过程,企业在发现苯超标后第一时间就向城建、环保等部门作了汇报,但不能刚一发现就向社会宣布,因为还要进行复核确认。

  隐患长期存在有关方面怎可能不知情

  这次遭受苯污染的自流沟已使用多年,沟下的化工企业管道也是长期存在。对于这样一个显而易见的污染隐患,供水企业和政府有关部门怎么可能不知情?

  事实上,兰州威立雅公司董事长姚昕坦承,此次遭污染的自流沟长期以来都是兰州自来水的一大隐患。上世纪80年代自流沟下面的化工管道就发生过一次漏油事件,可并未就此弃用,而是修补后又使用到现在。

  网民和专家表示,原因查明后,在对直接责任企业和责任人依法依规严厉问责之外,也应该调查供水企业、环保、建设等相关部门及其责任人是否存在失职行为,若属实,也应一并追究,因为这些部门共同承担着保障供水安全的重任。

  ■善举

  小伙花2万元买水免费发放

  11日晚,陈亮联系到自己在临洮的朋友,自费购买了1000件瓶装矿泉水,12日上午11时在城关区大众巷82号“壹名小厨”门前免费发放给市民。

  “作为一个商人,我刚开始也想低价买点水出售赚钱。”陈亮坦诚地说,“但是后来我爸爸知道了,教训我说不能发这样的‘黑心财’,不能挣这个‘亏心钱’,后来我一想,自己当时真的是财迷心窍了。”

  “虽然这趟我自己花了2万多元,但是以后想起这件事自己心里会很踏实。”陈亮说,“家里人也很支持我,今天发水他们都来帮我的忙。”

  ■专家说法

  最好的防护就是不接触

  兰州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李盛说,苯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甜味的透明液体,当人体大量高浓度吸入苯时,主要影响中枢神经,长期低浓度吸入苯时,主要引起造血系统改变。

  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陈保华称,苯的毒性比较大,自来水中苯超标,最好的防护措施就是不接触,更不要饮用。因为苯通过皮肤接触也能对人体产生危害,不建议人们用苯超标的自来水洗脸、刷牙、洗澡,小孩和老年人尤其如此。

  有专家表示,苯的分子比较小,一般是用活性炭吸附过滤自来水中的苯,而家中的普通净水器是起不到过滤作用的。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