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头衔:高级金融分析师 |
| 昵称:新手来了 |
| 发帖数:10307 |
| 回帖数:1341 |
| 可用积分数:180790 |
| 注册日期:2008-03-12 |
| 最后登陆:2010-11-14 |
|
主题:呼唤公共服务“联通”
你的社保卡、医保卡可以异地使用吗?换个地方工作,你的养老保险可以自然接续吗?与断头路一样,“断头”的医疗、养老、就业等公共服务,严重地阻碍着珠三角一体化进程。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促进珠三角的区域合作,必须加快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推进区域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体化,为人才、资源等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构筑开放的公共平台。
上月底,为贯彻实施《纲要》,广东省劳动保障厅推出多项“新政”,回应了珠三角一体化对公共服务的一些新要求。未来,通过加快建立珠三角医疗保险共同体,医疗保险定点机构在珠三角区域内将互认互通,人们看病有望实现异地结算;养老保险将加快推进省级统筹,区域一体的人力资源市场有望形成,人们易地就业时,养老保险将在省内实现无障碍转移;劳动保障将加快信息化建设,珠三角区域内社会保障卡将可以“全流通”,人们社保转移接续的烦恼将大为减少。
在被称为“民生之本”的劳动就业领域,珠三角公共服务在均等化、一体化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不但老百姓的各项权益将受到更有力的保障,而且,随着打破公共服务的区域分割格局,将极大地方便区域内人才的交流与合作,对优化区域内的创业和经营环境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得益于统一的劳动保障制度,反映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对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一体化的依赖。
一般来说,经济一体化大体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商品和要素市场一体化。二是基础设施以及规划一体化。三是公共服务和管理制度一体化。现代市场经济运行规律表明,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离不开政府提供的必要的公共产品——包括公共交通、高速公路等硬件设施、环境保护、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产权保护、公正司法等制度保障。从这个角度看,必须在第二、第三个层次上,加快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领域的一体化,第一个层次的市场一体化,才有可能扎实建立起来。
从“立”的角度看,将政府职能从管制更多地转变到服务上来,着重于改善民生、服务百姓,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进而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一体化,这是实现区域一体化的必要条件。当前,在贯彻实施《纲要》的大背景下,珠三角需要克服困难,推进产业升级转型,一个重要方向就是要大力发展服务业等第三产业。而像金融、创意设计等新兴产业,对公共服务、法律制度等软环境因素更加依赖,因此在区域合作发展中,不但需要把“断头路”接上,也要抹平区域分割下公共服务不均等、不统一的差异,为人才、资源在珠三角区域平滑顺畅流动扫清障碍,让资源要素在区域中得到更有效的配置,也让更多的社会成员平等地共享发展成果。
从“破”的角度看,服务型政府建设也是地方保护主义的解毒剂。区域一体化,带来的好处自不待言。《纲要》出台后,各地也纷纷表示了促进一体化的愿望。但是,也有人认为“地方保护主义是块臭豆腐,闻着臭、吃着香”,表面上支持一体化,可为了眼前的、短期的、小圈子利益,背地里却大搞市场封锁、地域歧视等阻碍一体化。为什么会这样?主要原因就在于管制型政府甚至是利益型政府的定位所致。这种类型的政府,深度介入市场运转,有些政府部门甚至直接参与市场经营,与一些地方企业的利益捆绑在一起。有些地方推行保护主义政策,实际上保护的却只是少数部门、企业的利益,损害的是大多数部门、企业以及民众、消费者的利益。
纠正这种对市场的不正当、不合理的干预,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实现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型。只有将政府有形之手从直接干预经济运行、从营利性经营活动中解脱出来,转而专注于提供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公共产品,并建立起与市场经济、服务型政府相适应的现代公共财政体系,才能切断政府与一些企业的利益链条,使地方政府在财权与事权上形成相对应的关系,让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共同服务于民众的利益。
珠三角一体化的成败,系于政府与市场之间的良性互动,政府实现了公共服务的一体化,以政府有形之手去推动市场无形之手,市场的一体化才能水到渠成。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