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 解析运营商3G差异化战略
|
| 2009-04-17 17:42:44 |
|
| |
 |
| |
| 头衔:金融分析师 |
| 昵称:注册了 |
| 发帖数:4791 |
| 回帖数:607 |
| 可用积分数:102678 |
| 注册日期:2008-08-20 |
| 最后登陆:2010-11-12 |
|
主题:解析运营商3G差异化战略
工信部发放3G牌照时明确提出,为三家全业务运营商发放3G牌照意在拉动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增长,优化电信市场竞争结构。可见3G建设启动肩负着我国通信业应对金融危机的使命。然而,电信运营商在3G网络建设方面的直接投资其实只是一小部分,3G能否如愿在三年内拉动4000亿元的投入,还要看消费者是否买账。
金融危机当前,消费者即使面对3G也不愿为通信增加额外的支出,甚至以往在话音通信方面的支出还会减少,对于运营商来说,目前对于3G业务的定位再清楚不过,就是要用3G数据业务吸引消费者原本打算缩减的通信支出,力图在维持原有标准的基出上再寻求新的增长。
4月,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的3G业务陆续亮相,运营商之间真正的差异化竞争正式开始。不甘于做“管道搬运工”的运营商们展开了业务层面的全新攻略。
中国移动:融合组网延续2G辉煌
中国移动最大的优势并非提早启动的网络建设进程,而是庞大的2G用户群,因此,在3G竞争展开之时,中国移动的网络建设和业务部署也是围绕着原有的2G用户展开的。融合组网就是中国移动最显著的创新举措。
使中国移动的GSM用户以最便捷的方式成为3G用户是中国移动的首要目标,因此,中国移动很早就提出了“三不政策”,即用户不需要更换号码,不需要更换SIM卡,也不需要到营业厅登记,只需要买一个TD的终端就可以享受到中国移动提供的3G业务。“三不”为中移动的用户铺平了通往3G的道路后,对其后续业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中国移动想传达给用户的信息是,中国移动可以把原来2G时代的增值业务提供更高的速率、更好的质量和更丰富的应用。
现在,中国移动的GSM网络与TD网络融合已经从各个方面展开,这从中国移动提出的“三融合”口号可以看出。除了网络的融合,中国移动还在业务的融合和应用的融合方面投入了巨大精力。所谓业务融合,就是将中国移动在2G时已经推出的手机游戏、手机上网、彩信等业务与TD网络的业务实现融合,即利用TD网络的技术优势,使用户感受到带宽提升后,可以享受到更高速率和更好的质量。而在应用方面,中国移动则与终端厂商合作推出定制手机,在终端侧安装相应的客户端,实现手机证券、手机炒股等应用。
据了解,今年中国移动开始了TD三期工程的建设,将实现全国328个城市的覆盖,根据进程,今年年底三期限工程将全部完成,可见,中国移动的核心竞争力仍然是网络,部署相对快速的TD,强大的2G,以及业务与应用的融合是中国移动吸引和发展用户增长的根本思路。
中国联通:HSPA亮点结合专业化增值运营
中国联通3G的卖点就是成熟的WCDMA甚至HSPA技术,以及海外运营商此前积累的3G业务及运营经验,其核心也是承载数据业务,因此,中国联通内部此前也一直在就数据业务经营进行深入的思考。因为,毕竟,在2G时代联通也和中国移动一样,只是一个以语音业务为主体的运营商,在数据业务方面可以说是一片空白。中国联通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联通的增值业务总量已经占到总收入的20%,但这20%中,至少有一半来自短消息,因此,真正的以数据为代表的增值业务并不多,这是未来所有运营商都面临的挑战。
要想发挥数据业务优势,中国联通的思路很明确,除大规模建网外,还要大力提升HSDPA和HSUPA,力图在重点区域配置HSDPA14.4Mbps和HSUPA5.76Mbps,与竞争对手在数据能力方面形成明显差异化优势。
因此,中国联通认为,中国3G应契合产业链进展、用户习惯及盈利模式有节奏的发展,3G网络带来的高速率移动数据能力将给用户业务体验带来颠覆性的改变,通过手机进行的音乐、电影下载、互动游戏成为可能,中国联通将基于该网络大力发展移动宽带业务,降低数据业务资费,迅速发展新的3G用户。然而,以语音业务为主导的传统运营商在经营互联网内容及数据信息服务将面临巨大挑战。
显然,即使解决了手机进入互联网所涉及的终端部分的问题也并不意味着就可以使数据业务顺利发展,因为,如果运营商只做“管道搬运工”是没有前途可言的,中国联通副总裁张范公开表示,未来,中国联通将着重考虑正确处理与CP、SP之间的关系,虽然此前在2G的增值业务发展中,已经就此进行了摸索,但还存在着一些总是,未来希望合作共赢。
为了重点推广手机互联网、手机音乐、手机视频、移动搜索等产品以及推进手机定制,实现增值业务的强势运营,中国联通目前已经专门成立了中国联通音乐公司、中国联通视频公司,来推进增值业务的专业化运营和市场化运作。以独立公司运营特定的增值业务,可见中国联通将增值业务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将要以此打造“内容+应用+接入+服务”的营销模式。
中国电信:锁定整合信息化产品
CDMA的产业链相对小,而中国电信的固网资源相对强大,两者相结合,中国电信的总体战略走的是全业务运营的道路。
从去年电信重组以来,中国电信着力塑造着三大品牌形象:商务领航、我的e家和天翼。在这里很明显地看出,中国电信并未刻意强调移动通信和3G的概念,而是有针对性地面向某一特定群体的客户推进其整合信息化产品。虽然天翼被定位为个人移动客户品牌,但这个移动品牌所面向的个人用户却需要通过针对政企客户的“商务领航”和针对家庭客户的“我的e家”品牌来带动。
通过政企客户和家庭客户的信息化带动移动业务的发展,这正是中国电信的移动差异化发展策略。以中国电信针对公安系统的“警务e通”为例,“警务e通”行业应用产品是利用中国电信的电话网、移动网、互联网融合优势,通过移动网络为公安一线执法人员提供如短消息、数据传输等业务,该产品使用数据加密及身份认证等技术手段,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使用移动终端与公安信息网进行信息交换。同时,该产品使公安信息能够覆盖凡是移动通信网络通达的任何地方,达到公安部“三A”要求,即: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及任何方式都能够保障信息畅通。“警务e通”整合了政企用户所要求的功能,也带动了其中的个人终端应用。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
| 2009-04-17 17:43:28 |
|
| |
 |
| |
| 头衔:金融分析师 |
| 昵称:注册了 |
| 发帖数:4791 |
| 回帖数:607 |
| 可用积分数:102678 |
| 注册日期:2008-08-20 |
| 最后登陆:2010-11-12 |
|
通信世界网(CWW)4月17日消息 中国电信在今天举办了一个声势浩大的“3G业务发布会”,从出席会议的电信领导构成来看,集团管理层对于移动通信业务还是非常重视。
这个会议的时间安排还是非常巧妙的,既可以保持对中国移动在市场宣传层面的强大压力,也能尽最大程度的享受“时间红利”。因为,中国联通极有可能在4月17日开始启动具体的3G业务宣传。这也从一个侧面显示出了3G各种制式产业链的巨大差距,这种差距也直接导致了运营商市场与实力倒挂的现实。
会上,中国电信宣布了一个全国放号的计划,首批放号的城市达到了120个,3个月后达到300个;也推出了很多3G的产品和应用,包括无线宽带接入、手机影视、爱音乐、全球眼视频监控、综合办公等八大应用。但会议的一些细节还是折射出了一些问题。
天翼品牌的整体属性加强
在会上,中国电信宣布,不论是旗下的新发展的189用户,还是从联通手中承接过来的133、153用户,都可以通过“三不”原则直升3G。中国电信开始刻意的回避不同号段之间的身份差别,开始强调天翼的移动品牌整体属性。
而在此之前,正是邓超那“189值得期待”,生生割裂了中国电信整体移动用户群的归属感,这也导致了大量老用户的流失。而运营商重视新增用户的KPI考核方式,也助长了这个趋势。
中国电信CDMA现网用户只有3000万,这远远低于两外两家运营商。如果只是依靠189移动互联网手机这个概念很难实现用户量的突破性增长,这个群体不是新增用户群体,电信需要开出更多的筹码从移动和联通手中争取。
当然,中国电信之前之所以做出“189=天翼”的举动,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国现有的个人移动通信市场上,这种聚焦业务品牌的营销方式影响。中国电信有全球通、动感地带和神州行,联通则有世界风、新势力和如意通。同时,电信也是急于改变CDMA用户群体偏向低端的结构和不好的品牌形象。
现在回过头来看,套用一句俗语“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用户交互业务乏善可陈
通过观察这次推出的3G业务,中国电信还是想将3G与自己在固网和互联网领域内的优势相结合,特别是将3G融入到已有的两大优势业务我的E家和商务领航之中。
从推出的产品来看,还是集中在上网本、数据卡之类的无线宽带接入领域,真正的EVDO手机少的可怜。当然,终端匮乏的现象并不是电信的过错。但是解决不了一些基于终端的用户交互式应用却难摆脱干系。
就拿可视电话来讲,虽然这项业务并没有被证明为是一项杀手级应用,但它却是3G成功应用的象征。各地打通第一个视频电话的报道时常见诸报端,买个手机来却实现不了,消费者显然不会高兴。
3G三种制式技术层面的不兼容给电信出了很大的难题。由于现网的用户量很少,这就导致电信用户更加难以应用一些用户交互的3G业务,因为你的手机通讯录中没有几个是电信用户。强大的用户粘性在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现。
WIFI需继续闯关
在中国电信无线互联网战略中,WIFI的地位不可小视。
CDMA网络无线宽带接入共享和用户对带宽的高速预期是一对很难调和得矛盾,特别是在一些热点地区,而基于WIFI技术的WLAN则具有快速布网、高带宽接入等诸多优点,WLAN作为数字蜂窝通信网络的补充是合适的,也是必要的。
但受制于各方面的原因,中国电信的这次闯关并没有成功,在这次发布的EVDO手机中,WIFI并没有得到实现。
当然,对WIFI禁令的开放是早晚的事情,三家电信运营商都需要这个东西,全网的IP化也起了一个催化作用。但问题是,中国有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线局域网技术WAPI;同时,政府不会让电信具有WIFI的先发优势,就算是给运营商开个先例,那也是中移动运营下的TD。
|
| |
结构注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