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分析师 |
昵称:追求共同价值 |
发帖数:122 |
回帖数:461 |
可用积分数:38510 |
注册日期:2015-12-01 |
最后登陆:2020-08-30 |
|
网联想要顺利进行 还有这三个问题需要解决 2017-08-29 21:12:43阅读(1561)
前些日子,央行已原则上通过了成立网联平台整体方案的框架,并计划今年年底建成。网联成立后,第三方支付将由银行直连模式过渡至第三方平台统一转接清算模式,统一技术标准和提高清算信息透明度的同时,也彻底废除了第三方支付龙头多渠道、低费率的护城河,把行业的竞争重新拉回到支付场景拓展和客户体验提升上来,属于行业的重大变革。但是网联想要顺利进行,还有这三个问题需要解决。
1.如何实现平稳过渡
《非银行支付机构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要求“推动清算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共同建设网络支付清算平台,网络支付清算平台应向人民银行申请清算业务牌照。平台建立后,支付机构与银行多头连接开展的业务应全部迁移到平台处理。直接取缔支付机构与银行直接连接处理业务的模式,确保客户备付金集中存管制度落地。”显然,监管对于网联模式的推动,态度是坚决的,网联取代直连模式是大势所趋。问题在于,如何降低巨头们的抵触情绪?如何确保两种模式的平稳过渡?过渡期又设置多长时间?
2.如何确保网联平台的中立性
网联属于行业基础设施,中立性是立足之本。技术上讲,保持中立性不难,股权分散化就能解决,最大的难题在于既要保持中立性又要吸引行业巨头们的积极参与。监管要求的是取消直连模式而不是强制所有机构只能用网联,随着清算牌照的放开,巨头们会不会自己去申请个清算牌照自己玩?行业前两大企业交易占比超过70%,失去它们的支持,网联的那些所谓优点还能发挥多少?
3.如何解决利益分配机制问题
当初,第三方支付之所以绕开银联,与7:2:1的利益分配机制密切相关。对于网联来说,制定一个大家都有得赚的分配机制是第一位的。若不去动转接清算平台的一成,只能降低发卡银行的七成。然而,即便发卡银行同意修改网联模式下的分配机制,那紧接着的问题是,线上清算的分配机制修改后,银联线下收单的利益分配机制要不要改?线下也改的话,发卡行还会不会同意在线上改?事实上,2013年前后,第三方支付企业曾广泛呼吁由7:2:1改为5:4:1,未被采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